創面修復生物膠的研制背景
創面修復是創傷、燒傷外科乃至整個醫學界所面臨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問題之壹,但真正把它作為壹項獨立的課題來進行系統和深入的研究,近20余年來才引起人們高度的重視。壹方面,創面修復的許多基本問題過去並沒有真正獲得解決,另壹方面,現代醫學,特別是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又給創面修復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甚至壹些重要的概念也在不斷的更新和發展。如傳統的敷料(紗布)僅起單純覆蓋創面的作用,而現在,研制敷料的概念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即敷料不僅要覆蓋創面,還應具有促進組織修復的功能,即所謂“活性敷料”或“革命性敷料”。其次,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而過去不太為人們重視的慢性體表潰瘍與瘢痕防治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因此,進壹步重視創面修復研究既是學術上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到壹定階段後對醫學與生物學提出的新要求。
國外對創面修復十分重視,其基礎研究已深入至細胞、分子與基因水平。70年代以來,由於能有效的獲取大量細胞因子並用於動物實驗,使得在以生長因子與創面修復關系為突破口的組織修復研究國外走在了前列,並由此帶動了整個創面修復的發展。經過近20年的努力,已在組織修復的細胞學、胞外基質與膠原代謝、生長因子促(抑)創面修復機理、慢性難愈合潰瘍的病理生理特征與促愈合方法、增生性瘢痕的成因與控制、活性敷料的研制以及基因治療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不少基礎研究成果已開始應用於臨床。
我們國家有關創面修復的研究壹直持續不斷,並且已在燒傷創面修復等領域取得可喜成績。但總的來講,我國在這壹領域的整體研究仍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基礎研究又落後於臨床治療。由於創面修復是壹系統工程,涉及外科、創傷外科、燒傷、整形等諸多醫學領域,並與生物化學、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力學以及生物材料學等許多基礎與應用科學有著廣泛的聯系。因此,如果不把它作為壹項重大的課題來進行跨學科、跨專業攻關,顯然很難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國著名工程院院士盛誌勇教授、北京304醫院付小兵教授等壹大批醫學知名人士,早在2003年就開始陸續發表了大量論文或專著,並提出了“要充分利用現代高新生物技術的成果,從細胞、分子與基因水平探索正常與組織修復失控發生的奧秘,尋找可靠的促修復方法,加速新產品的開發與應用。” 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