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拜登稱中國正在搶美國飯碗

拜登稱中國正在搶美國飯碗

導讀:糧食的穩定供應是壹個國家穩定的基礎,而能源的穩定供應則是壹個國家發展的基礎。

新冠疫情發生之後,西方人炮制了“中國需求”的論調來誤導市場,國際貿易商和供應商紛紛擡高糧價,疊加大宗商品漲價、各國糧食儲備不均、極端天氣等的影響,國際糧價被持續推高。

而世界兩大糧食出口國發生沖突,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國際糧食貿易,進壹步推動國際糧價的上漲。

據報道,從2020年到2022年3月,全球谷物價格指數漲幅超過65%,達到170.1,創歷史新高。

雖然糧價持續上漲,但實際上國際上並不缺糧,最近幾年,世界糧食產量是逐年增加,從2018年的26.5億噸增加到2021年的28億噸,央視財經報道,全球人均可支配糧食為710斤。

為什麽國際糧價會大漲呢?

這就要從決定國家發展的石油說起了。

為了聲援烏克蘭,歐美國家同俄羅斯結下了梁子,兩方面的能源戰也成了俄烏沖突的壹部分。

俄羅斯主動切斷對幾個歐洲國家的能源供給,而歐美國家為了擺脫對俄羅斯的限制,德國及其他歐盟成員國極有可能對俄羅斯石油實施禁運,而美國已經禁止國內企業進口原產自俄羅斯的原油。

多方因素影響之下,全球原油供應進壹步收緊,目前,NYMEX原油期貨上漲4.48%至106.31美元/桶;ICE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2.36%至108.71美元/桶。

缺油就“燒糧”,29國已燒3億噸糧食

為了將原油價格上漲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降至最低,在4月中旬,美國總統拜登就宣布采取緊急措施,擴大生物燃料的銷售,允許在美國各地銷售使用更多的含有乙醇的E15汽油。

生物燃料有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其中生物乙醇主要是用玉米或者甘蔗加工而成的,而生物柴油主要是由棕櫚油、大豆油、菜籽油等加工而成的。

為了解決缺油的問題,歐美國家已經開始“燒糧”了,因為原油價格超過70美元/桶時,燒糧就更加經濟實惠。

據報道,美國在2021年生產乙醇約4500萬噸,這需要消耗1.35億噸玉米,而為了生產生物柴油美國還消耗了485萬噸的豆油。

今年能源方面糧食的需求量更大,國際谷物理事會數據顯示,2021/22年度,美國用於生產生物燃料所消耗的糧食約1.7億噸,用於食用的僅3290萬噸,相差5倍左右。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美國、歐盟和巴西在生產生物燃料方面就消耗了3億噸糧食。

壹邊是燒糧,壹邊則是搶糧,近日聯合國方面表示,全球將有17億人陷入貧餓困境,無糧可吃。

位於非洲之角的肯尼亞、索馬裏、埃塞俄比亞已經拉響了“饑餓警報”。

與此同時,美國則放開了夏季高比例乙醇汽油的銷售禁令,在國際油價大幅下降之前,這壹禁令恐怕都不會恢復,也就意味著美國將會燒掉更多的糧食,而且其他國家也有可能會跟進。

國際四大糧商借機瘋狂盈利

如果僅僅以為燒糧是為了解決缺油問題,那就太天真了,因為有人借機在背後封控盈利,他們就是國際四大糧商。

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四大國際糧食貿易商2021年的財報顯示,其營業額與利潤額均有大幅提升,其中邦吉和路易達孚全年利潤分別同比增長了81.5%和82.5%,嘉吉利潤增幅較小也達到了64%,四大國際糧商在2021年的收入總計約3300億美元。

由此就牽扯出壹個很大的資本鏈條,美國煽動俄烏沖突,影響糧食出口和石油出口,石油供應緊張後就可以正大光明地“燒糧”,進壹步加劇國際糧食供應緊張的局勢,四大糧商借機炒作價格。

實際上華爾街資本早在預期糧價上漲之前,就已經大量買入糧食期貨,現在正是他們擡高價格後賺取差價的時間。

可笑的是他們還將糧價上漲的原因歸結到全球缺糧,歸結到“中國需求”上。

雖然我國2021年進口了1.65億噸,但我國自己的糧食產量6.8億噸,除了大豆之外,可以說我們的“飯碗”牢牢得把握在自己手裏,沒有過度依賴進口糧食,更沒有給國際糧價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