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巴黎公社運動的產生背景

巴黎公社運動的產生背景

巴黎公社掌權期間摧毀凱旋柱(此圖片及其它圖片後被用於鑒別和處決公社社員)

導致巴黎公社起義的直接原因是法國在普法戰爭中的慘敗。

巴黎公社是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慘敗後在巴黎爆發起義的產物。起義有兩個直接原因:壹方面是戰爭的慘敗,另壹方面,是由於法國工人階級持續增長的不滿情緒,上可追溯到1830年代,發生在裏昂和巴黎的第壹次工人起義。

法國與普魯士的戰爭,是於1870年7月由拿破侖三世挑起的,結局卻是法軍慘敗。1870年9月2日,被圍困在色當的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下令投降,第二帝國也就隨著皇帝的投降而崩潰。9月4日,巴黎爆發革命,宣布成立第三***和國。由資產階級***和派和奧爾良派分子組成的新政府,稱為國防政府。普魯士並不滿足於皇帝的投降,繼續大舉進攻法國。9月19日,普軍包圍巴黎。多年來不斷加劇的貧富分化,再加上當前的食物短缺,軍隊失敗,還有普魯士軍隊的不斷炮轟終於大大激化了社會各界的不滿情緒。巴黎市民,特別是工人階級和下層中產階級壹直以來都希望能建立壹個民主***和國。壹個比較明確的要求是巴黎應該自治,擁有自己的經選舉產生的議會,享有與其它法國小城鎮同樣的權利,而這壹要求壹直被政府出於對不法平民的擔心而拒絕。壹個與此相聯系的但不那麽明確的願望是謀求以壹種更加公平的甚至是以社會主義的方式來管理國家經濟,這些要求匯總起來變成了壹句口號:建立壹個“社會主義民主***和國”。

1871年1月,圍城四個月後,執政的國防政府謀求與新宣告成立的德意誌帝國簽訂停火協定。德國人要求在和平協定裏加入壹條要讓德國軍隊以凱旋儀式進入巴黎。盡管被圍困多日,但許多巴黎市民還是非常憤慨並堅決反對普魯士(現在已經是新帝國)人以任何儀式宣布對他們的城市的占領。

當時有30萬巴黎市民是壹個被稱作“法國國民自衛軍”的市民部隊的武裝成員,這壹部隊已極度擴張以協助保衛城市。自衛軍選舉了他們自己的官員,都是來自於工人階級,包括激進分子和主張社會主義的領導者。

他們進壹步組建了壹個自衛軍的“中央委員會”,包括愛國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同保衛巴黎,擊敗德國人的進攻,並且保衛***和政體,防止帝制復辟,擊敗在1871年2月舉行的壹個支持帝制的多數黨的選舉以組建新的國民大會。

巴黎人民在失敗面前無所畏懼,並已準備好在德軍進城後引發的武裝沖突中與敵人血戰到底。因此,在德軍進入巴黎之前,依靠普通工人的協助,國民自衛軍已經設法把壹大批大炮(他們認為那是屬於他們的資產,因為購買這些大炮的資金有壹部分是來自於國家發行的公債)搬離了德軍必經之路,把它們保存在壹些相對安全的地方。其中壹個主要的“大炮公園”就在蒙馬特爾高地。

阿道夫·梯也爾,新成立的臨時政府的首腦,意識到在目前這種不穩定形勢下,中央委員會形成了另壹個政治和軍事權力的中心。另外,他還擔心工人們會用國民自衛軍的武器把自己武裝起來激怒德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