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詩畫瘦西湖散文隨筆

詩畫瘦西湖散文隨筆

 在學習和工作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通常指壹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敘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什麽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詩畫瘦西湖散文隨筆,僅供參考,大家壹起來看看吧。

詩畫瘦西湖散文隨筆 篇1

 行至瘦西湖,已是五月天。

 雖然未能在恰當的時機走進盛唐詩人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描繪的境地裏,但五月的瘦西湖卻依然如詩如畫如煙如夢,瘦西湖的清逸、雅致、妖嬈、豐韻,依舊在我心靈的大地上婀娜舞動,默默抒寫著絢麗多情的句子,讓人久久沈醉在這片溫柔的江南水鄉裏不想醒來。

 親近這座江南文化山水園林時,恰巧是在煙雨朦朦的午後,暗淡的天色把瘦西湖映襯得格外迷離,更加嫵媚動人,嫵媚中暗含著些許清瘦。若細細體味,眼前的這些煙柳水波,樓臺亭榭,詩畫長廊會把瘦西湖獨特的品性詮釋得恰到好處,這詩畫般的光景堪比唐宋文人賢士描繪瘦西子優美的詩詞,意境深遠而韻味十足。

 逶迤長堤岸坡上的垂垂青柳,似曼妙的纖手玉指向人們傳遞著瘦西湖的清雅芳姿。雖然自己沒能看到陽春三月瘦西湖妖嬈的煙柳,但此時瘦西湖的青柳卻有另壹番風韻。登臨湖岸的高處,憑欄遠眺,那隨勢舒展時寬時窄的湖面上,水氣氤氳,柳絲拂水,枝條婆娑。“長堤春柳”該是瘦西湖最具風情和魅力的景致吧,正如詩人陳其五在詩中所描繪的:“長堤垂柳最依依,才過虹橋便入迷”。徜徉長堤,這如煙雲似綠霧的青柳會時時浸潤人們的心扉,懷著盎然的詩心漫步瘦西湖,壹路淺唱低吟,壹路顧盼流連,內心會徒增無盡的遐想,人也就淡泊平靜了,身心仿佛遊離於塵世而誤入綠野仙境卻不知歸路。

 輕飄的煙雨該是瘦西湖綿柔的相思吧,眼前落下的是淅淅瀝瀝的雨絲,紛飛的卻是旅人綿綿不斷的情懷。這細雨輕霧使瘦西湖顯得格外迷濛,在朦朧飄逸的氛圍裏,依稀可見堤上柳枝搖曳,岸邊草木葳蕤,湖中蓮花吐翠,還有錯落有致的樓臺亭榭,以及不遠處的濕地綠洲上,壹對對玲瓏纏綿的鴛鴦在朦朧的雨霧中或悠閑地遊弋或隱沒於蘆葦叢中,仿佛世外仙島壹般。這輕柔的雨霧壹時間模糊了我的視線,迷醉了我的心田,人雖已似醒非醒,心頭卻因了這靜美的幻景沁涼如水,芬芳如花。

 瘦西湖之美,美在園林。園林自然是以亭榭樓臺居多,那些小巧精致的建築物,或依山傍水,或半架波面,如同玉色飄帶上鑲嵌的珠寶熠熠生輝。而瘦西湖最耀眼之處,我認為莫過於五亭橋。如果把瘦西湖比作壹個婀娜多姿的少女,五亭橋就是少女身上華美的腰帶,清人黃庵贊道:“揚州好,高跨五亭橋,面面清波涵月鏡,頭頭空洞過雲橈,夜聽玉人簫。”已有200多年的五亭橋至今猶如玉帶靜臥在湖心之上,又恰似壹朵碩大美麗的蓮花妖嬈著古老的芳姿。可以想象到皓月當空之夜,橋洞銜月,金波蕩漾,月影爭輝,那是怎樣的壹種懾人心魄的美麗。

 瘦西湖之名借自杭州的西子湖,單單壹個“瘦”字,便有了揚州的與眾不同,為揚州西湖平添了許多韻味。瘦西湖的秀美風光引得歷代名人暢抒心懷,筆墨留痕,湖邊的詩畫長廊題刻著那些數不清的名言佳句,淋漓盡致地描寫著瘦西湖的神采與精魂。起予的《江都竹枝詞》寫道:“邗溝春水碧如油,到處春風足逗留。二十四橋簫管歇,猶留明月滿揚州。”王士禛在《冶春絕句》曾寫道:“紅橋飛跨水當中,壹字欄桿九曲紅。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瘦西湖是名副其實充滿詩意的湖,畫舫碧波、四橋煙雨、西園曲水、白塔晴雲、蓮橋玲瓏……這些充滿詩情畫意的古韻舊痕在歷史的畫屏上長久地散發幽幽暗香,它留給世人的牽念真的比西湖瘦了。

 “風韻獨具西子瘦”的瘦西湖,以其清秀淡雅纖巧的風采,為我匆匆的揚州之旅增添了若幹情趣。若明朝再到江南,我定會選擇陽春三月重下揚州,藉著那曼舞的煙花飛絮,步芳探幽,詩意地憩息,靜心溫習這片園林山水,給自己壹個感動。

詩畫瘦西湖散文隨筆 篇2

 壹直很喜歡“撐壹把油紙拿。獨自仿徨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的意境,優傷淒美,然而當我漫步在雨中的瘦西湖時,我發現她的美足以讓我心醉。

 柳如煙

 帶著幾分沈醉,漫步在十裏長堤,凝望著細雨中的瘦西湖,煙雨迷蒙似壹幅雋永的水墨畫。那蒙濠的細雨像密密的絲簾,給瘦西湖增添了幾分神秘,幾分詩意。那兩岸的春柳更是別有壹番風情,兩堤花柳全依水,壹路樓臺直到山”,與媽娜多姿的瘦水相依相伴,顯得分外嫵媚。大團大團的綠被雨水潤濕,緩緩擴散開來,與碧綠的湖水融合,水天壹色,整個兒就是壹塊巨大的翡翠。

 細細的柳絲吐著新綠,有的從高處垂下。“萬條垂下綠絲絳”,碰觸到了湖面,好像是害羞而嬌美的女子在對著銅鏡梳理濕淋淋的長發,叫妳總想瞥眼長發後那俊俏的臉蛋兒。有的倚著水勢而生,清風吹拂,在雨中微微搖曳,臨風起舞,不時輕撫妳的臉龐,讓妳感受到春天的清新。有的身姿婀娜,或婆娑起舞,或低空盤旋,高高低低,錯落有致,讓妳的眼睛壹點也不會疲倦。

 也許妳會覺得單調,不要著急,那綠霧中還有點點微紅,時隱時現,像極了害羞的女子,這桃花好像經過雨水的滋潤,飽吸了湖水的靈氣,滿是密密的花朵兒,仿佛女子甜蜜的笑語。“西湖彎彎水迢迢,兩岸綠柳夾紅桃”,“五步壹柳,三步壹桃”,桃紅柳綠互相映襯,組成壹道畫廊。撐傘走在其中,不知不覺自仿佛就成了畫中人了,真是別有壹番詩意啊。

 水似玉

 “畫舫輕移拔綠水,湖中西子更妖嬈”,收起傘,泛舟湖上。湖水濃濃的,綠綠的`,如液體的玉—。般,輕輕的蕩著。空中的雨絲落下,濺出點點漣漪,那便是吻著她了。綠玉在手中留著,那麽溫潤,此時才懂得古人為什麽寫出“柔情似水”的句子,他必然是撫摸過這綠波。我身在萬頃激上,蒙蒙雨霧之中,仿佛在夢裏,帶著虛無,幾分縹緲。

 橋宛虹

 忽然,同船遊人的贊嘆聲驚醒了和舉目望去,只見不遠處的湖面上,新立玉帶般的橋,拱形的姿容,優柔的身段富有風姿綽約楚楚動人的妙韻,尤其披壹層雨霧,更給人壹種恍恍迷離之城這便是有名的“二十四橋”。耳邊仿佛聽了“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白千古絕唱,終是抵不過她的誘惑,壹下船我便撐傘向它走去。走上橋來,恍如置身於盛唐的煙雨中,那個“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的小女子還在嗎?登上橋頂,俯視橋下,河水清清,人影依稀。

 花如錦

 壹陣微風吹過,縷縷幽香沁人心脾。定睛細瞧,橋邊芍藥,正花艷色濃。繁華中有芍藥,它美麗,高貴,勝似牡丹卻不失樸實,貴而不張揚,素而不自貶;淒厲中有芍藥,它雅致,它清純,無人來賞,也不雕零,依舊盛艷怒放。時光開始倒流,還記得那萬花飾街的榮耀嗎?還記得那宮廷禦花的頭銜嗎?時間記得。芍藥在百花爭艷中,以它的美麗征服了揚州,征服了朝廷。揚州,繁花如錦,芍藥無限風光。“四相管花業是把芍藥推上了神靈的地位。禁華過了,了,它黃粱壹夢,揚州衰敗了,芍藥也失寵了,它以它樸實的方式陪著揚州從過去走向現在,她承載著歷史,承載著揚州的繁華,我不禁對她多了幾分崇敬。

 不經意間擡頭,時間已不知不覺細碎在這如畫的美景中,撐起紙傘,帶著留往回走,但是我知道,這詩畫般的瘦西湖,早已鐫刻在了我的心上。

詩畫瘦西湖散文隨筆 篇3

 有言道,“煙花三月下揚州”,美麗的古城揚州是詩意江南的縮影。真正到達揚州後,我才領略到了它別樣的氣質和獨特的城市魅力。

 “江南園林甲天下”,除了著名於世的蘇州古典園林,還有壹個屈指可數的優秀園林,那就是揚州瘦西湖園林。瘦西湖充分結合了北方園林之華和南方園林之秀於壹體:窈窕曲折的壹湖碧水,串以卷石洞天,西園曲水,長堤春柳,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玉亭橋、鳧莊、白塔晴雲、月觀以及二十四橋、梳妝閣、蜀岡朝旭尋民園勝跡,儼然壹副次第展開的國畫長卷。

 瘦西湖園林借以壹湖秀水,巧妙地配合自然,打造了無計的風景。和蘇州園林相似的是,瘦西湖的每壹線風景都充斥著美與諧調。譬如在壹處空地添置壹個石桌或閑亭,在壹排形狀不壹的青石邊上種壹些花草;盡管是壹塘小池,也要搭上壹座石橋,置些垂柳。在“萬花園”和“靜香書屋”等景區中,建築設計們更是把遊人帶入繁花畫廊中,令前來的人嘆為觀止。瘦西湖總是將人工構造的美景融入自然,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美的存在。

 在瘦西湖,遊人往往難以看到壹個規規正正的門,而是石拱門、圓月門、柱體的木門,等等。而也不見得實中有虛,自然給了人視覺的美感。而在瘦西湖“徐園”和“小金山”中,幾乎是壹步壹景,眼前的每壹個畫面都是壹幅好畫。

 在我的印象裏瘦西湖裏的橋是最有特點的。在揚州園林中,“水上園林”的建築特征總是被運用得恰到好處。例如,鳧莊是瘦西湖裏的壹個小島,島上古樹參天,島中有塘,水中有島,這裏與水結合,以水為景,充分體現了江南的水鄉特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五亭橋采用了北方的建築風格,雄偉的橋體讓人眼前壹亮,金黃的琉璃瓦和橘紅的立柱展現了皇家園林風采,氣勢淩人。同樣,在“二十四橋”和“石壁流淙”景區,分布於環園水鄉的北、西、南三面,以九曲橋、多拱橋等風格各式的石橋和漢白玉橋相連,給人以無限的趣味感和別致感。

 “詩畫瘦西湖”,真是有如“兩堤花柳金依水,壹路樓臺直到山”的世外桃源。孕育了壹座因水而興的城市,瘦西湖正以不盡的美景收攬著來自世界各地人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