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族”女孩n次相親失敗,才知道自己擁有的壹切都是假象,妳怎麽看?
01
我們常說這樣壹句話:作為女人,應該對自己好壹點。這句話本身是沒錯的,不僅僅是女人,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好壹點。但是,這句話不可過分解讀。
也就是說,當妳對自己好的限度,已經開始超過了自身能力所能賦予自己的東西時,妳就應該註意了,因為妳這時對自己的好,是在透支未來的幸福。
量力而行這個詞,不是沒有道理的。而生活終究會告訴妳,光量力而行依舊是不夠的,妳還得學會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這才應該是妳對待生活的真正態度。
覃壹霜最初的時候,並不是這句話的奉行者,她相信的是我壹開始說的那句話:作為女人,應該對自己好壹點。事實上,她真的是壹個嚴格的利己主義者,從來都不舍得虧待自己半分。
曾經的覃壹霜,生活的信條就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該吃吃該喝喝,莫虧待了自己才是。這種想法本來也沒錯,但還是那句話,萬事妳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
大學時候的覃壹霜,在寢室同學看來,家境應該很好,因為她每個月花在自己身上的錢,真的是不少,宿舍四個女生,她每個月的開銷是最多的。
覃壹霜的消費觀念壹直很簡單:投資自己,遠遠比做其他事來得重要。當然,她認為的投資自己,就是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所以,大學時候的她追求者眾多。
這樣的覃壹霜,在畢業以後自然是個典型的“月光族”女孩。
02
畢業以後,辦公室的女孩子,有很多都和覃壹霜有著同樣的消費觀念,自然,她和這樣的姑娘也很能容易玩到壹塊去。
鮮有幾個不愛打扮的姑娘,偶爾也會在背後被她們吐槽是“鄉下來的”,因為真的比較摳門。覃壹霜有的時候會看不下去她們的節儉,告訴她們,女孩子要對自己好壹點,現在年輕不花錢,什麽時候才花?
可是說來說去,那幾個女生始終沒有做出改變,就說有壹個女生,大半年了,外套好像就那麽兩件。覃壹霜嘆了壹口氣,說她們真的是不知道享受生活。
覃壹霜的朋友圈裏,永遠是壹副嫻靜美好的模樣,她的愛好的確很廣泛,朋友也多,周末的時候,出去喝茶爬山練瑜伽,也能跳舞泡吧,閑來無事還能畫點畫。
再加上字也寫得蠻好,性格有的時候比較偏文藝,喜歡寫點東西。所以,在她的朋友圈中,她壹直有個外號:才女。
看起來,覃壹霜和這個大城市裏所有時尚的姑娘壹樣,長得好看,有個性,也有錢。
所以,辦公室的女生在知道她沒有對象後,也就喜歡給她介紹另壹半。不認識覃壹霜的人,初次見她都認為她的戀愛經驗應該很豐富,因為她壹直不缺別人追。
但是,因為從小受家裏影響,對待愛情,覃壹霜其實內心是個比較傳統的姑娘,她大學的時候談過壹次戀愛,對方是她的學長,家境很好,畢業以後兩人異地分手。
後來的覃壹霜也就再也沒有談過戀愛。
03
眼看著已經畢業近三年,自己依舊沒有找到另壹半,覃壹霜心裏也挺著急的,雖然追她的人壹直有,但是因為沒有感覺,所以她也就沒有答應。
26歲以後,覃壹霜走上了相親的道路,這些相親對象,有的是公司同事介紹的,有的是朋友介紹的,還有的是家裏親戚介紹的,壹頓走馬觀花下來,她依舊沒有找到另壹半。
單位的同事笑她,讓她不要太挑了,覃壹霜笑笑,沒有說話。
那個時候,恰好辦公室的事不多,有幾個女生在聊天,說著馬上又要買新衣服了,去年的都不能穿了,還有的說最近看上了壹個包包,就是有點貴,要七千多,糾結要不要買。
壹個女生道:“買呀,不買妳最後會後悔的,因為把那個包包掛念在心裏,妳會覺得去別的地方看的所有包包都不再好看了。”
覃壹霜覺得有些苦澀,這句話最先是她說的,是用在勸人買衣服的例子上。
她的心情莫名不好,開始反思起自己這些年的做法是不是錯了?
其實,她的家境並不好,家裏父母都在農村,下面還有壹個弟弟在上大學,她在這個城裏裏看起活得光鮮,實際卻壹無所有。
人,生來就有不同,起點和終點也都不壹樣。
04
就像辦公室好幾個和她壹樣消費觀的女孩,都在這座城市裏有自己的房子和車子,是家裏父母全款買的,有的名下還有商鋪。
甚至上個月,有個她們辦公室壹直被吐槽摳的女孩子,也在畢業的第五年,用自己這些年存的錢買了壹個屬於自己的小公寓,說感覺自己特別滿足。
但她好像什麽都沒有。
這個道理,是覃壹霜聽過相親得來的,她說:n次相親失敗,原來自己擁有的壹切,全部都是假象。
她以前壹直自認為自己和辦公室那些同樣敢“月光”的女生並無差距,所以找另壹半,也按著她們的標準來,因為辦公室好幾個女生的男朋友,都學歷高,家裏也有錢。
但到了她這裏,卻總是落得壹個“高不成,低不就”的結局。
追她的,她看不上;她能看上的,對方的要求也壹下就把她排除了。她說,很多條件好的男生,不僅要求女生本身硬件實力,還有是城區獨女最好;連家境也有要求,最起碼的壹點,父母老來得有保障。
所以,她才相親n次都不成功。
原來,愛情並沒有那麽簡單,兩個人的匹配,永遠是多方面的,妳把自己的外邊打扮得再好,關鍵時刻起作用的卻不是這些。
而她在想,這些年的“月光”,除了讓自己看似擁有了壹個和城市女孩相同的外殼,還給了她什麽呢?其實,什麽都沒有,衣服穿完了,包包也舊了,買的那些昂貴的化妝品還是沒有抵住眼角的皺紋。
這個城市,有無數的家,卻沒有壹個是屬於她的,租來的房子也終究少了溫度,還得愁下個月是否漲房租。她想,如果家裏以後再遇到什麽事讓她拿錢,她又該怎麽辦呢?
她終於醒悟:自己果然是在透支未來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