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腦陸科技聯合創始人盧樹強博士為什麽會堅定的認為,幾年就可以實現腦機的普及?

腦陸科技聯合創始人盧樹強博士為什麽會堅定的認為,幾年就可以實現腦機的普及?

因為腦機交互並非天方夜譚,而是行進已久的腦科學研究。目前,腦機被分為非侵入式腦機和侵入式腦機,前者壹般通過布滿電極的頭套去實現,需要實驗者牢牢地戴在頭上,這樣的方式目前只能進行壹些簡單的人機交互,但在精準度上還存在問題。由於隔著頭發、皮膚和顱骨,受到的幹擾也會非常大。

馬斯克的Neuralink作為典型的侵入式腦機,它利用壹臺神經手術機器人,在人腦中植入被稱為“線”的專有技術芯片和信息條,然後直接通過外置接口讀取人類的大腦信號,甚至可以操控壹些外置設備。

為了實現這樣的腦機交互,Neuralink 公司發明了壹種直徑為4-6微米的柔性電極絲,它由無數個微小電極或傳感器連接,比直徑75微米的人類頭發絲還要細很多。通過借助專門開發的“神經外科機器人”,能夠像縫紉機縫針壹樣將這些線植入人類大腦的灰質層,每分鐘可以插入6根。下壹步便是人腦信息的獲取和解讀,Neuralink開發的“N1傳感器”可以讀取、清理和放大大腦中載滿信息的神經電,把它們轉化成計算機讀得懂的數據,然後通過USB-C的方式傳輸。

而時至今日,有關腦機的前進步伐似乎進展驚人——今年的7月17日,CNET援引《紐約時報》的報道稱,Neuralink已經開發出壹個系統,可以將1500個電子探針送入老鼠大腦,並預計在2020年上半年,開始對人體進行該技術的測試,腦機的實現,看起來似乎更加的近在咫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