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怎麽樣?
拼 音 Zhuhai
面 積 陸地面積為1687.8平方公裏,海域面積為5965.2平方公裏。
人 口 141.57萬
郵 編 519000
區 號 0756
區 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珠海市轄3個市轄區(香洲、鬥門、金灣),8個街道、15個鎮。
珠海簡介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壹個重要城市,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地理坐標處於北緯21° 48′~22°27′、東經113°03′~114°19′之間。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新會、臺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珠海是中國的五個經濟特區之壹。珠海市面積有1,688平方千米,人口127萬人(2003年統計),當中約有80萬為永久居民。珠海有“百島之市”的美譽。在珠江口遼闊的水域上,大大小小的島嶼星羅棋布,計有146個,其中大部分集中於東部海域的萬山群島。
珠海的由來
珠海這壹地名啟用於1953年珠海建縣之時。有關珠海地名出處的傳說頗多,但最經得起推敲的還應該是從地理角度給予的釋義。
珠海唐家與伶仃洋之間海域,古代就被當地居民稱之為“珠海”。在《唐氏族譜》上,有人取名為“唐珠海”(明朝永樂年間)。
民國初年唐家三峰小學的《校歌》中,其歌詞有“前環珠海,後枕鵝峰”之句。可見這片海域早已有“珠海”之稱。因此,珠海建縣時,由於這壹地區位於珠江出海之處,故稱之為“珠海”。珠海大部分地區原屬中山縣,1953年從中山、東莞、寶安縣劃出壹部分沿海地區和島嶼設立珠海縣,縣城社在今唐家鎮。1958年珠海縣歸並於中山縣,1961年恢復珠海縣建制,縣城改設香洲。1979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縣建市,為省轄市。1983年,鬥門縣劃入珠海市。
珠海經濟特區成立於1980年8月,當時特區面積只有6.81平方千米,以後經兩次調整,特區面積擴大到121平方千米。目前珠海市下轄香洲區、金灣區、鬥門區(原鬥門縣)。
亞熱帶自然環境
珠海市區內陸部分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多樣,以平原(占25.5%)、丘陵(占58.68%)為主,兼有低山、灘塗等。地勢平緩,倚山臨海,海域遼闊,百島蹲伏,有奇峰異石和秀美的海灣、沙灘。內陸由鳳凰山、將軍山兩大山系的山地丘陵及海岸、平原所構成。最大的海島是三竈島,面積約78平方公裏。陸上山地、丘陵、臺地、平原,為縱橫交錯的水網分劃。濱海沖積平原由西江和北江沖積物聚成。珠江口外海濱灘塗遼闊,水下灘地向岸外緩慢坡降。海岸線、島岸線長690公裏。內陸最高的鳳凰山,海拔 437米,海島多在海拔100米以上。最高峰是二洲島上的鳳凰山,海拔437米。主要礦產資源有水晶、鐵、鎢、錫、錳、鉀長石、優質石英砂。自然土壤有赤紅壤、石質土、濱海沙土、鹽漬沼澤土等。主要河流有磨刀門、金星門、坭灣門、雞啼門、虎跳門、前山水道、灣仔澳門河段、南水瀝等,總長135公裏。
珠海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冬無嚴寒,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常受南亞熱帶季候風侵襲,多雷雨。年平均氣溫22.3℃,最低氣溫2.5℃。年降雨量為1770-2300毫米,4月至9月盛行東南季風,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10月至次年3月盛行東北季風,為旱季。
珠海大氣的年平均相對濕度是79%。每年初春時節,細雨連綿,空氣相對濕度較大,有時可達到100%。
珠海的災害性天氣主要是臺風和暴雨,個別年份冬季受寒潮低溫影響。臺風出現的時間多在6月至10月,年平均4次左右。嚴重影響珠海市的臺風平均每年1次,暴雨有5次左右。
珠海的經濟
珠海於1980年成為經濟特區。為確保本身的高科技和旅遊地位,珠海壓抑重工業發展。按總工業輸出額計,主要工業依次為:電子及通訊設備、電子儀器及機械、辦公室儀器。以高科技為重點的工業體系,綜合發展的外向型經濟。 珠海從昔日壹個經濟落後的邊陲小縣,壹躍成為新型花園城市。壹個以高科技為重點的工業體系,綜合發展的外向型經濟格局初具雛型;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經濟實力大大增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精神面貌煥然壹新。
珠海的榮譽
珠海城市先後被聯合國、國家、省有關部門授予“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the Best Model of International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雙擁模範城”、“衛生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十佳城市”、“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壹,“十二年征兵工作全優城市”、“園林城市”、“計劃生育先進城市”等多項殊榮。
昨日珠海
珠海市大部分地區自南宋起至民國時期屬中山縣(原名香山縣)轄地。考古,發現的磨光石和彩陶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距今四五千年前便有原始部落人群在這裏生活。在鳳凰山脈周圍和珠江口壹些海島的沙丘、山崗、臺地上,都留下了先民們的遺跡。
珠海地處海邊防,歷史上都是軍事要塞。南宋末年,是元軍與宋軍交戰之地。明天啟元年(1621)官府為“制澳夷”(指占據澳門的葡萄牙)在前山建立新寨,稱“前山寨”,設參將府,派陸、水兵近2000名駐守。17世紀中葉,萬山、東澳海域是外敵入侵、戰亂頻繁之地,在東澳島建立銃城,派兵守備。清朝初年,清政府實施海禁,對澳門嚴加防範。清道光年間在淇澳島設立炮臺,清道光十九年(1839),林則徐任欽差大臣,馳赴廣東沿海查禁鴉片,率兵到香山縣前山寨視察,加強這壹地區布防,並於清光緒二十壹年(1841)在北嶺獅子山築炮臺,派兵駐守。清光緒十三年(1887)正式建立拱北關,依據中葡北京不平等條約,開設拱北口岸。前山寨駐軍減少,城池逐漸成了貿易墟市和民居。
珠海的鄰居——澳門
澳門原屬香山縣轄,早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至18世紀中葉,葡萄牙先後在澳門修建炮臺。鴉片戰爭爆發,葡萄牙為英國提供炮臺,攻我關閘,入侵拱北,清軍敗退,第壹次失去對澳門地區的軍事控制權。清道光二十九年 (1849)澳督阿馬喇為擴張土地,開辟馳道,恣意踐踏前山農田和毀壞墳墓,為龍田村農民沈亞米所殺,葡趁機挑起戰爭,於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占領澳門望廈村;清鹹豐元年(1851)侵占氹仔島,清同泊三年(1864)侵占路環島;清同治六年(1867)侵占沙梨頭和沙崗等村;清光緒五年 (1879)侵占龍田村;清光緒十壹年(1887)3月26日在葡京都簽訂所謂四款“中葡會議草約”;同年12月在北京簽訂所謂“中葡條約”五十四款;清同治十三年(1874)葡萄牙在拱北建關閘,這是葡萄牙侵占中國領土的歷史見證。
詳情:/view/2816.htm
珠海旅遊點介紹
珠海——新興的花園式海濱旅遊度假城,
是中國南海之濱的壹顆璀燦的明珠。她位於珠
江入海口,地接澳門,水連香港,是中國五個
經濟特區之壹。
珠海自然環境優美,山清水秀,海域廣闊,
有壹百多個海島,素有“百島之市”美稱。城市規劃和建設獨具匠心,突出旅遊意識,自然
和諧,優雅別致,極富海濱花園情調和現代氣息。1991年,珠海以整體城市形象為景觀被國
家旅遊局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壹。
珠海有各類旅遊飯店300余家,年接待能力達700萬人次,其中星級酒店20多家。酒店
建設多以園林別墅為設計主題,依山傍水,構成了壹道獨特的城市風景線。還建有各類會議
中心、展覽館10多個,可舉辦各種國際性會議及各類博覽會、交易會等。
在珠海,每兩年舉辦壹次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和珠海電影節。兩大盛事在國內外影響極
大。珠海還建有國際賽車場,每年都有國際性的汽車賽事舉辦,對廣大汽車運動愛好者具有
極大的吸引力。
珠海市的主要旅遊景點有大型歷史文化景觀圓明新園、四大佛山旅遊風景區、珍珠樂
園、九洲城、珠海漁女、竹仙洞、金沙灘,白藤湖水鄉風情遊景區。正在籌建的有水族館、
海洋公園和板樟山城市觀光索道等項目。
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珠海機場目前已和全國二十多個城市通航。通過香港的伶仃洋跨海
大橋、廣珠鐵路、廣珠高速公路興建在即。不遠的將來,珠海國際性都市的格局就會形成,
旅遊事業方興未艾,前景輝煌。
美麗的珠海,正以無窮的魅力,迎接海內外遊客的到來。
百度貼吧 > 地區聯誼 > 珠海吧 > /f?kw=%D6%E9%BA%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