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衛星險相撞,美公司辯稱通信故障致其“未作為”,真的可信嗎?
華社華盛頓9月3日電(記者周舟)歐洲航天局日前對壹顆所屬衛星采取緊急變軌操作,避免了壹場可能與壹顆美國衛星相撞的“太空交通事故”。被指責“放任不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3日稱,通信不暢導致其未采取行動。
歐航局3日發布聲明說,大約壹周前,美空軍數據顯示,9月2日歐航局“風神”氣象衛星可能與“星鏈44”衛星發生碰撞。歐航局太空碎片辦公室8月28日聯絡了“星鏈”團隊,該團隊在壹天內回復說沒有計劃采取行動。今年5月23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壹次將60顆“星鏈”衛星送入地球上空550千米處的近地軌道,此次可能發生碰撞事故的“星鏈44”衛星就是其中壹顆。歐航局指出,相撞的可能性達到萬分之壹,是確定采取行動的臨界值。9月1日,碰撞可能性升高到約千分之壹。9月2日,歐航局根據早先的交流記錄判定美國衛星不會變軌,於是發出指令,使“風神”衛星三次點火變軌,避免了事故的發生。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3日在壹份聲明中說,8月28日與歐航局聯絡時,碰撞風險只有五萬分之壹,沒必要采取行動;後來美國空軍提示碰撞風險超過萬分之壹,但公司通信系統出現故障,導致技術人員沒有看到後續事態進展的郵件。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聲明中還表示,如果“星鏈”技術人員看到了相關通信內容,肯定會聯系歐航局,確定最佳的協助方案或自己采取避讓操作。
歐航局太空安全主管霍爾格·德拉格指出,此事件中雙方都沒有錯,但這表明迫切需要開展適當的太空交通管理,保證衛星運營方溝通順暢,並發展航天器自動避讓技術。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其中1584顆將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處的近地軌道。但是,國際天文學界壹直對數量龐大的互聯網衛星可能影響天文學觀測並存在與航天器碰撞的風險表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