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治的駐外使節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向世人鄭重宣告:中華人民***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從此,中國歷史翻開了嶄新的壹頁,從此,占世界人口四分之壹的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同日,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向世界各國政府發送了中國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10月2日,蘇聯政府發來照會,決定同中華人民***和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並且互派大使,蘇聯成為第壹個承認中華人民***和國的外國政府;此後,壹批國家開始承認新中國並同我們建立外交關系。
在新中國迎來的第壹位大使——蘇聯的大使羅申後,其他同新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的國家的使節也陸續到達北京。
從1950年1月開始,捷克斯洛伐克駐華大使魏斯柯普夫、朝鮮駐華大使李周淵、匈牙利駐華公使夏法朗柯、羅馬尼亞駐華大使魯登科、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等使節相繼來華赴任。在此情形下,盡快建立我國駐這些國家的大使館並派遣大使,就成為人民政府壹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還是在1949年11月,中華人民***和國外交部在原北洋軍閥段祺瑞執政府外交部舊址院前正式掛牌舉行成立儀式時,周恩來總理兼外交部長就代表中央出席了成立儀式,並發表重要講話。
周恩來說:“世界上每個國家的統治階級都挑選最忠誠、最可靠、最有才幹的分子從事外交活動,我們的外交幹部無非有這幾個來源:首先從軍隊中調,軍隊幹部經過戰爭的考驗,是最靠得住的;二是從地方幹部中選調,他們有領導工作的經驗,也是很靠得住的;三是從地下黨中選調,他們文化水平較高,在敵人的白色恐怖中鍛煉過來,也是可靠的。” 接著,周總理宣布了外交部組成人員名單。
當周恩來著手建立外交幹部隊伍的時候,就已經物色好了將要出任駐外使節的主要人選。壹批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已經陸續匯聚京城。時任第四野戰軍第13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兼南寧警備司令員的彭明治將軍就是其中之壹。 彭明治是周恩來的親傳弟子,其文韜武略深為周恩來所看重,因此被點將成為新中國第壹批駐外使節。不會外語的彭明治有些擔心搞不好工作,毛澤東卻勸慰他,要他效仿漢代的班超、張騫,建不世之功勛。
接到周總理的命令時,彭明治正在廣西指揮剿匪。但是,軍令如山倒,彭明治收拾行裝,迅速北上,向自己的恩師報到。來到外交部,彭明治向周總理報到。接著就參加了外交部辦公廳舉辦的大使培訓班。該班是根據毛澤東和周恩來的指示開辦的,請了國內的專家何思敬、王鐵崖等給將軍外交家講國際法,胡濟邦、閻寶航等老外交工作者講外交文書和外交禮節。還舉辦了外交文書展覽。展品有國書、頌辭、照會、備忘錄、電報、會談紀要等各式各樣的文件。這些文件,將軍們誰也沒有見過,所以,對這些即將使用的文件看得格外仔細,逐字逐句地琢磨。黃鎮大使的夫人朱霖突然冒出壹句:“這國書不就是介紹信嘛!”彭明治接了壹句:“還真的跟介紹信壹樣呢!”他們的話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室內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此外,外交部還請了蘇聯駐華大使、匈牙利駐華大使等介紹本國情況,還組織將軍們學習跳舞、學習穿西裝打領帶,還到北京飯店學吃西餐和擺臺常識。培訓之後,他們還到外交部有關司進行了實習,彭明治到蘇聯東歐司。 毛主席在中南海勤政殿接受外國使節遞交國書,特邀將軍們前往觀摩。將軍們躲在屏風後面,隔著縫隙觀看人家怎樣握手、怎麽遞交、怎麽談話、怎麽告別。毛主席對中國的將軍外交家們是十分重視的。在接見將軍大使時,毛澤東這樣說道:“妳們是新中國的首批駐外大使,都是從軍隊裏調來的高級幹部,都是將軍。將軍當大使好!現在建國伊始,百廢待舉,各個部門、各個行業都需要幹部。我們同許多國家建立外交關系,需要大批幹部。解放軍向來是我們生長幹部的地方……”彭明治壯著膽子說:“主席,我們不懂外語,怕搞不好外交工作。”
毛澤東說:“現在我們的高級幹部中懂外語的很少,那也不能不派大使啊!暫時不懂外語,也可以當好大使。漢代的班超、張騫不是也不懂外語嗎?但他們出使西域,非但能夠不辱使命,而且功績卓著。”
彭明治笑著連連點頭。
毛澤東又幽默地說:“將軍當大使好,好在哪裏?首先,妳們出去我們放心。”
周總理笑著插話:“革命軍人嘛,政治覺悟高,立場堅定,紀律性強。”
接見快結束時,周恩來鄭重地提醒大家:外事工作授權有限,所以妳們要經常向國內請示匯報,外交無小事,切不可掉以輕心。 1950年6月8日,毛澤東主席任命彭明治為中華人民***和國駐波蘭人民***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1950年7月13日,彭明治大使率政務參贊楊琪良、武官吳彪、壹等秘書余湛等壹行14人,從北京出發了。他們乘坐的是只能容納二三十人的蘇聯小型飛機,起飛時有些顛簸。彭明治壹行於15日抵達莫斯科作短暫停留,到我國駐蘇聯使館下榻,受到了王稼祥大使的熱烈歡迎。駐蘇聯使館是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設立的第壹個駐外大使館。
為了取經,彭明治大使、楊琪良參贊等分別向王稼祥大使和駐蘇參贊了解使館機構設置、人員分工、工作運轉等情況,受益不少,彭明治大使壹行還拜謁了列寧墓,瞻仰了列寧遺容,並敬獻了花圈。為了趕在波蘭國慶節前到達華沙,彭明治壹行在莫斯科休息幾天後,就急匆匆地乘火車趕赴華沙。
波蘭政府為了表示對新中國的特殊情意,特派外交部禮賓司司長巴爾托爾到波蘇邊境迎接彭大使。彭明治大使同他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隨後在這位禮賓司司長的陪同下乘車到達使館的臨時館舍。
使館館舍是壹座剛剛修復的兩層小樓。樓上有三間住房和壹個衛生間,樓下有廚房、餐廳和兩間住房。除大使專用壹個房間外,其他人擠住在小樓裏,並因陋就簡地在這裏辦公,甚至在大浴盆上搭塊木板當辦公桌。大家知道波蘭當時尚處於戰後的困難時期,也就隨遇而安了。 到達華沙後,彭明治大使要做的第壹件事就是呈遞國書。波蘭外交部禮賓司司長巴爾托爾同彭明治大使第壹次見面時就詳細介紹了呈遞國書的儀式,並畫了壹張遞交國書現場的草圖。
為了不出差錯,大使和主要的外交官在館內專門進行了壹次彩排,按照禮賓司司長所講的,排好隊,彭大使走在中間,楊琪良參贊陪同,正正經經地走了壹番。
彩排完畢,彭明治笑著說:“我們又當了壹回新兵。”7月20日,中國駐波蘭首任大使彭明治將軍正式向波蘭總統博萊斯瓦夫·貝魯特呈遞國書。
彭明治大使呈遞國書時,轉交了毛主席贈給貝魯特總統的繪有翠鳥的景泰藍香爐,貝魯特十分感激,說要親自給毛主席寫信,並舉起酒杯祝毛主席健康。
彭明治體會到了波蘭領導人和波蘭人民對中國領導人及人民的深情厚意,決心在波期間,致力於發展中波友好合作關系。7月22日,波蘭舉行國慶招待會,使館全體外交官出席。當時使館只有壹輛波方借給的舊汽車,車子來回跑了好幾趟。 這次出席波蘭國慶招待會是中國駐波使館外交官們第壹次在外交場合出現,用餐、交談、唱歌、跳舞,感到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要做的事情也很多。當時使館沒有波文翻譯,只有幾名英、俄文翻譯,且大都只學過壹年半載,工作起來很吃力,有時不得不帶字典。波方對中國使館的困難十分理解,有時還協助使館工作。
隨著工作的開展,語言問題更加突出。彭明治大使向國內求援,國內壹時也難以解決。他就想辦法組織全體館員學習波蘭語,請了壹名懂英語的波蘭人當教師。大家學習的興致很高,進步也很快,半年多就有了起色。老師非常高興,使館的語言問題也得以緩解。
8月,貝魯特總統破例單獨邀請彭大使和使館全體外交官出席在總統府舉行的專場電影招待會。在大廳裏,總統和外長同彭大使等壹壹握手,親切交談。貝魯特總統感謝彭大使等能在波蘭國慶節前來到華沙,並熱誠祝賀中國人民取得的勝利。他說:“中國***產黨能有毛澤東同誌這樣的偉大人物,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經過長期鬥爭取得革命勝利,這不但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整個社會主義運動的偉大勝利,具有深遠的國際意義。”
波蘭當時處於戰後經濟恢復時期,困難不少,辦公用房等十分緊張。使館館舍小,住房擁擠,沒有接待大廳,最大的會客室只能容納二十幾個人,搞個招待會很困難。為了館舍問題,彭明治大使親自找波方要求幫助解決,但波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於是,彭明治帶領使館全體人員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終於把國慶招待會辦得比較令人滿意。 建館初期,彭明治帶領大家除學習外交禮儀、波蘭語外,著重學習黨的外交政策,並切實執行。他嚴於律已,保持並提倡艱苦樸素的作風。壹次,他看到公務員切面包片時把兩頭扔掉,很心疼,就向這位公務員指出來。頭半年,作為第壹任大使,他在摸索中工作、學習,取得經驗,建立起使館各項規章制度,使使館逐步走上正軌。
隨著彭明治大使對駐在國波蘭了解越深,工作做得越多,對波蘭也就越熱愛,對那裏的人民、風土民情,乃至山川樹木,都充滿著壹種友好的感情。
彭明治積極推動中波交流,親自辦理首批中國赴波蘭留學生的安置工作;彭明治還積極籌備各種文化交流活動,使得中波關系空前和睦。五壹勞動節期間,許多波蘭市民和中國華僑、留學生紛紛高舉著毛澤東、貝魯特等中波領導人的畫像壹起遊行
彭明治大使在任近兩年中,中波兩國政治、經濟、文化關系發展很快,其重要特點是雙方重視官方的交流和交流的計劃性。兩國在政治上相互支持,經濟上相互幫助,文化上相互往來,出現了好幾個“第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