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處理的對象包括染疫人員嗎
傳染病及突發公***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
國家基本公***衛生服務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本次主要為大家講解的是基本公衛項目之——傳染病及突發公***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的詳細內容。
服務對象
根據《國家基本公***衛生服務規範(第三版)》要求,傳染病及突發公***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的服務對象為轄區人口,是最為廣泛的,包括了在轄區範圍內的所有對象。
什麽是傳染病?
傳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朊粒、病毒、衣原體、立克次體、支原體、細菌、真菌、螺旋體和寄生蟲,如原蟲、蠕蟲、醫學昆蟲感染人體後產生的有傳染性、在壹定條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主要有:
①經空氣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結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
②通過飲食傳播引起的消化道傳染病。如:細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
③經血液傳播的傳染病。如:乙型肝炎等。?
④由蚊蟲傳播的傳染病。如:血吸蟲病、瘧疾等。
目前我國規定的法定傳染病有3類,***40種:
①甲類傳染病2種:鼠疫、霍亂。
②乙類傳染病27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但應按照甲類傳染病進行管理。)、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③丙類傳染病11種: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 ?
什麽是突發公***衛生事件?
突發公***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傳染病及突發公***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內容有哪些?
1、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衛生事件風險管理
2、傳染病和突發公***衛生事件的發現、登記
3、傳染病和突發公***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
4、傳染病和突發公***衛生事件的處理
5、協助上級專業防治機構做好結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傳、指導服務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療管理工作,相關技術要求參照有關規定
傳染病病人因意外或非傳染病死亡時,死亡日期如何填報?
填報因患該種傳染病死亡的時間,因意外或非傳染病死亡時,不需填報。
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死亡,不論是否因艾滋病死亡,均須及時進行死亡報告。
是否所有乙類和丙類傳染病都是24小時內報告?
部分非甲類傳染病需2小時內報告,包括乙類傳染病中按照甲類管理的傳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均應於2小時內完成報告。
《規範》要求做好個人防護和感染控制,嚴防疫情傳播,其中個人防護方式包括哪些方面?
個人防護的方式包括標準預防,接觸傳播的防護、空氣傳播的防護、飛沫傳播的防護和蟲媒傳播的防護等。
家中發現可疑傳染病或者有確診傳染病人時怎麽辦?
如果懷疑家中有人患了傳染病,應做到:
①馬上到附近醫療衛生機構就診,並配合醫務人員對病人以及密切接觸者進行治療,必要時隔離治療。
②配合醫務人員對家中被汙染的環境、排泄物、生活物品等進行消毒。
③接受專業公***衛生機構的調查。
④在沒有治愈前,不能從事容易使傳染病擴散的工作。
傳染病的報告與公民有什麽關系?
每個人都有義務和責任及時報告傳染病疫情,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時,都應當通過傳真、電話等方式盡快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醫療保健機構報告,不得隱瞞、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謊報疫情!
突發公***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與居民有什麽關系? ?
突發公***衛生事件都是直接危害居民健康的大事,應急處理就是政府動員各方面力量,為了將事件危害縮小到最低、對居民健康傷害減到最少,而指定的應急方案和解決機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務人員,在發現這類事件時會及時上報政府部門,並對事件傷者進行急救、轉診;還要開展相關知識、技能和法律法規的宣傳,保護其他群眾不再受危害,保障擴大居民的身體健康。
國家基本公***衛生服務中傳染病及突發公***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有何意義?
傳染病疫情報告是為各級政府提供傳染病發生、發展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政府決策者準確掌握事件動態、及時正確進行決策與有關部門及時采取預防控制措施的重要前提。由於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不高,衛生醫療事業不發達,突發公***衛生事件時有發生。突發公***衛生事件是直接危害居民健康的大事,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和經濟秩序,是政府社會管理和公***服務職能的壹項重要任務。
國家基本公***衛生服務中傳染病及突發公***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的工作內容有哪些?
國家基本公***衛生服務中傳染病及突發公***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的工作內容包括五個方面: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衛生事件風險管理;傳染病和突發公***衛生事件的發現、登記;傳染病和突發公***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傳染病和突發公***衛生事件的處理;協助上級專業防治機構做好結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傳、指導服務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療管理工作。
傳染病和突發公***衛生事件的發現、登記服務是怎樣實施呢?
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應規範填寫分診記錄、門診日誌、入/出院登記本、X線檢查和實驗室檢測結果登記本或由電子病歷、電子健康檔案自動生成規範的分診記錄、門診日誌、入/出院登記、檢測檢驗和放射登記。
首診醫生在診療過程中發現傳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後,按要求填寫《中華人民***和國傳染病報告卡》或通過電子病歷、電子健康檔案自動抽取符合交換文檔標準的電子傳染病報告卡;如發現或懷疑為突發公***衛生事件時,按要求填寫《突發公***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卡》。
傳染病和突發公***衛生事件如何處理?
(壹)病人醫療救治和管理。按照有關規範要求,對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隔離、醫學觀察等措施,對突發公***衛生事件傷者進行急救,及時轉診,書寫醫學記錄及其他有關資料並妥善保管,尤其是要按規定做好個人防護和感染控制,嚴防疫情傳播;
(二)傳染病密切接觸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員的管理。協助開展傳染病接觸者或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員的追蹤、查找,對集中或居家醫學觀察者提供必要的基本醫療和預防服務;
(三)流行病學調查。協助對本轄區病人、疑似病人和突發公***衛生事件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收集和提供病人、密切接觸者、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員的相關信息;
(四)疫點疫區處理。做好醫療機構內現場控制、消毒隔離、個人防護、醫療垃圾和汙水的處理工作。協助對被汙染的場所進行衛生處理,開展殺蟲、滅鼠等工作;
(五)應急接種和預防性服藥。協助開展應急接種、預防性服藥、應急藥品和防護用品分發等工作,並提供指導;
(六)宣傳教育。根據轄區傳染病和突發公***衛生事件的性質和特點,開展相關知識技能和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
保護家人不得或少得傳染病的途徑有哪些?
壹是控制傳染源:①壹經發現傳染病患者,立即送醫院治療,對疑似甲類傳染病患者,應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②對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③患者離開後應對其汙染的環境進行徹底消毒,對密切接觸者要采取預防措施。
二是切斷傳播途徑:①呼吸道傳染病,應通風換氣,紫外線消毒空氣,不隨地吐痰和個人防護帶口罩等。②消化道傳染病,要對患者的餐具等煮沸消毒,糞、尿、嘔吐物等要用漂白粉或來蘇爾消毒。③經皮膚傳播的傳染病,家中註意防蚊防鼠。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避免和病人接觸,不用別人的衣被、洗具等物品。
三是對易感染者加強保護:①對兒童、老人、病人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