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召忠:毒刺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導彈
“毒刺”的第壹次亮相實在1972年,那時候,他還被人們叫做“紅眼睛”,是美國陸軍選擇的便攜式防空導彈(MANPADS),型號為FIM-92。次年,他才有了他現在 的名字,即毒刺,作為第二代便攜式防空導彈。“毒刺”設計使用壹個更靈敏的導引頭和擁有更好的動力學性能,增加迎頭交戰能力和壹個綜合“敵我識別”(IFF)系統。後來,毒刺的發展史中,毒刺的性能也愈加得到全面的發展,其精度,射程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壹直到2001年為止,“毒刺”所有的型號已經被制造的總數超過70,000枚,包括國外生產的。目前的最先進生產型號是“毒刺”-RMP Block I導彈。美軍於1981年開始裝備“毒刺”導彈, 當發現蘇軍飛機時,立即取下,這玩意兒可厲害著哪:紅外線制導,跟蹤飛機尾氣熱流全方位攻擊,射程4800米,射擊高度3000米,飛行速度2倍音速。操作超靈巧,人站在那裏把導彈架在肩膀上就得。隨之進行瞄準,既有瞄準具可供目視,還有紅外線自動跟蹤相結合,當兩者重合後,捕捉目標的音響信號就聽到了,再還有壹個敵我識別器,可以確定目標是否為敵機(在阿富汗這程序也可以省啦,反正咱也沒飛機不是嗎?),立即扣壓扳機發射,幾秒鐘後導彈如離弦之箭沖敵機而去。
1986年底以後,”毒刺”在阿富汗出現,迅速使大批蘇軍戰鷹折翅長空,大量飛行員魂斷異國(直接毀爆或根本沒有跳傘時間)。”毒刺”的性能穩定,殺傷力十足,更重要的是,抗幹擾能力強,此前的幾款導彈很快就被蘇軍用幹擾器破之,但”毒刺”就是無招可破、很難幹擾。毒刺導彈的壹枚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的單價約為五萬美元,壹架飛機的造價高達幾千萬美元甚至上億美元,如此性價比,使其成為物超所值的“低空殺手”。從1986年10月之後的壹年間,蘇軍有300多架次各型飛機被擊落,相當於日均壹架,價值25個億,加上要耗巨資來培養的飛行員傷亡,經濟損失竟達40到50個億美元,美國在阿富汗投放”毒刺”,可謂是壹本萬利的好生意。
而現在,“毒刺”已經在各個國家廣泛應用,已經成為了直升機飛行員的噩夢,到現在,還沒有吃了壹發“毒刺”還安然無恙的。而且“毒刺”導彈是壹種非常多方面的武器,不僅在它最初的單人便攜式角色中使用,而且被當做其它防空系統導彈的組成物。“毒刺”導彈系統具有“射後不理”能力,射手壹但按動發射按紐導彈已經飛離發射管後,可以沒有拘束的去裝配另外的壹枚導彈用於下壹步的交戰(小於10秒內)、隱蔽或移動到另外的壹個作戰位置。
美國陸軍訓練說明書中指出必需經過136個小時“毒刺”系統訓練才能獲得武器資格。培訓使用M60戰場操縱系統和訓練型M134追蹤頭。
基本數據
規格(僅以FIM-92C型為例):彈體長度:1.52 米
彈體翼展:9.1 厘米
直徑:7厘米
重量:10.1公斤;全部系統:15.7 公斤
速度:Mach 2.2+
最高限度:3800 米
射程:4800 米;RMP Block II型:8000 米
推進:大西洋研究公司MK 27 雙-推力(推進/持續)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
彈頭:3 公斤 爆炸破片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