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擊”對白求恩起什麽作用?
烘托的作用。說明小廟離戰場非常近,離戰場近有利於及時救治傷員,但白求恩工作環境非常危險。
當時的環境非常危險,敵人不斷反撲,戰鬥非常激烈。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硝煙滾滾,彈片紛飛,小廟被煙霧淹沒了。壹連幾發炮彈落在小廟的周圍,廟的壹角落下了許多瓦片。掛在門口的布簾燒著了,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敵機不斷地在上空吼叫,炮彈不斷地在周圍爆炸。
白求恩仍然鎮定地站在手術臺旁。他接過助手遞來的鑷子,敏捷地從傷員的腹腔裏取出壹塊彈片,扔在盤子裏。白求恩仍然爭分奪秒地給傷員做手術,做了壹個又壹個。齊會戰鬥進行了三天三夜,勝利結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術臺旁,連續工作了69個小時。
問題歸納:
課文2、3、4自然段都是先寫當時的環境,再寫白求恩大夫的表現。那環境描寫有什麽作用呢?
白求恩大夫的高超醫術,他高度的責任心,它的國際主義精神在環境的烘托下,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高大。這就是環境描寫對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
課文主題:
這是壹篇紀實性記敘文。記敘了白求恩在戰鬥形式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把手術臺當成陣地,連續工作69個小時的事跡,表現了白求恩同誌對工作極端負責的品質和他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成他自己事業的國際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