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空氣質量實時排名是怎麽樣的?
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年1-7月全國空氣質量狀況,全國空氣質量排名前10分別是:海口、珠海、麗水、黃山、深圳、中山、拉薩、廈門、舟山、臺州。
2019年1-7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0.9%,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155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同比增加9個;PM2.5濃度為37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PM10濃度為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0%;O3濃度為1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4%;SO2濃度為1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4%;NO2濃度為2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CO濃度為1.4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1-7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46.2%,同比下降6.1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6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4%。
北京市1-7月,優良天數比例為59.0%,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5%。
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1-7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4.8%,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4%。
汾渭平原11個城市1-7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4.8%,同比下降3.6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5%。
2019年1-7月,168個重點城市中邢臺、臨汾、石家莊市等20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從第168名到第149名);海口、拉薩、深圳市等20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好(從第1名到第20名)。
改進措施:
空氣質量不僅關乎人類生存質量,而且也深深影響著地球上其他的生物。因此我們要自覺維護環境保護義務,努力提高人類生活水平,不斷改善空氣質量。
主要有以下措施:
1、建立空氣質量監測機制,落實國家的環境保護政策。
2、加強工用能源開發,不斷替代化石能源。
3、發展太陽能等無汙染新能源,擴展人類能源源泉。
4、出臺法律規定,嚴格限制節日爆竹燃放,減少排放有害氣體。
5、提供集體送暖,減少取暖成本。
6、勤種樹,多開河渠,減少排放汙水。
7、使用空氣凈化器防治室內空氣汙染。
8、出行時盡量乘坐公交車、地鐵,減少私家車使用;安裝尾氣處理器或使用燃油潤滑油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
9、對於汙染和能耗大的工廠進行改造,對廢氣、廢水等進行無害處理,實現節能減排。
人民網-前7月全國空氣質量狀況排名公布
百度百科-空氣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