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用三輪車,的壹些相關道路知識
壹、認真學習交通安全常識
交通安全常識,是現代人在生活中必須具備的壹門社會知識,它與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掌握、運用了它,就會給妳帶來安全和幸福;忽視、違反了它,就會給妳造成損失和痛苦。
目前,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的發展、生活的安寧都需要有壹個良好的社會環境,這其中自然包括暢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國力的昌盛使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與此同時,我們的精神文明也需要相應的提高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交通違法既是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為,又是不文明的行為。農民朋友們,為了促進叢、車、路的協調發展,構建和諧、文明的交通環境,享受平安幸福的小康生活,我們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學習交通常識,遵守交通法規,宣傳交通安全,維護交通秩序,做壹個文明守法的好公民。
二、交通安全與我
“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中的四件大事,“行”就是交通。當我們邁開雙腳壹踏上道路,就與交通結下了不解之緣,交通安全也就成了人們生活中的壹件大事。
現在,我省大部分農村已經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交通便捷了,但車越來越多,人們的交通安全意識淡薄,路卻變得越來越難走,道路交通事故的隱患也越來越多。有人稱現代交通事故為“交通戰爭”,而且是“永不休止的戰爭”,稱汽車為“流動的殺人武器”,它不分高低貴賤,不分男女老幼,只要妳出行,就有可能與車輛發生沖突。這並非危言聳聽。近幾年發生的交通事故、大小車禍層出不窮,全國平均每六分鐘就有壹人死於車禍,每壹分鐘就有壹人因車禍傷殘。
日常生活中,交通安全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在交通出行時的壹點點疏忽,就會在不經意間造成巨大的傷害,飛旋的車輪就會無情地吞噬掉人們的生命。而對於每壹個人來說,生命只有壹次,人世間沒有比生命更可寶貴的東西。血的悲劇不斷警示我們,壹定要處處遵守交通法規,時時註意交通安全。
三、車
用輪子轉動的交通工具,稱為車。相傳,在我國古代,莫仲創造了“推車”,相士發明了“馬車”,王亥制造了“牛車”。而發明第壹輛汽車的是德國人本茨。汽車發明到現在已有壹百多年的歷史了。
如今,道路交通進入了“汽車時代”,汽車已成為道路交通的主角。雖然現在的車輛五花八門,式樣繁多,但不外乎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兩大類。機動車是用發動機作為動力的車輛,包括各種汽車、電車、電瓶車、摩托車、拖拉機、輪式專用機械車。非機動車是用人力或畜力等來帶動的,包括自行車、三輪車、人力車、畜力車、殘疾人專用車。由於它們的行駛速度,占用道路面積以及駕駛方式不同,所以《道路交通安全
法》規定,機動車、非機動車必須各行其道。《道路交通安全法》還規定了壹些特種車輛如:警車、消防車、工程救險車、救護車、灑水車、清掃車、道路維修作業車等在執行任務時,可以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優先通行,從而保證各種車輛在道路上互不幹擾。
四、道路
起初,世界上並沒有路,只是人走得多了,才踩出壹條條小路來。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對路的要求也愈來愈高,為了生活的方便,開始自己築路、造橋、修建地下通道,現在又修建了全封閉的高速公路、多層立體交通系統。久而久之,在我們的大地上就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絡。
道路是專門給人和車輛通行的地方。它劃分成人行道和車行道兩大塊。車行道又劃分為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人走路時,應該走在人行道上,沒劃分人行道的地方應在路邊走;機動車輛在機動車道上行駛,自行車、人力車等非機動車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這樣各行其道,就能夠避免人與車輛發生碰撞的事故。
在市區車行道的交叉口上,有壹條壹條用白色直線連成的“走廊”,這就是常說的“斑馬線”,即人行橫道。行人要橫過車行道時,應該從人行橫道內通過。人行天橋、人行地道,也是道路的組成部分,是專門為行人橫過道路時使用的。
《中華人民***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壹百壹十九條對道路下了明確的定義:“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範圍內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停車場等公***通行的場所。
五、交通指揮信號
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四面都懸掛紅、黃、綠三色交通信號燈,有時民警也配合著燈控信號發出手勢信號,行人、車輛根據這些信號獲得能否通行和如何通行的信息,從而保證路口的交通暢通與安全。
全國實行統壹的道路交通信號。交通信號包括交通信號燈、交通標誌、交通標線和交通警察的指揮。在這裏就常見的交通指揮信號給大家做壹下簡單的介紹。
壹、指揮燈信號:
(壹)綠燈亮時,準許車輛、行人通行,但轉彎的車輛不準妨礙直行的車輛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二)黃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但已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和已進入人行橫道的行人,可以繼續通行;
(三)紅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
(四)黃燈閃爍時,車輛、行人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通行;
(五)右轉彎的車輛和T型路口右邊無橫道的直行車輛,遇有黃燈、紅燈亮時,在不妨礙被放行的車輛和行人通行的情況下,可以通行。
二、人行橫道燈信號
(壹)綠燈亮時,準許行人通過人行橫道,
(二)綠燈閃爍、肘,不誰行人進入人行橫道,但已進入人行橫道肘,可以繼續通行
(三)紅燈亮時,不準行人進入人行橫道。
交通信號是交通民警管理交通的重要於段,遵守信號規定,服從民警指揮,是機動車駕駛人、騎車人和行人必須服從的最基本的交通行為規範。隨意違反信號規定,都是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為,必須堅決制止。
在交通路口安裝信號燈,有些人會感到自己的行車走路因此受到了限制。的確,在我國,許多農民朋友走路行車我行我素已經養成了習慣,乍壹受限感覺很不方便。然而您知道嗎,現在人多了,車多了,如果沒有良好的交通秩序,大家各行其是,互不相讓,就會為交通事故埋下禍根。
農民朋友,在您享受交通安全法規帶來壹路平安的同時,請不要忘記自覺履行您的義務,遵守交通法規,勿聞信號燈。
六、交通標誌、標線與隔離設施
道路好象人身上的血管,車輛與行人好比是在血管中流動的血液。“血管”阻塞不通,“血液”會停止流動,作為人會死亡,而作為交通就會陷於癱瘓。
如果不計其數的人與車都混雜在道路上,就誰也不能走,就會出事故。所以需要把人與車分開,再把各種車輛分開,實行“分道行駛、各行其道”。我們在道路上看到的用自漆或黃漆畫成的壹道道線,就是起
“分隔”作用的,它們叫“交通標線”。
道路中的交通標線有許多種,其中較為常見的有中心單實線,表示不準車輛跨線超車或壓線行駛;中心雙實線表示嚴格禁止車輛跨線超車或壓線行駛;導向線是指示車輛如何行駛的標線;停止線表示車輛等候放行信號的停止位置;人行橫道線表示準許行人橫穿車行道的標線,等等。
交通民警是道路交通的“保護神”,在道路上擔負著指揮疏導交通的任務。而交通標誌卻是“永不下崗的交通民警”。
交通標誌是以特定的形狀、顏色、圖案、字符組成的標誌牌。黃底色、黑色邊框、黑色圖案的等邊三角形標誌是“警告標誌”。它警告車輛行人註意各種危險。白底色、紅色邊框、黑色圖案的圓形標誌是“禁令標誌”,它對車輛和行人發出某種禁止和限制信號。藍底色、白色圖案的圓形和長方形、正方形標誌是“指示標誌”,它是指示車輛行人行進的標誌。藍、綠底色、白色圖案的正方形或長方形標誌,稱“指路標誌”,是傳遞道路方向、地點、距離信息的標誌。還有壹種標誌,設置在上述標誌之下,補充說明標誌的實施時間、車類、地點、距離,由白底色、黑字筆構成,是“輔助標誌”。
設置在道路上,用來分隔行人與車輛、車輛與車輛的物體和花壇都是“交通隔離設施”。這是為實行“分道行駛、各行其道”的原則而采取的壹種強制性措施。交通隔離設施主要有行人護欄、車行道隔離墩、車行道高護欄、隔離綠化帶四種。
人行道護欄是安裝在人行道外側與非機動車道接界處,用來保護行人與人行道上行走安全的設施,同時也可以阻止行人走入車行道,或隨便橫穿道路。其他三種隔離設施
都是用來分隔非機動車與機動車、機動車與機動車,使其各行其道。道路上的隔離設施好比是壹座座墻、壹條條分界線,任何車輛
與行人都不能隨便逾越。任意穿越、跨越隔離設施行為,都是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為,必須堅決予以制止。
交通設施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同時也保障了人們的生命安全,愛護交通設施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有的人在道路兩側及隔離帶上種植樹木、其他植物或者設置廣告牌、管線等,遮擋了路燈、交通信號燈、交通標誌,妨礙安全視距,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會責令行為人排除妨礙;拒不執行的,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並強制排除妨礙,所需費用由行為人負擔。
維護交通安全不僅是每個人的責任,也是壹種公益事業。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讓我們***同保護交通標誌、標線和隔離設施。
七、騎自行車的規矩
自行車是壹種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
為了保障交通安全,騎自行車時還應遵守以下規矩:
壹、在馬路上不準學騎自行車。因為馬路上來往的車輛和行人多,在馬路上學騎自行車既妨礙交通,又容易發生危險。初學自行車的人,要在空地、操場、廣場或不影響交通的地方學。有人剛學會騎自行車就急於到馬路上去試車,這是很危險的。12歲以下的兒童不準在馬路上騎自行車。
二、在市區騎自行車不準帶人。自行車車身輕,輪胎窄,接觸地面小,帶著人騎行車負重大。在車輛、行人較多的市區,騎自行車帶人容易發生事故。
三、在人行道上不準騎自行車。人行道是行人走路或活動的地方。在人行道上騎自行車容易碰傷行人。
四、騎自行車轉彎時要伸手示意。為了使順行和逆行的車輛和行人了解和掌握自行車騎車人行駛方向,以便提前躲讓,避免相撞,騎自行車轉彎時,要自覺伸手示意。向右轉彎伸右手,向左轉彎伸左手。有人騎自行車轉彎時,管前不管後,轉彎猛拐,常常發生事故,應該特別註意。
五、超越前車時,不準妨礙被超車輛正常行駛,通過陡坡、橫穿四條以上機動車道或途中車閘失效時,須下車推行。下車前須伸手上下擺動示意,不準妨礙後面車輛行駛。
六、不準雙手離把。雙手離把就是雙手全部脫離車把,用身體的重心來控制自行車的行駛方向。這種違法行為的危害是,使車把失去控制,遇到突然情況,如坑窪、石塊、車輛、行人等,措手不及,極易發生事故,造成傷亡。
七、不準扶肩並行。扶肩並行是指兩輛
以上的自行車,並排行駛,各用壹手扶把,另-手互相扶肩,這種違法行為,壹方面占用路面寬,妨礙其它車輛行駛;另壹方面遇到特殊情況,措手不及,互相拉扯,或者互相頂撞,容易發生事故。
八、不準互相追逐。兩個或幾個人騎自行車,為比速度、爭高低,妳追我趕,嬉戲玩耍,這是壹些青少年爭強好勝心理狀態的反映。這時,他們早把安全置於腦後,忘乎所以,因此,常常發生事故。
九、不準截頭猛拐。騎自行車時,壹定要觀察前後的車輛、行人,伸手示意,不能突然調頭拐彎,使緊跟其後的其它車輛行人,在不明騎車人意圖的情況下,制動不及時而發生碰撞。
十、不準曲線行駛。在平道或爬坡時,不準騎著自行車拐來拐去,象蛇爬行那樣走“S”形路線。這種違法行為會使其它車輛和行人摸不清其行駛規律,防礙他人正常行走,極易發生交通事故。
十-、不準攀扶其它車輛。有些人騎自行車時為省力氣,喜歡壹於扶把、壹於攀扶車輛,靠其它車輛帶動行駛。這是壹種非常嚴重的違法行為。當車輛快速行駛時,騎車不易觀察前方情況,當車輛緊急剎車、轉彎時,自行車來不及剎車及轉彎,就會被甩出去,造成嚴重事故。
我國是世界公認的“自行車王國”,但是,騎自行車的安全問題-直困擾著我們。據統計,在各類交通事故中,自行車事故要占總事故的半以上。自行車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可如果忽視其交通安全,也會給人們帶來不幸。
八、發生車禍怎麽辦
沒有人願意交通事故降臨到自己的身上,然而面對血淋淋的交通事故,有的人面對慘狀束手無策,因而貽誤了搶救傷員的時機,加劇了不應有的後果。那麽發生交通事故後我們應該怎麽辦呢?
(壹)立即停車。凡是發生交通事故都要立即停車,肇事後逃逸,甚至置傷亡人員不顧,為逃避罪責而逃跑是嚴重的違法行為,也是極不道德和違反社會公德的惡劣行為。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剝奪他人的健康、生命和財產安全,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必須依法接受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處理,任何逃避行為都是可恥的,肇事逃逸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二)立即搶救傷員和物資。停車後應首先檢查有無傷亡人員。如有死亡人員,確屬當場死亡而毫無搶救希望的,應原地不動,用草席、蓬布、塑料布等物覆蓋;如有受傷人員,應立即搶救,傷勢較輕的,可暫留現場等待交警處理,如果傷勢較重,應攔截過往車輛或撥打“120”急救電話,送就近醫院搶救;若無人員傷亡,應迅速搶救物資和車輛。
(三)保護原始事故現場。保護原始事故現場對於公安交警部門了解事故情況,正確處理事故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如果遇見事故現場,切記不要圍觀。出了交通事故後,肇事司機有責任主動保護現場,在民警沒有到達現場前,需移動事故受傷者送醫院搶救時,要對傷者的躺臥位置、姿態、肇事車停車位置、各種碰撞碾壓的痕跡、剎車拖痕、血跡及其他散落物設置標誌。
(四)及時報案。在搶救傷員、保護現場的同時,應及時親自或委托他人向肇事地點轄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報案;在發生事故後,如果肇事者逃逸,作為交通事故受傷者或目擊者,首先應記下肇事車輛的車牌
號碼及肇事車輛的外部特征,立即報警。對於交通肇事逃逸這類違法行為,現場目擊者應當積極提供線索,因為交通肇事逃逸是我們***同的敵人。對舉報肇事逃跑的有功人員,公安機關將給予表彰獎勵。
交通事故報警電話號碼,全國統壹為“122”。報案人要講明肇事地點、時間二報告人的姓名、住址、肇事車輛及事故的死傷和損失情況。交警到達現場後,壹切昕從交警指揮,並主動如實地反映情況,積極配合交警進行現場勘查和分析。
需要註意的是,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宣。即通常說的私了。
(五)現場急救。交通事故發生時,輕者皮破血流,重者肢殘骨折,甚至死亡。據研究,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有50%左右發生在事故的瞬間,大約有35%發生在傷害後的壹二個小時內,大約15%的死亡發生在傷害後的7天之內。因此,正確的現場急救可以挽回生命或防止傷情惡化,減輕傷痛,預防並發和殘癥的發生。急救的基本方法是止血、包紮、固定、搬動和心肺復蘇。
在實施具體急救肘,首先應控制和制止大出血和疏通呼吸道,然後是固定脊柱和骨折肢體,最後可進行針對性的包紮和做人工呼吸等等。
九、做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好公民
要做壹個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好公民,必須遵守公***秩序。
那麽,什麽是公***秩序呢?公***秩序就是公***場所的紀律。它代表群眾和集體的利益,是人民群眾進行工作、學習和生活的保證。公***秩序有許多,其中交通秩序就是壹種重要的公***秩序。
交通秩序,是車輛、行人根據交通法規的規定應***同遵守的壹種紀律。是車輛、行人安全行駛的保證,體現了大家的***同利益。如果大家都不遵守交通法規,車輛橫沖直撞,行人亂穿馬路,就會造成交通秩序混亂不堪,交通事故頻頻發生,那將會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多麽大的損失啊!
農民朋友們,我們應該怎樣遵守交通規則,維護交通秩序呢?
首先,要認真學習交通安全常識,樹立遵紀守法的觀念,學習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識,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遵守和宣傳交通法規,遇到不遵守交通法規的人和事,要進行宣傳、教育和勸阻。自覺維護交通秩序,堅決杜絕酒後駕駛、在馬路上打場曬糧和乘坐農用車等不文明行為。
遵守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是農民朋
友應當具備的社會公德。只要認真學習交通安全常識,不斷提高交通安全意識,真正養成良好的交通出行習慣,相信每壹位農民朋友都會成為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的好公民。
農民朋友常見的交通違法行為
交通法規是為了保證人們生命安全和道路有序暢通,不遵守交通法規就是對生命的漠視。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妳稍微留意壹下,就會發現在我們身邊存在著形形色色的交通違法行為。這些看似平常的行為,卻隱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壹旦發生交通事故,後果將不堪設想,帶給我們的將是難以想象的傷害和無法彌補的損失。
壹、酒後駕車
酒後駕車已經是老生常談了,然而卻是導致死亡事故的壹大殺手,也是最難消除的壹種交通違法行為。親朋好友聚會,難免會借酒助興,推杯換盞熱鬧壹番。但是,駕駛人飲酒,在開車前往往處於興奮期,思維活動也還沒有明顯錯亂,壹般活動的動作也還協調,但過了壹段時間以後,駕駛員的反應能力明顯下降,叫甚至出現看不清道路及其標誌,方向盤掌握不穩、踩不住剎車等情況,這樣勢必發生車禍,不僅危害到自身安全,還嚴重危及到他人生命財產安全。
《道路交通安全法》為了保證您的生命安全有明確規定,飲酒後禁止駕駛機動車。俗話說:“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有的人卻依然經受不住酒的誘惑,拿生命當兒戲,為此,法律對酒後駕車制定了嚴格的處罰規定。當您酒後駕車時,會被暫扣您的駕駛證壹個月以上
三個月以下,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當?砭萍莩凳?就不會僅僅是罰款可以解決的,交警同誌會將駕駛員送往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並處十五日以下拘留,並暫扣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機動車駕駛證,處五百元以上兩千元以下罰款。壹年中有兩次因酒後、醉酒駕車而被處罰的駕駛人,公安交管部門將吊銷您的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禁止駕駛營運機動車。
酒後駕車害人害己,交管部門的約束僅僅是外在因素,如果要從根源遏止酒後駕車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只有靠廣大群眾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酒後駕車的危害,自覺做到駕駛機動
車滴酒不沾;快快樂樂出門來,平平安安回家去。
二、無證駕駛
在農村,摩托車已普遍走入百姓家庭。有的人認為,駕駛摩托車非常簡單,不需要經過專業培訓就可以上路,而且辦理駕駛證要學習、交費,太不方便,於是便心存僥幸,采取各種方式逃避培訓和檢查。殊不知,這種僥幸意識卻會埋下交通事故的隱患。駕駛人沒有經過專業培訓遇到緊急情況必然會於忙腳亂,不知所措,最終將造成無法預計的惡後果。
當我們認清了無證駕駛的危害,那麽請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要求,經過嚴格培訓考試,取得由公安交管部門發給的相應類別的機動車駕駛證,並定期進行交通法律法規學習,保證您的行車安全。
近年來,無證駕駛摩托車、農用車造成的交通事故日益增多,同時擾亂了交通秩序。無證說明該人駕駛技術沒有通過國家考試,或者因違法或其它行為被吊銷或暫扣駕駛證。公安交管部門嚴厲打擊無證駕駛這壹違法行為。尤其是營運機動車,無疑會對自己、對他人生命安全構成威脅。為此法律規定,對無證駕駛行為由公安機關視情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造成交通事故的另有規定。
三、超速駕駛
俗話說:“十次事故九次快”。超速行駛近年來已被列為引發重大交通事故的壹大殺手。超速行駛不僅影響駕駛人的視覺,而且遇見緊急情況,駕駛人心理緊張,措施失當,慌亂中根本無暇冷靜思考、準確判斷,致使車輛失控,造成側滑、撞車或撞巖等惡性交通事故。《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超速百分之五十的,可以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甚至構成犯罪的,公安機關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近幾年,各地為了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在主要國道、高速公路和交叉路口安裝了測速儀,請控制好妳的車速。
四、麻痹大意
麻痹大意對駕駛人來說是壹大忌,是種想當然、差不多、過得去的錯誤心理。有這種思想存在,行車中必然分散精力和註意力,從而導致操作馬虎和失誤,釀成車輛事故。
有的駕駛人缺乏高度的責任意識,預防事故的態度不端正,自以為技術高超,常開“英雄車”、“鬥氣車”,我行我素。另外,存在饒幸心理,遵規守紀的觀念單薄。如果不註意克制,任妳技術再好、路況再熟
也會發生問題。
克服麻痹大意的方法就是小心謹慎和高度警惕。密切註意行車中的各種情況,集中精力正確觀察,妥善處理各種情況,使車輛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此外,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度的戒備,防止思想松懈。這樣才能有效的減少交通事故。
五、駕乘摩托車不帶安全頭盔
在縣城和鄉鎮裏,人們駕乘摩托車仍然沒有帶安全頭盔的意識,駕駛摩托車不帶安全頭盔,是壹項嚴重危害交通安全的行為,也是造成農村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最多的原因之壹。摩托車安全性能差,很多人騎車不熟練,特別是遇到雨雪霧等惡劣天氣,摩托車更容
易摔倒,當摩托車發生事故時,往往容易摔傷駕乘人的頭部,甚至造成死亡。
駕乘摩托車的人不戴頭盔,《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處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六、無牌無證
在農村,機動車駕駛人特別是農用車、摩托車駕駛人,舍不得花錢辦證檢驗。法律不會因為妳舍不得和怕麻煩就網開壹面,機動車無牌上路交管部門會依法扣留機動車,並通知當事人補辦相應手續,並處二百元以
上兩千元以下罰款。與其東躲西藏、擔驚受怕,不如按照交通法規要求,到當地交管部門進行登記,按時接受車輛定期安全技術檢驗,保證機動車的各項性能完好,開車上路心裏也踏實。而且車輛掛牌辦證,丟失也容易查找,給交管部門偵破提供線索。
七、超限超載
農村道路近年來雖然較多鋪設了柏油路面,但是維護差,常被超載車輛壓得坑窪不平,照明設施缺乏,特別是遇到雨雪天氣,道路泥濘易渭,通行能力極差。特別是壹些山區鄉村道路坡陡、急彎多,旦臨溝、惱崖,險象環生。我們有不少農民朋友自己買車跑運輸,有貨運,也有客運。有的車輛年久失修,且車輛存在嚴重的超載現象,有時超過核載重量的四、五倍,超載幾十人,這是引發群死群傷事故的主要原因。
客運車超載是影響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壹,是道路交通事故頻發的壹大原因。壹方面農民外出打工不容易,每逢節假日,絕大部分打工者匆匆踏上回鄉路,歸心似箭,心甘情願地乘坐超員車;另壹方面客運車主沒有真正意識到當別人坐上了妳的車,就把生命交到妳的手裏,而他們為了自己獲得更多的利潤,往往不按規定站點停靠上下客、不系安全帶、嚴重超載、超速、越線、揚手即停、兜轉攬客、停車搶客。殊不知車主與乘客***同為交通事故的發生埋下了巨大隱患。
超限超載不僅誘發了大量道路交通事故,還嚴重損壞了公路基礎設施,有些超載車輛的荷載遠遠超過了公路和橋梁的設計承受荷載,致使路面損壞、橋梁斷裂。此外,超限超載導致了公路運輸市場的惡性競爭,形成了“壓價——超限超載——運力過剩——再超限超載”的惡性循環。
超眼超載問題己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客車超過額定成員的馬拉二百元以下罰款;超過額定成員百分之二十或者違反規定載貨的,處五百元以上兩千元以下罰款。貨運機動車超過核定載質量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超過核定載質量百分之三十或者違反規定載客的,處五百元以上兩千元以下罰款。
超限超載,危害猛於虎,希望廣大駕駛員朋友珍愛生命,不要讓利益;中昏了頭腦,同時提醒出門在外的農民朋友不要有僥幸心理,乘坐超員車,安全才是回家最快最近的路。
八、報廢車上路
還有壹些農民群眾圖便宜,購買二於車、三手車,有的甚至購買報廢車,簡單裝飾壹下,就上路了。殊不知這就為交通安全埋下了重大隱患。有些車主正是抓住農民的這個心理,對達到報廢標準的車輛不舍得報廢,想方設法繼續使用或廉價處理掉。這些車由於使用時間長現了原形,低效、高耗、噪聲大、汙染重,不堪重負,極易肇事,成了危及社會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壹大公害。人們形容報廢車是會張開大口吃人的,對於這些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上道路行駛,公安機關予以收繳、強制報廢。對其駕駛人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並吊銷機動車駕駛證。對出售報廢車的,沒收違法所得,出售金額等額的罰款,同時對該車收繳並強制報廢。以上規定也用於拼裝機動車和駕駛拼裝機動車的駕駛人。
還有在/jtaq/ReadNews.asp?NewsID=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