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測不合格或不能參加全運會決賽,妳覺得這對運動員公平嗎?
我覺得只要規定是面向所有人的,就是相對公平的,是不是絕對的公平,並不好確定,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會有完全不壹樣的看法,並且每種結論在邏輯上都是講得通的。所以,我認為,這項規定是合理的。但是,不壹定有利於每位運動員提高成績。
事情經過在國家體育局發布的相關規定通知當中,有些項目包含有體能測試。並且測試的項目比較全面,並沒有根據運動員的單項做出相應的調整。沖刺跑、引體向上和3000米跑等測試,是運動員避不開的測試內容。這項規定當中註明了,只有運動員的總分達到30分以上,才能參加最後的決賽。
至於規定是不是合理,網友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表示不認同,過於苛刻了壹些。不是所有運動員都會將精力放在不相關的訓練當中。另外的壹種聲音則認為,規定不算苛刻,對於身體素質比較好的運動員來說,應該不成問題。
體測成績會影響到運動員能否參加最後的決賽,在國內並不是第壹次實施。曾經有過運動員因為體測成績不合格,而喪失到決賽權的事件。甚至是在這些事件當中,還曾包含有多位體壇名將。大家對於要不要將體測看的如此重要,有過比較激烈的討論。媒體也曾大篇幅的報道過相關內容。能夠將體測規定延續下來,並且不斷完善。至少說明,在壹些領導的眼中,體測對於運動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壹項。
公平不公平至於說體測決定運動員的參賽權是不是公平,我覺得,算是比較公平的壹項規定。因為,體測並不針對某些特定的運動員。只要是項目壹致,大家都要遵守規定。可能起點有所不同,但是準備的時間,面臨的標準都是壹致的。在公平這個問題上就沒有太大的爭議。
可是,公平並不代表著適合所有人。尤其是那些在某些特定項目上能力突出的選手。他們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專項上面,並且出現了不錯的成績。可能就是因為體測的標準,他們的成績會出現波動,甚至是無法進入決賽。
就好像是我們每個人都會參與的考試,需要綜合看所有科目的成績。可就是會有些同學,在某些科目上有著明顯的天賦,超出同齡人壹大截,但是,同樣會有些科目他們不擅長。從而導致沒辦法上到理想當中的大學。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我們對人才的衡量標準不再刻板。壹些只擅長某些科目的同學,也有機會被特招進入理想的大學,被壹些單位破格錄用。體育項目也是壹樣,有壹個標準總比什麽都沒有要好。希望運動員全面發展也沒錯。只是,可能還需要時間和經驗不斷完善,達到更加理想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