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救命仙草

救命仙草

鐵皮石斛

概述:鐵皮石斛為蘭科石斛屬附生植物,其花姿優雅,玲瓏可愛,花色鮮艷,氣味芳香,被喻為“四大觀賞洋花”之壹。民間流傳中國有九大仙草:石斛、天山雪蓮、人參、何首烏、茯苓、蓯蓉、靈芝、珍珠、冬蟲夏草。又稱“中華九大仙草”。而石斛位列首位,可見石斛地位之高貴,名聲之顯赫。

別名:鐵皮楓鬥、耳環、萬丈須、吊蘭、林蘭、禁生、金釵花

基源植物:蘭科石斛屬植物鐵皮石斛幹燥莖

拉丁學名:Dendrobium nobile Lindl

植物特征:多年生附生草本,

莖叢生,圓柱形。

葉紙質,長圓狀披針形,先端略鉤轉,邊緣和中脈淡紫色;

葉鞘具紫斑,鞘口張開,常與葉留下壹個環狀間隙。

總狀花序常生於無葉的莖上端,回折狀彎曲,常具3花;

苞片幹膜質,淡白色;花被片黃綠色;

中萼片和花瓣相似,長圓狀披針形,先端銳尖,側萼片鐮狀三角形,先端急尖;萼囊明顯;唇瓣卵狀披針形,反折,比萼片略短,不裂或不明顯3裂,基部邊緣內卷並具1個胼胝體,先端急尖,邊緣波狀;

唇盤被乳突狀毛,具紫紅色斑點。

鐵皮石斛藥材特征:

鑒別新鮮石斛的方法,如下圖:

鮮石斛:

葉鞘常短於節間,留有環狀間隙,味淡或微苦。表面黃綠色,有細縱紋理,節明顯或有時不明顯。氣無;味淡。

以條粗肥、旋紋少、有頭吊、富粉質者為佳。

幹石斛:

三用鐵皮石斛的莖節剪斷,烘幹時打成紐結狀。

以色黃綠、飽滿、結實者為佳,口感初粘滑,久之有濃厚粘滯感為佳。

石斛藥性:

性味: 甘;微寒

歸經: 胃;肺;腎經

功能主治:生津益胃;滋陰清熱;潤肺益腎;明目強腰。主熱病傷津;口幹煩渴;胃陰不足;胃痛幹嘔;肺燥幹咳;虛熱不退;陰傷目暗;腰膝軟弱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鮮品加倍;或入丸、散;或熬膏。鮮石斛清熱生津力強,熱津傷者宜之;幹石斛用於胃虛夾熱傷陰者為宜。

註意: 溫熱病早期陰未傷者、濕溫病未化燥者、脾胃虛寒者均禁服。

石斛的故事:

壹、鐵皮石斛的古老傳說

相傳在兩千多年前,秦始皇身邊有壹個叫徐福的術士,有壹次徐福做了奇異的夢,夢見在浩瀚飄渺的大海中有壹座仙山。徐福聽到遠處傳來壹縷縷的洲絲般若有若無的笑聲,須叟間,自空中飄來兩片潔白的羽毛,似清風般輕輕落下,幻化成兩位身披白色霓裳的仙子,她們笑吟吟的對那顆奇葩說:“懇請紫楹仙子賜予救命仙丹”說完,從頭發上取下壹支銀簪,往奇葩的花瓣上輕輕拔出壹顆玉露放入壹只拇指粗細的玉環中,然後壹起道謝:“多謝紫楹”。隨即又化成羽毛隨風飄逝。徐福看傻了,呆呆地伸出手想去摸壹下那棵奇葩,猛然間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壹條蛟龍自天而降,張開血盆大口怒斥徐福:“大膽狂徒,此乃天下第壹至陰至純之寶物,食之可起死回生,長生不老,豈是爾等福薄之輩可享之者?”說完作吞噬狀。徐福頓時被嚇得魂飛魄散,轉身拔腿狂奔,壹不小心跌入萬長深淵,霎時驚醒,全身虛汗淋漓,但是烈日當空原是南柯壹夢。

 此後壹連數日徐福茶飯不思,有壹天,他終於鼓足勇氣,把夢中情形奏知秦始皇,自稱願去夢中仙山,為皇帝求長生不老之仙草。秦始皇自統壹天下後,唯恐壹日西去,千秋萬代之基業入他人之手,於是廣招天下探求長生不老之藥。現在得知徐福所奏,驚喜萬分,立即頒旨令徐福帶三千童男童女橫渡東海,求長生不老之藥。無奈大海茫茫,徐福壹幹人最終還是徒勞無功,有去無回,滯留東瀛島。傳說中隨去的三千童男童女就成了今天日本國的祖先。而徐福夢中所見的“紫楹仙姝”就是後世的滋陰極品--被歷代帝皇爭相企求的無上寶物,居"中華九大仙草"之首的“野生鐵皮石斛”其中的“紫楹”即“滋陰”之意也。千年仙草--鐵皮石斛的故事,穿越歷史時空,被人們代代傳誦至今。

 二、鐵皮石斛的古老傳說民間傳說:

 千年的石斛精,千年的山參精,千年的首烏精能像白娘子那樣化成人形,誰要是碰到它都是福氣,要是能夠制服它並且吃到肚

 子裏去,這個人就必定能夠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因而古諺雲:鐵皮石斛何處有?深山長壽村裏求。過去有錢人家生下孩子,第壹口餵的是石斛水,人之將死,也要灌壹口石斛水,所以石斛水稱為救命水。找不到鐵皮石斛就只得用壹般的石斛替代。並且那些老字號的名牌藥店,櫥窗中都要放上壹棵數百年的老山參,壹棵頗大的何首烏,還有就是用鐵皮石斛卷成的鐵皮楓鬥。

 三、漢武帝與鐵皮石斛的故事:

 武帝年老之後,失眠多夢,頭暈、精神萎靡,耳鳴造成其精神恍惚,疑心很重。禦醫給他診斷的結論是嚴重陰虛,需要調理,給他開出了鐵皮石斛、茯神、百合、枸杞子、玄參等組成的養生湯,但他就是不接受,而是相信方士的話,認為有人詛咒了他,他才得的病。而其還經常服用參茸等進行大補,又造成精力過旺,到處發泄。震驚朝野的“巫蠱”之禍,讓整個朝局動蕩不安,漢武帝廢除衛子夫皇後、殺死劉據太子,並先後使幾萬人死於非命,這些人還包括丞相和武帝的兩個公主。漢武帝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當漢武帝認清了方士的騙術,弄清了身體的病根所在後,寫下了《罪己詔》並接受太醫的滋陰養生處方,最終以70歲高齡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