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的催眠分類
1、按施術者來分:自我催眠,即自己為自己進行催眠的方法;他人催眠,即由催眠師負責施行的心理治療催眠方法。
2、按暗示條件來分:言語催眠,即運用語言進行暗示的催眠法;操作催眠,即非言語性的催眠法,它是運用行為、動作、音樂或電流等作為暗示性刺激,達到催眠狀態。
3、按意識狀態來分:覺醒時催眠,即在意識清晰時進行暗示性催眠;睡眠時催眠,即在睡眠狀態下所進行的心理治療催眠技術。
4、按催眠程度來分:淺度催眠,即受術者進入淺層催眠狀態,如呈寧靜、肌肉松弛狀態;中度催眠,即受術者達到中層催眠狀態,如呈無力、迷茫狀態;深度催眠,即受術者達到深層催眠狀態,如呈僵直或夢行狀態。
5、按催眠對象和手段來分:人的催眠,即使人進入催眠狀態的心理治療催眠術;動物催眠,即使動物進入催眠狀態的催眠術;麻醉藥物催眠,即應用麻醉藥物,如阿米妥鈉、硫噴妥鈉等麻醉藥物,使人進人催眠狀態;非麻醉藥物催眠,即用無麻醉作用的藥物作為暗示性刺激,以達到催眠的方法,如使用葡萄糖酸鈣等藥物。
擴展資料
1、催眠準備階段
通過尊重、傾聽和***情等手段,與被試建立信任和合作關系,在此基礎上解釋催眠原理、現象和可能的療效,激發其求助動機,接著進行催眠感受性的測試,以作基礎誘導。?
2、誘導加深階段
選用與被試感受性相對匹配的誘導方法,根據治療要求,引發其進入不同深度的催眠狀態。
3、催眠幹預階段
利用催眠平臺,針對被試的問題進行幹預(包括進入潛意識、給予積極暗示、運用催眠後暗示等,同時也可整合精神分析、認知行為等其他技術)。?
4、結束擴展階段
催眠喚醒以及把催眠知識擴展到被試生活的其他方面,如布置家庭作業,指導自我催眠,非催眠性策略(行為治療、家庭治療、工作發展等)。
百度百科-催眠
百度百科-催眠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