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山東農業機械化學院的歷史沿革

山東農業機械化學院的歷史沿革

1956年6月,山東省濟南農業機械化學校創建,規模為1200人,學制3年,設農業機械化1個專業。

1958年4月,山東省濟南農業機械化學校由濟南市遷至德州,5月更名為山東省德州農業機械化學校。

1958年8月,山東省德州農業機械化學校升格更名為山東農業機械化學院,成為“文革”前山東省13所本科高校之壹,規模為2000人,設農業機械運用和農業機械修理2個本科專業,學制4年,並附設中專部。

1959年7月,學院降格更名為山東農業機械化專科學校,學制分2年、3年。

1962年8月,學院重新升格恢復原名,山東農學院(今山東農業大學)農業機械化系、萊陽農學院(今青島農業大學)農業機械化系並入;10月遷至淄博市張店區原淄博工學院(1958年創建)院址,接收其校舍、部分師資、圖書、實驗室以及原張店牧校、廣北農校的部分校具,並對原淄博工學院校舍進行擴建。

1965年,山東省農業廳將原渤海農墾局汽車、 拖拉機修理廠的全部設備與大部分管理人員並入學院。

截至1966年初,全院有本科學生560人,教師90人,職工幹部166人;有實習工廠1處,電工、物理實驗室13個,還配有齊全的機務隊等。

1970年2月,學院遷至兗州,7月與兗州農業機械化學校(1958年創建)合並,同時並入山東工學院(2000年並入山東大學)第二機械系農業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改稱山東省農業機械化學校;開設拖拉機制造、農業機械制造、拖拉機修理、農用機電等4個專業,學制2年。

1972年起招收工農兵學員。

1975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再次復名為山東農業機械化學院,同時遷回淄博市張店區原址;設有7個本科專業:農業機械設計與制造、機械制造工藝、拖拉機設計與制造、農業機械化、農業電氣化、拖拉機汽車修理、汽車設計與制造;規模為1000人至1500人。

1978年,學院設立農業機械化系,下設農業機械化、電力系統及自動化2個專業;農業動力系,下設汽車與拖拉機制造、農用機電、汽車運用工程3個專業;農業機械制造系,下設機械制造工藝及設備、農業機械2個專業;另外,還設有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幹部專修科等。

1982年1月,山東農業機械化學院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立為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

截至1985年,學院***培養本科生2118人、專科生839人、中專生1303人;全院在校生1629人;教職工591人,專任教師22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講師64人、教師11人、助教135人。

1990年11月,經原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準,山東農業機械化學院正式更名為山東工程學院(Shand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