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朝花夕拾 10篇文章每篇的概括和主題

朝花夕拾 10篇文章每篇的概括和主題

分篇簡介

1、《五猖會》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2、《貓?狗?鼠》通過三種動物之間詳盡的論述來表明了當時中國的景況,核心內容表現了魯迅對貓的厭惡和仇視,媚態的貓實際上是以物喻人,不僅指現代評論派的資產階級文人,也勾勒了壹切反動黑暗勢力的***同特征。?

3、《二十四孝圖》從當時的兒童讀物談起,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4、《阿長與〈山海經〉》中的阿長是壹個善良樸實而又迷信、愛嘮叨、“滿腦子是麻煩的禮節”的女性。但她竟辦成了別人辦不成的事情,那就是給童年魯迅買來了他夢寐以求的書——《山海經》。?

5、《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6、《瑣記》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後改名為雷電學校)和礦務鐵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饑如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欲望。?

7、《範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範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範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8、《父親的病》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9、《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臺醫專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作者突出地記述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裏和心裏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為許多人所知道”。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情的懷念。?

10、《無常》描述兒時在鄉間迎神會和戲劇舞臺上所見的“無常”形象,說明“無常”這個“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眾的喜愛,是因為人間沒有公正,惡人得不到惡報,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對打著“公理”、“正義”旗號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諷。

擴展資料

《朝花夕拾》寫的雖然是個人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是對親人和師友的緬懷、眷念,但同時又超越於此而表現了壹個特定歷史時代中國社會的面貌,提供了豐富、詳實的文獻資料。這是壹般的回憶散文所不可企及的。

因為這些散文中習見的只是壹些純屬個人的所謂家務事、兒女情,純屬個人的沈浮起落和情感波瀾;主人公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壹點也看不到身外湧動的時代風雲和飄散的炮火硝煙。有些散文作品有助於了解某個時期壹部分知識分子的心態,卻難以展示他們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的整體面貌,《朝花夕拾》則與此不同。

由於作者具有遠大的誌向和博大的襟懷,這就使作品顯示了抒寫個人遭遇與關註民族命運的緊密關聯,不僅展現了作者個人的足印也展示了壹個歷史時代的行跡。

《朝花夕拾》是壹本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的散文集。這使它與同時期許多散文作家的作品明顯地區別開來。它具有壹種適性任隋、灑脫不羈的風格,想說就說,想罵就罵,心中的種種愛憎悲歡,任其在筆下自然流瀉。

他將敘事、寫景、議論、抒情這幾種表現方法緊密地融合在壹起,使筆底波瀾呈現出千變萬化的態勢。他在格式上不斷出新,使每壹篇作品都具有不同的構架。他繼承了中國古代散文的簡約、嚴謹,又借鑒了西方散文的靈動、機趣,可謂博采眾長,為我所用,但又不為所囿,而是大膽超越,自成壹體。

所有這些無不體現了他作為思想解放的先驅和藝術革新的旗手的特色,而且也正因為這樣,使《朝花夕拾》成為中國現代回憶散文的典範之作。

《朝花夕拾》是魯迅從自我生命的底蘊裏,尋找光明的力量,以抵禦由外到內的漫漫黑暗;是魯迅在“戰鬥”的間歇期,以壹種特殊的“休息”方式,去“更深刻地思考”人生的問題;亦是言誌與載道的結合,將中國現代散文的寫作拓展進壹個新的境界。

百度百科-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