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不高但成就很大的世界名人
學歷不高但成就很大的世界名人是李嘉誠。
李嘉誠,只有小學學歷,初中就已經輟學。
1928年7月29日,李嘉誠生於廣東潮州潮安縣北門街面線巷的壹個教師之家。5歲那年,李嘉誠在父親李雲經的引導下,祭拜孔子儒學,進入觀海寺小學念書。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1938年日軍轟炸潮州。1939年6月,剛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與家人輾轉到香港,壹家人寄居在舅父莊靜庵的家裏。
李嘉誠30歲之前幾乎全年無休,每天工作近16個小時,這在我們看來是不可想象的,也難以做到的。
李嘉誠有著極強的自律,堅持學習,從每天早晨聽新聞,了解國際資訊,閱讀與公司業務有關的書籍,時刻關註社會變化和行業信息。精準的眼光,既來自於長期的思考,更來自於不斷積累匯總。
李嘉誠:今天要以知識取勝
“超人”李嘉誠繼續蟬聯華人首富,自1999年超越李兆基以來,這已是他在榜首的第15個年頭了,他的白手起家勵誌故事激勵壹代又壹代人,是全球華人公認的驕傲。而他實際上只是小學學歷。
“我們的社會中沒有大學文憑、白手起家而終成大業的人不計其數,其中的優秀企業家群體更是引人註目。他們通過自己的活動為社會作貢獻,社會也回報他們以崇高榮譽和巨額財富。”李嘉誠曾說。
1938年日軍轟炸潮州,剛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1939年6月與家人輾轉到香港。壹家人寄居在舅父莊靜庵的家裏。禍不單行,這時候李嘉誠的父親李雲經因勞累過度不幸染上肺病。身為長子的李嘉誠壹邊照顧父親,壹邊拼命地溫習功課。父親沒能熬過那年冬天,還是撒手歸西了。
作為長子,李嘉誠從此不得不眼含熱淚,無奈地結束他的學業出來打工,以維持壹家人的生活。父親死後,14歲的李嘉誠被迫離開了心愛的學校用他還很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贍養慈母、撫育弟妹的重擔。
李嘉誠先在舅父莊靜庵的中南鐘表公司當泡茶掃地的小學徒。李嘉誠到這裏之後,學到的第壹個功夫就是察言觀色,見機行事。他每天總是第壹個到達公司、最後壹個離開公司。
辛苦而困難的3年過去了,當年那個14歲的少年已經長成精瘦但結實、英氣十足的小夥子了。17歲的李嘉誠在壹家五金制造廠以及塑膠帶制造公司當推銷員,開始了香港人稱之為“行街仔”的推銷生涯。
“我17歲就開始做批發的推銷員,就更加體會到掙錢的不容易、生活的艱辛。人家做8個小時,我就做16個小時。”除了勤奮,李嘉誠還有著敏銳的經商頭腦。
“精明的商人只有嗅覺敏銳才能將商業情報作用發揮到極致,那種感覺遲鈍、閉門自鎖的公司老板常常會無所作為。”他認為,眼睛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場的才是大商人。
李嘉誠坦誠自己從不間斷讀新科技、新知識的書籍,不至因為不了解新訊息而和時代潮流脫節。對於知識,李嘉誠認為不僅是指課本的內容,還包括社會經驗、文明文化、時代精神等整體要素,才有競爭力,“知識是新時代的資本,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勞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要搶知識,要以知識取勝”。
如今,李嘉誠頭上頂有香港大學、北京大學、劍橋大學等十多所知名大學授予他的榮譽博士學位,均是實至名歸。也許像李嘉誠這樣能力超眾的人,是無法用學歷來衡量的,討論李嘉誠的學歷也就沒意義了。
“在20歲前,事業上的成功百分之百靠雙手勤勞換來;20歲至30歲之前,10%靠運氣好,90%仍是由勤勞得來;之後,機會的比例也漸漸提高;60歲之後,運氣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
”李嘉誠總結自己的成功,在他看來,在逆境的時候,妳要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條件。“當我自己逆境的時候,我認為我夠!因為我勤奮、節儉、有毅力,我肯定自己能建立壹個信譽。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李嘉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