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豪擲23億美金購六百枚導彈

豪擲23億美金購六百枚導彈

豪擲23億美金購六百枚導彈

在很長壹段時間內,礙於我國日益增強的政治軍事力量,美國方面並不敢大張旗鼓地向我國臺灣島出售如巡航導彈壹類的攻擊性裝備,就算是出售F-16V型戰鬥機也沒有附帶如附加油箱、防區外精確攻擊彈藥等臺軍夢寐以求的遠程攻擊武器。而到了最近,中美之間在對臺軍售方面的“默契”似乎被打破了。

實際上,由於目前臺海地區局勢升溫迅速,美國方面也不敢保證臺灣的“割據”狀況還能夠存在多久。對於美國來說,臺灣存不存在並不重要,所謂臺灣作為遏制中國進入太平洋已經成為偽命題,美國也只好盡可能的壓榨臺灣“剩余價值”,盡可能多的向臺灣出售壹些售價高昂的作戰裝備,最後“割壹筆韭菜”。

正是因此,臺灣高調從美國購得了如陸軍ATACMS“陸軍戰術導彈系統”、SLAM-ER“空射增程型超遠程巡航導彈”,其作戰指向性自然是不言而喻。曾有媒體表示,臺灣方面采購這些攻擊武器就是為了在開戰後將本國攜帶遠程攻擊武器的戰機機群部署到在我國空軍的作戰半徑之外,在較遠的發射陣位打擊我軍的登陸作戰部隊。同時,也有消息指出,臺灣軍方很有可能會使用這些裝備打擊大陸沿岸的重要軍事目標,如陸軍集結點、聯勤保障部隊物資倉庫、空軍機場、登陸部隊海港以及公路等來阻滯我軍的登陸作戰速度,最終以達到等待其“盟友”增援。

同時,臺灣還購得了大量“魚叉”陸地反艦導彈發射車與配屬導彈,算上之前的陸軍戰術導彈與空射增程型遠程巡航導彈,臺灣方面總***繳納了23.7億美金的“保護費”,換取了628枚各型戰術導彈,那麽,這二十多億美金花的究竟值不值,究竟能否保證臺灣“平安”?

平心而論,如果戰術運用得當,這些武器的確有可能對我軍登陸作戰部隊造成壹定的影響,甚至可能會大大阻滯我軍登陸時間,給臺灣固守待援提供可能性。至於臺灣能否撐到所謂盟友到來尚且不清楚,但如果僅是為了給某位女士爭取逃命的機會,這批裝備似乎可以提供壹點支撐。

除此之外,雖然美國無比“豪橫”的向臺灣出售了這麽多導彈,但是臺灣能否在祖國統壹之前拿得到這些裝備就是個問題了。不管是魚叉導彈還是其他武器,在美國波音等武器制造公司的訂單數量都十分龐大,究竟什麽時候能夠向臺灣交付這些武器裝備就是個問題了。此外,老美十分機智的以“臺灣信任缺失”為由,找臺灣收了全款,就算臺灣被順利收復,這些軍火巨頭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反而可能會白拿壹批臺灣訂購的武器,轉手賣給下壹家也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這些遠程攻擊武器看似十分先進,但是究竟能否發揮作用還是要看老美的心情。據悉,這些導彈都必須要使用GPS軍規信號才能夠正常進入制導程序,如果是依靠所謂民用GPS信號或者是臺灣方面自己提供的信道,這些導彈根本就無法準確命中對手。如果美國沒有直接介入到所謂臺海戰爭的膽量,根本就不會給臺灣方面提供導彈制導服務。這樣壹來,臺灣買來的遠程精確攻擊武器很有可能變成精度遠低於遠程火箭炮的“無控炸彈”,這23.7億美金便相當於打水漂了。

對於某島來說,豪擲重金也不過是給自己打壹劑自我安慰的強心針,在我們多年來精心打造的極具針對性的登陸兵力體系面前,且不說幾百枚導彈不見得有多大影響,單說這些導彈之中有機會使用的恐怕也是寥寥無幾!其實,臺灣這筆資金就算拿來修復島內電力設備都要比投入到軍購中意義更大,畢竟臺灣某些地區為了保障臺積電工廠供電,還要實行分時供電政策,其基建水平甚至不如我們的三線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