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姚氏是誰的後裔
紹興姚氏至少有二支.筆者所行知的,其壹支在紹興文理學院內,另壹支以下(系筆者原創): 紹興姚家埭姚氏壹脈小考 倚諾 發表於紹興縣史誌 姚姓:《通誌·氏族略》記載:“姚氏,虞之姓也。虞舜生於姚墟,故因生以為姓,後世亦以為氏者……舜後胡公封陳,至敬仲仕齊,又以為田氏。至田豐,王莽封為代睦侯,以奉舜後。子恢避莽亂,過江居吳郡,改姓媯氏。五世孫敷,又為姚氏。”《新唐書·宰相世系》:“姚姓,虞舜生於姚墟,因以為姓。陳胡公敬仲仕齊為田氏,其後居魯,至田豐,王莽封為代睦侯,以奉舜後。子恢避莽亂,過江居吳郡,改姓為媯。五世孫敷,復盡姓姚,居武興武康。”姚姓——陳胡公媯滿——帝舜有虞氏——顓頊高陽氏——黃帝軒轅氏——太昊伏羲氏。在中華姓氏中,按人口的多少為序,姚姓為第64位,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355%。經整理現對我所考紹興姚家埭姚氏公布如下(不當之處請指正): 1.少典生勖其,勖其生巨駓,巨駓生芒昧,芒昧生夷栗,夷栗生柏堅,柏堅生節,節生赫胡,赫胡生封胥,封胥生依盧,依盧生啟昆,啟昆生軒轅(即為黃帝); 2.軒轅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窮蟬,窮蟬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橋牛,橋牛生瞽叟,瞽叟生重華(即為姚姓始祖); 3.重華生商均,商均生箕伯,箕伯生強余,強余生虞頡,虞頡生虞思,虞思生有龍,有龍生壽肸,肸生叔儀,叔儀生康仲,康仲生祖,祖生發,發生方,方生振,振生維,維生壽固,壽固生敖,敖生勝,勝生元捷,元捷生偃,偃生姑猛,姑猛生公允,公允生藺,藺生填叔,填叔生野,野生無斁,無斁生莖,莖生叔正,叔正生獻子,獻子生亞壽,亞壽生原壽,原壽生蘿延,蘿延生遏父,遏父生滿[即為陳氏開山祖,陳國(前1046年至前1024年)在位,生子臯羊、犀。被周武王封諸侯國陳國(公元前1046至前479年),其妻(武王長女)太姬,姬氏所生嫡長子名犀候號申公。支子(出自姬氏)封為胡國(地在陳國境內,為陳之附庸,爵位為子)之君,其名曰[臯羊]其子孫以胡為姓,詳可參見《史記》之卷三十六 陳(國)杞(國)世家第六]; 4.滿生犀侯,犀侯生突,突生圉戎,圉戎生寧,寧生孝,孝生靈,靈生燮,燮生圉,圉生躍,躍生完[陳完,春秋時陳國公族。厲公之子。字敬仲(壹說敬是謚號)。公元前707年,陳國發生宮廷內亂,厲公被殺,太子完被貶為大夫。後宣公太子禦寇,被宣公寵妃謀殺;完和禦寇相好,恐禍及己身,便離陳出走,投奔齊國,史稱“完公奔齊”。完公奔齊後,齊桓公要拜他為卿,陳完推辭,齊桓公就封他為“工正”(管理百工的官),並賜給他很多田地。為了感恩答謝,陳完又改姓“田”(古時陳、田同音)。陳完的後代以“田”為姓,陳完就是田姓始祖,這也是“陳田壹家”的由來。傳九世至田和而代齊,詳可參見史記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5.完生孟夷,孟夷生孟莊,孟莊生須無,須無生無宇,無宇生盤,盤生白,白生和,和生午,午生因齊,因齊生辟強,辟強生地,地生法章,法章生建(公元221年田齊為秦始皇所滅)以上***79代(約公元前3250年~公元前221年)。 6.建生良,良次子疾祚,子留。留子牟。牟子延年。延年字子賓,漢昭帝時為大司農,漢宣帝時封潁川陽城侯,後坐罪,恥入獄,自刎,子淵。淵避於吳興,改姓媯,子征。征居吳興,子平。平改姓姚,西漢冀州刺史,通京房昌理,子豐。豐復姓田,新莽立,求舜後,封為世睦侯(《漢書、王莽傳第六十九中》可證),子恢,田恢的五世孫田敷,又改媯姓為姚姓,並遷居吳興武康(浙江德清縣西)是為吳興姚姓始祖(另壹說為上文中的西漢冀州刺史姚平),其後姓氏壹直不變。 7.而紹興馬山姚家埭,自吳興迄隋,分支河南,晚唐時又分支冀州,南宋初居會稽雷門鄉之長樂裏,其後曰姚家埭,稱姚家埭姚氏。另: 1.田完五世孫田書,賜“孫”為姓,齊國大夫。而田書(即孫書)生孫憑,孫憑生孫武(即為孫子),又孫武生孫明,孫明生孫順,孫順生孫機,孫機生孫操,孫操生孫臏。孫權、孫中山皆為其後世。 2.齊國田建後代二子改姓王,王莽即是其後,故在公元前後與其他姚氏先祖關系密切。摘自紹興E網論壇>紹興雜談>拯救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