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的癥狀有哪些癥狀?
乳腺增生病約占全部乳腺疾的75%以上,是最常見的壹類乳腺疾病,發生於青春期開始以後的任何年齡的婦女。
此病的臨床表現以乳腺腫塊,乳腺疼痛為基本表現,大約80%的患者有乳房疼痛的癥狀,多雙側,也可單側疼痛,疼痛性質分為脹痛、刺痛、竄痛、隱痛或觸痛,乳房疼痛的表現常不穩定,在月經前可加重,也常在情緒變化、勞累、天氣變化時加重。乳房腫塊是診斷乳腺病的主要依據,多數為多發,腫塊大小不等。質地硬或硬韌,腫塊不與皮膚粘連,腫塊表面常不光滑,觸之有顆粒感。除以上癥狀外,部分患者有乳頭發癢,溢液及口苦肋脹、胸悶、厭食、月經紊亂等全身癥狀。
1)“乳腺增生”臨床表現:
乳腺增生病是壹種以乳腺泡導管的上皮細胞和接締組織增生為基本病理變化,既非炎癥又非腫瘤的壹類病的總稱。本病好發於30--50歲的婦女,國內30歲以上婦女患病率為38.6--49.3%,40--49歲為發病高峰,其癌變率大約為20%左右,被認為是癌前病變。
1. 乳房疼痛:壹般或兩側乳房脹痛,刺痛或隱痛不適,疼痛嚴重不可觸摸、行走,疼痛以乳房腫快為主,可向腋窩、胸脅、肩背、上肢放射,也有的表現為乳頭疼痛或瘙癢,疼痛隨著情緒與月經周期變化而波動,常於月經前或生氣時,郁悶時加重,月經來潮後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
2. 乳房腫塊:壹側或雙側乳房,單個或多個腫塊,好發於乳房的外上方,呈片塊狀,結節狀,顆粒狀或條索狀,以片塊狀多見,腫塊邊界不清,中等或稍硬,活動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可有觸痛,腫塊大小不壹,小者如砂粒,大者可超過3--4厘米。乳房腫塊在月經前增大,月經來潮後縮小變軟。
3. 伴隨癥狀:病人常感覺情緒不暢或心煩易怒,可兼見痛經,月經前後不定期等,少數患者乳頭溢出棕色或淡黃色液體。
2)“乳腺增生”診斷標準:
1. 臨床上有壹側或雙側乳房出現單個或多個腫塊,多數伴有周期性乳房疼痛,且多與情緒及月經周期有明顯關系,壹般月經來潮前壹周左右癥狀加重,行經後腫塊的疼痛明顯減輕,且連續3個月不能自行緩解,
2. 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
3. 臨床檢查乳房可觸及單個或多個大小不等之不規則結節,質韌,多位於外上方,結節與周圍組織不粘連,可被推動,常有輕度觸痛,腋下淋巴結不大。
4.利用鉬靶X線、B超,熱象圖等輔檢測手段,必要時行腫塊針吸細胞學檢查及局部活組織病理檢查以排除乳腺癌,乳腺纖維瘤等其它良、惡性疾病。
3)“乳腺增生”自我檢查:
1. 視診:對著鏡子自己查看乳房的外形、皮膚、有無分泌物。可以擡起手或彎下腰,觀察乳房的邊界。用左手檢查右側乳房,右手檢查左側乳房。
2. 觸診:采取仰臥的姿勢平躺在床上,四指並攏後,順時鐘方向揉壓乳房,仔細查找有無腫塊。如果摸到有散在的顆粒狀物,就應該去請教醫生。
3. 自檢時不能用手去抓乳房,以防把普通的乳腺腺體當成乳腺增生或腫瘤。乳腺增生與女性的情緒、精神狀態有很大的關聯。情緒不好,心情煩躁是眾多乳腺增生患者的通病。如果情緒不穩定,卵巢的排卵功能就會受到抑制,出現孕酮減少現象,引致雌激素增高而發生乳腺增生。可以說,保持心情舒暢、樂觀情緒是預防乳腺增生的天然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