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中國紅鳥隱形反輻射巡航導彈揭秘?

中國紅鳥隱形反輻射巡航導彈揭秘?

中國紅鳥隱形反輻射巡航導彈揭秘

預警機是現代戰爭的“眼睛”與“空中指揮所”,美國及其盟國正是憑借著以預警機為核心的綜合電子信息優勢在歷次戰爭中占盡先機。因此在現代戰爭中,壹定要將敵預警機作為最關鍵的節點進行優先清除。?

不過想要對付預警機實施攻擊卻是極其的困難!由於處於系統的核心,其所受到的保護是異常的嚴密:由戰鬥機、地空/艦空導彈所組成的立體防護網使得任何常規突防變得幾乎不可能!所以打預警機最好要另辟蹊徑,不能將希望只寄托在常規戰機的強行突破上。

壹種較好的辦法是用亞音速隱形航導彈打擊預警機,對中國而言就是用改進型的“紅鳥”遠程隱形巡航導彈打預警機。?

可能有人會感到奇怪:用巡航導彈打擊停在地面上的預警機還不錯,打正在飛行中的預警機怎麽可能?有道理!不過這種巡航導彈比較特殊:它的戰鬥部不是普通的高爆炸藥,而是1—2枚空空導彈,當其靠近預警機壹定距離時便發射遠程空空導彈將目標快速擊落。?

這與反潛導彈是很相似的,這種導彈的戰鬥部是魚雷,它可以飛到目標附近投放魚雷攻潛!此類武器是壹種獨特的復合系統。?

有人可能更加的不理解,亞音速巡航導彈與預警機的速度幾乎相同,它怎麽可能有機會追近目標去發射導彈?對於長距離直線飛行的預警機這種理解是對的,不過對 處於巡邏狀態的預警機而言這不成問題:因為此時它是在飛矩形/三角形閉合航線,就是在某壹相對固定的區域兜圈子。而且這個圈子不是很大,壹般只有100 X 100公裏,因為如果繞的圈子大了就會形成警戒死角讓對手突襲。對於正在兜圈子的預警機巡航導彈是可以從容地靠近的?

既然能研發隱形巡航彈,為什麽不直接發展隱形戰鬥機去打預警機呢?雖然同稱“隱形”裝備,隱形巡航導彈與隱形飛機相比還是有著獨到的優勢。

其壹,技術相對簡單,研發周期短。

飛機是壹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方方面面涉及很多,要求也很苛刻,成功地開發出壹種飛機絕非短時間可以完成。而巡航導彈只是壹次性使用的、任務單壹、而且重量 與體積很小、對材料與壽命的要求也相對低許多,相比之下,隱形巡航導彈的研發難度、周期、成本比飛機低得多。可以這麽說,如果中國能在2015年左右研發 出隱形飛機,那麽就有可能在2005年前後開發出隱形巡航導彈。

其二,隱形效果更好。

理論與實踐表明:在飛行器的隱身效應中,外形結構所起的作用占 80\%,而吸波材料所起的作用只有 20\%,所以選用什麽樣的外形結構對飛行器的隱身是頭等大事!考慮至到空中戰、格鬥等多方面因素,隱形飛機在設計時不能完全只考慮隱形,它需要在隱形與 飛行性能之間尋找壹個折衷與平衡點!所以隱形飛機往往無法達到最佳的隱身效果,這不是技術上做不到,而是不能去做。相比之下隱形巡航導彈就無需考慮這麽 多,它不要求有什麽傑出的飛行性能,只要能飛就可以了,所以它可以采用最佳的隱身外形設計。優良的隱身外形再加上小巧的體積,使得隱形巡航導彈可以獲得比 隱形飛機更佳的隱身效果!假設高性能雷達能在60公裏處發現隱形飛機,那它發現隱形巡航導可能要降到30公裏左右了。而如果隱形巡航導彈都無法滲透的雷 達,那用同等技術研發的隱形飛機就更無法滲透了。

其三,作戰距離遠,滯空時間長,可對預警機進行有效的打擊與壓制 。

巡航導彈是壹次性使用的,所以它的實際飛行距離也就是其作戰距離,中國現役的“紅鳥-3“型已具備 2500公裏的航程,而“紅鳥2000”的航程據稱更是超過了4000公裏。這就是說如果用長程戰機發射的反預警機巡航導彈的話,將會對5000公裏內的 預警機構成威脅;長航程的另壹優點就是滯空時間長,能使導彈在敵預警機可能出現的地方長時間俳徊等待,使其不敢正常開機工作。?

隱形巡航導彈所攜帶的空空導彈

隱形巡航導彈所攜帶的空空導彈應具備如下性能。 1.采用復合制導 抗幹擾能力較強如采用雷達主/被動聯合制導、被動/紅外制導等。 2.較遠的射程遠射程的導彈可以使巡航導彈在較遠的距離、較低的高度發動攻擊,進壹步增加攻擊的空然性與靈活性。?

中國已具備研發的能力

目前中國已有多種型號的遠程巡航導彈已開發成功;中國在隱形技術/隱形材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多項突破;中國與俄國聯合開發的新型沖壓式空空導彈具有80----100公裏的有效射程。這些因素使中國在將不久的來裝備先進的反預警機巡航導彈成為可能。?

相關技術輔助:

遠程數推鏈:用巡航導彈對上千公裏數外的空中機動目標進行打擊,必需要有相應的數據通信保障。以及時將相應的指令傳給飛行中的導彈並發出相應的修正指令。這是保證導彈準確進人作戰區域的基本條件。

目標遠程定位技術:這主要用來測定敵預警機的大致位置,為導彈的發射與引導擔供基本的力數據保障。測定敵預警機主要依靠電子被動測位來完成,即在敵雷達作用的邊緣以若幹架電子偵察機測量敵預警機的方位角,並由此綜合可推斷出敵機大致的位置。

作戰演示

中日釣魚島爭端日益激化。為打擊日本的氣焰,中國國防軍擬定了旨在對日進行全面打擊的“後羿計劃”。

作戰行動之初就是打掉日本的預警機。根據電子被動測位獲知,日本其時***有7架E—2在空中巡邏。8架FBC—1在低空將32枚“紅鳥—5”反預警機巡航導彈射向敵人,這些“紅鳥”所攜帶的64枚PL—12C空空導彈將會織起壹面北起北海道、南至沖繩的反預警機大網。

1、 2號導彈負責打擊東京上空的預警機。它們首先根據預設的航線在慣導/GPS系統的引導下飛向預定的伏擊點,高度200米;途中,倭賊的預警機巡邏空域向南 機動了50公裏,1、2號導彈通過數據鏈發來的指令及時對航線進行了相應的調整;距目標100公裏時“紅鳥”開始進入自住攻擊狀態。彈上被動導引頭開始工 作,引導導彈循著預警機發出的雷達波向其不斷接近。同時彈上的電子設備還對目標的俯仰角不斷進行測定,這是其測量目標距離的壹個重要手段,結合後方的電子 被動測量就可比較精確地確定目標的位置;80公裏、70公裏、60公裏 …… 1號導彈打開艙門立刻將兩枚沖壓式PL—12C空空導彈發射出去;兩枚導彈順著輻射源向目標快速撲去,距離20公裏時敵機發現襲擊並關機作大機動擺脫。然 而為時已晚,導彈的主動尋的雷達已捕獲了它——哄,E—2淩空爆炸。

幾乎在同壹時刻另幾架E—2出遭到了同樣的命運。受到突然打擊的日本軍急令在機場待命脈的E2/E3起飛接替,但它們隨即被那些張網以待的“紅鳥”撕得粉碎,其余的幸存者則不敢再行開機。

日本的空中門戶已然洞開,按計劃發動全面攻擊!”國防軍中央司令部命令

意義與影響

目前中國周邊各軍事力量均在不余力地發展裝備新壹代預警機,並已在此領域對中國形成了相對優勢。如中國能裝備此類有效的反預警機武器則會對敵構成有效的反 威懾,比如美國航母的打擊半徑還遠未伸展到中國近海它的預警機就會被我們幹掉,它也立馬成了壹群無頭蒼蠅;而今後壹旦發生危機,整個亞太地區的預警機都處 將處於中國極大的威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