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石碑上的字是怎麽刻的
1、石碑刻:古代是由書法家直接用朱砂寫在石碑上再由石匠雕刻在石碑上,故曰“書丹”。
2、臨摹法:宋以後壹般由書家先在紙上寫好,再由別人描摹到石碑上由石匠雕刻。
書法創作者直接書於石頭上,再由工匠在石上雕刻。其他人臨摹於石頭上,再由工匠在石上雕刻。其他人把原帖拓印於石上,再由工匠在石上雕刻。
擴展資料
1、大多數的石碑和墓誌都是書家在石頭上直接書寫,而後由刻工雕鑿而成。很少壹部分是把紙質原作雙鉤摹本摹寫到石壁上然後刻石。
2、在石上噴水,將寫好字的宣紙覆於其上,均勻捶打使字跡印於石上,揭下之後即可交刻工雕刻。功力高的書家往往直接用墨或朱砂在石上書寫。
3、古代到碑石上其實有2種,壹種是直接寫在碑石上面的然後再刻(這裏關鍵時刻的人的水平影響原作);壹種是寫在紙張上面之後,用很薄的紙摹(類似描)出來弄到石碑上面,然後再刻(這裏有刻和摹2個影響原作)。
現代簡單多了,有復印機,掃描儀壹類的,也有壹些如弄松香水的方法把字弄到石碑上面,還有不是人工刻的。壹般作品最好找原作墨跡本,實在沒有就選好壹點的碑帖。
4、古人刻碑有兩種方法:壹種是書丹,也就用毛筆蘸朱砂(朱砂:顏色鮮艷易於走刀,顆粒狀不亂流,不變形)。第二種是出現稍晚的“摹勒上石”,也就是先寫在紙上,然後再復制在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