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什麽哲學觀點啊
是哲學範疇裏相對主義詭辯論。
這句話出自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釋義:事物自生之時就開始慢慢走向死亡,反之同理,事物死的時候也意味著生的開端。即萬事萬物正在不斷地出生成長,也在不斷地死亡消失。在道家觀點中,這代表了事物沒有絕對的生與死。
莊子的這個觀點只承認絕對運動、否定相對靜止,屬於相對主義詭辯論。在他眼裏,生與死,可與不可的差別和界限是無法確定的,彼此、生死無別,而且大小也沒有差別。
既然否定了事物的壹切差別和對立,因此莊子所說的“壹”就是排除了自身對立面的絕對的“同壹”,而這個觀念的最高體現就是“道”。
擴展資料:
莊子的哲學認知:
1、“道”是客觀真實的存在,把“道”視為宇宙萬物的本源。大道的真髓、精華用以修身,它的余緒用以治理國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不要為了人工而毀滅天然,不要為了世故去毀滅性命,不要為了貪得去身殉名利,謹守天道而不離失,這就是返璞歸真。
2、天人之間、物我之間、生死之間以至萬物,只存在著無條件的同壹,即絕對的“齊”。在思辯方法上,把相對主義絕對化,轉向神秘的詭辯主義。
3、人活在世上須曠達處之泰然,人生應該追求自由。
4、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導什麽,規定什麽,而是要去掉什麽,忘掉什麽,忘掉成心、機心、分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