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動力電池龍頭深陷自燃泥潭:連續起火20起,14萬臺電動車被召回

動力電池龍頭深陷自燃泥潭:連續起火20起,14萬臺電動車被召回

車東西

作者?|?Juice

編輯?|?曉寒

全球實力最強的動力電池企業之壹——韓國的LG化學,正深陷自燃泥潭。

從2018年開始,現代、通用、保時捷三家車企總計有20臺搭載LG化學動力電池的電動車出現了自燃事故,其中有壹臺?現代Kona純電車在加拿大還直接將車庫的屋頂炸飛,引起了用戶和媒體的廣泛關切。

頻發的自燃事故讓車企如坐針氈,現代和通用分別宣布召回數萬臺Kona和Bolt純電動汽車,並在召回聲明中表示是LG化學提供的動力電池電芯存在質量問題。

作為動力電池雙巨頭之壹的LG化學自然是壹點也不願意背上這個“黑鍋”。

公司CEO?Hak?Cheol?Shin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動力電池系統非常復雜,以此來暗示起火原因可能是車企或供應商的問題,進行“甩鍋”。

不過用戶與車企似乎並不買賬。

200位Kona車主壹氣之下將現代汽車告上法庭,後者則通過與SK?Innovation加深合作來表達對LG化學的不滿情緒。

隨著松下逐漸掉隊,眼下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格局正處於從“中日韓三國殺”向著“寧德時代LG化學龍虎鬥”轉變的關鍵時期。前八個月裏,寧德時代與LG化學兩家就動力電池老大的位置展開了激烈爭奪,冠軍位置幾經更叠。

而隨著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的起飛,寧德時代也走出國門在此安營紮寨,還早早拿下了大眾、奔馳、寶馬的大批訂單,直接威脅到LG化學核心市場的份額。

就在這麽壹個節骨眼上,搭載LG化學電池的多款車型卻頻繁曝出自燃事故,無疑給其未來發展蒙上了壹層陰影。

壹、三家車企***20臺車自燃?均搭載LG電?

按照原來的劇本,LG化學今年本來應該是風光無限,裝機量力壓寧德時代和松下,壹舉問鼎。

誰曾想,在2020年即將結束的時候,LG化學卻被“火”燒了身子。這壹切都源於搭載了LG化學動力電池的現代Kona?EV著火。

采用LG化學的動力電池車型自燃情況

今年11月17日,韓媒報道稱,壹輛Kona?EV在韓國南陽州起火,當時車輛處在完全靜止的狀態,卻突然起火並完全焚毀。

這並不是這款車首起自燃的案例,韓國媒體統計發現,這款車的起火頻率似乎有壹點偏高,算上11月17日這起,現代Kona?EV在2018年推出之後已經起火了14起。

這14起自燃事故中有12起都發生在韓國本土,另外兩起則發生在海外。其中有壹起事件是發生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車輛直接將車庫震塌並且炸飛了車庫大門;另壹起海外事故則是發生在奧地利。

Kona?EV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炸飛車庫大門

這也說明了這壹批存在問題的車型已經遍布了全球多個城市,為了最低限度的降低起火事件對品牌的影響。現代汽車宣布在韓國、北美、歐洲、中國和其他市場召回7.7萬輛Kona?EV汽車,其中韓國本土召回2.56萬輛。

不過,受到LG化學電池影響的車企卻並非只有現代壹家。近日,外媒報道通用汽車將會計劃自願召回6.87萬輛Bolt?EV,涉及2017年至2019年間生產的車型,電池是由韓國LG?Chem公司在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間於Ochang工廠生產。

通用的召回聲明

通用召回的原因是NHTSA(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在調查了7萬余輛Bolt?EV之後,發現了5起車輛自燃的事故,這五輛車均是在未充電靜置狀態下起火的,甚至還導致有乘客吸入有毒濃煙而受傷。

在宣布召回的同時通用還發布了壹份聲明,通用汽車Bolt?EV總工程師Jesse?Ortega認為起火的原因可能與電池有關,提醒用戶不要把車輛的電量充滿。

除了這兩家車企,保時捷也受到過LG化學動力電池的影響,今年2月16日,壹輛保時捷Taycan純電動車在美國佛羅裏達州的壹處住宅內起火燃燒並發生爆炸。事故造成壹輛保時捷Taycan完全損毀,車庫也嚴重損毀,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大火撲滅後的保時捷Taycan殘骸

保時捷Taycan車型的電池組供應商為LG化學,由LG化學在波蘭弗羅茨瓦夫的工廠供應。

從這些事件不難看出,近幾年搭載了LG化學動力電池的車型自燃案例至少已經有20起了,並且還會發生爆炸這樣嚴重的後果,通用和現代兩家跨國車企都選擇大規模召回有自燃風險的車輛。

頻頻發生自燃現象,對於車企和電池企業來說都不是個好消息,長此以往,公司的品牌將會徹底蒙上壹層陰影。

二、LG與車企互相甩鍋?現代或更器重SKI

無論是現代的召回還是通用的召回,都將矛頭指向了LG化學。

通用的召回聲明中,通用汽車Bolt?EV總工程師Jesse?Ortega直接表示可能與LG化學提供的電池有關,建議用戶將電池的充電水平設為90%,以免過充導致事故發生。如果車輛無法進行這些設置的更改,通用方面建議用戶暫時不要將車放進車庫中。

召回後,通用將會對車輛的軟件進行更新,通過更新把充電限制在90%以下,同時通用方面將會繼續調查起火的原因,找出永久性的解決方案,預計將會在明年內徹底解決這壹問題。

雪佛蘭Bolt?EV

現代汽車也認為,這些起火事故的發生與鋰離子電池的短路有關,他們懷疑車輛所采用的高壓電池生產存在缺陷,部分韓國媒體和韓國國土交通部也推測認為可能與電池有關。

現代Kona?EV所采用的動力電池來自於HLGreenPower,是現代莫比斯和LG化學合資的公司,其中LG化學負責提供電芯,而電池組的組裝則是由合資公司完成。

召回之後,現代計劃對車輛的BMS系統進行更新,通過這種方式來解決起火的問題。

但用戶並不認可這個方式,目前已經有200名車主向現代汽車提起了集體訴訟,要求現代汽車賠償他們電動汽車價值損失和其他的經濟損失。韓媒報道顯示,壹位律師稱這些車主最初要求現代汽車為每位車主賠償800萬韓元(合人民幣4.7萬元),隨著審判的進行,賠償金額可能還會增加。

現代Kona?EV

韓國媒體報道稱,分析師認為,如果現代和LG化學要更換所有受到影響的電池,可能要面臨達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5億元)的成本支出。

在這種情況下,LG化學卻堅持認為電池起火跟他們的關系並不大。

該公司表示,在發生了起火事故之後,LG化學與現代壹起進行了事故重演實驗,實驗結果並未出現起火現象,因此還不能簡單的將起火事故歸咎為電池缺陷。

LG化學動力電池工廠

LG化學首席執行官Hak?Cheol?Shin在接受路透社采訪的時候還表示,電池系統非常復雜,暗示起火的原因可能是由現代供應商提供的其他部件造成的。

由於互相甩鍋,彼此都不願意承認和自己有關,雙方的關系也正在變差,20年的合作關系可能會破裂。

韓國科技通訊社The?Elec報道稱SK?Innovation將可能成為現代汽車的首選電池供應商。從具體動作上來看,9月份,現代和SK?Innovation已經宣布將合作開發壹個電動汽車電池生態系統,涉及電池的回收再利用,並優化電池供應鏈。

SK?Innovation電芯

該媒體還報道稱,目前SK?Innovation已經在現代的供應鏈中扮演了重要的位置,2020年7月之前銷售的41600輛Kona?EV中,已經有30%安裝了SK?Innovation的電池。

隨著事件的不斷發酵,現代和LG化學的合作關系可能會走向破裂,這對於LG化學的繼續發展會存在壹定的影響。

三、生產事故頻發對手猛追?LG還有更多煩心事

隨著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LG化學也隨之拿到了更多的市場份額,今年本該是LG化學快速發展的壹年,但眼下,LG化學不但面臨著自燃的困境,還面臨著更多的煩心事。

首先是工廠事故頻發。

今年5月7日,LG化學在印度難度維澤格的壹間聚合物工廠廠房發生化學氣體泄露的事故,導致至少12人死亡,包括2名年長者和1名8歲女孩。此外,還有超5000人出現呼吸困難等癥狀,另有1000余人負傷被送往醫院,其中有70人意識不清,處於昏迷狀態。

就在這起事故發生了12天後,韓國忠清南道瑞山市的LG化學的催化中心就發生了爆炸失火的事情,造成了1人死亡2人受傷的結果。但這並不是LG化學的工廠首次發生著火事故,早在2016年,LG化學南京工廠就曾發生鋰電池生產設備著火的事故,所幸當時並未發生人員傷亡。

LG化學催化中心事故現場

但連續的事故也在壹定程度上損害了LG化學的品牌。

其次,LG化學的產能不足也拖慢了多個車企的生產進度。今年2月份,捷豹宣布將I-PACE車型停產壹周,停產的原因則是LG化學動力電池短缺。

捷豹I-PACE

而受到LG化學產能影響的車企還不止捷豹壹家,奧迪和奔馳也因為LG化學的電池供應問題削減了e-teon和EQC的生產目標。

最後,寧德時代的瘋狂猛追也是LG化學不得不考慮的壹件事。

今年第壹季度,SNE?Research數據顯示,LG化學以27.1%的市場份額擊敗了實力強勁的松下和寧德時代,裝機量也激增120%達到了5.5GWh,成為了全球市場占有率第壹的動力電池企業。三個月後,SNE?Research半年數據顯示,LG化學以24.6%的市場占有率再次穩坐全球第壹的位置,裝機量也從5.7GWh增長到了10.5GWh。

在連續兩個季度對寧德時代完成了超越之後,LG化學幾乎已經穩坐全球動力電池老大的位置,但就在這時候,寧德時代又趕了上來。

SNE?Research近期公布了八月份的動力電池裝機量數據,寧德時代2.8GWh的裝機量占據了全球市場總額的25.9%,時隔八月重回第壹。LG化學八月的裝機量為2.4GWh,占全球裝機量的22.2%。

今年前8個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前三的企業

而且隨著國內受到疫情的影響逐漸減小,寧德時代在後面幾個月可能還會持續對LG化學完成反超,到今年結束,寧德時代可能會再次問鼎全球第壹。

不但如此,寧德時代還在LG化學的大本營歐洲安營紮寨,大眾、寶馬、奔馳等LG化學的老客戶都向寧德時代拋出了訂單,寧德時代正在觸動LG化學的核心市場。

從這些信息來看,LG化學目前正在面臨內憂外患,不斷爆發的質量問題和寧德時代的不斷追趕都讓LG化學格外煩心。

四、行業格局處於轉型期?LG將何去何從?

那麽,LG化學是否已經到了危急時刻?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從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LG化學在未來5到10年內還能穩居全球前二的地位。

過去五年,寧德時代和LG的裝機量壹路增長。寧德時代2017年超過松下成為全球第壹名,今年前8個月LG的也完成了對松下的反超,再次改寫行業格局。

近五年松下的市場地位壹路下滑,寧德時代、LG化學呈上升趨勢

而松下的頹勢還在進壹步加大,松下僅和特斯拉、豐田、福特等車企建立了合作,但是松下的產能連特斯拉都難以滿足(馬斯克曾吐槽松下的產能限制了特斯拉的發展),這也意味著松下很難為更多的用戶提供服務。

寧德時代已經和上汽、東風、北汽、吉利、廣汽、蔚來、小鵬等國內廠商建立了合作關系,在國內基本已經占據了50%左右的市場,地位幾乎不可撼動,並且還逐步拿下了寶馬、大眾和沃爾沃的訂單;LG化學則在中韓歐美市場上全部都有合作夥伴。

為了更好的為客戶供貨,LG化學和寧德時代的規劃產能都超過了100GWh,優勢非常明顯。從這點上來看,LG化學仍然是頭部玩家之壹。

而且LG化學還計劃在今年12月份分拆動力電池業務,此前LG化學內部還有化工等方面的產線。在分拆之後,意味著新公司可以更加專註地聚焦於動力電池業務,避免了大公司小部門的情況出現,能夠促進動力電池業務進壹步發展。

LG化學動力電?

新公司也可以在動力電池開發上投入更多的研發經歷,這對於提升產品質量和革新電池技術都有很大的幫助,也能夠在壹定程度上抑制自燃等事故的發生。

LG化學方面對於電池業務的前景也非常看好,預計新公司今年的預期銷售額約為?13?萬億韓元(約770億元人民幣),作為對比,寧德時代2019年的年銷售額為458億元。根據此前的公告顯示,LG化學預計電池業務銷售額到2024年將達到30萬億韓元(約1770億元人民幣)。

總的來看,目前LG化學確實遭遇了壹系列的煩心事,但已經形成的市場格局短時間內並不會發生變化,未來動力電池市場仍將是寧德時代和LG化學雙雄爭霸的局面。

結語:安全問題為電池企業的命脈

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中最重要的零部件,但技術上存在壁壘,長期以來車企都是選擇從電池企業直接購買電芯或者電池組來使用,這也催生了幾個強力的動力電池企業,如寧德時代和LG化學。

由於動力電池為車輛提供動力,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發熱或者受到損傷從而導致出現安全事故,車輛自燃和爆炸的情況時有發生。

寧德時代和LG化學都因為車輛自燃事件而承擔了壹定的輿論壓力,這也給電池企業敲了壹記警鐘,在追求能量密度和擴張的路上更要註意電池的安全問題,做出又好又安全的電池才是重中之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