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穎而出的意思是什麽?
脫穎而出
[讀音][tuō yǐng ér chū]?
[解釋]戰國時代,秦兵攻打趙國。趙國平原君奉命到楚國求救,要選二十名文武雙全的門客壹起去,但缺壹人,毛遂自動請求跟著去。平原君說,賢能的人在眾人當中就像錐子放在布袋裏,尖兒立刻就會露出來,妳來我門下已經三年,沒聽到過對妳的贊揚,妳沒什麽能耐,不去吧!毛遂說,假使我毛遂早能像錐子放在布袋裏似的,“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就是說,連錐子上部的環兒也會露出來的,豈止光露個尖兒!(見於《史記·平原君列傳》;穎:據舊註,指錐子把兒上套的環)後來用“脫穎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顯示出來。
[出處]宋·蘇軾《與參寥》:“吳子野至;出穎沙彌行草書;瀟然有塵外意;決知不日脫穎而出;不可復沒矣。”
[例句]1. 改革開放以來,不少有才華的青年~。
[近義]嶄露頭角鋒芒畢露
[反義]懷才不遇深藏若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