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網易沒打疫苗感染率低

網易沒打疫苗感染率低

網易沒打疫苗感染率低

近日,網絡上流傳著壹張關於科興感染效率的數據圖。圖中表示,根據香港第五輪疫情的最新數據,科興預防奧密克戎的有效率較低,即使是已接種第三針,在接種後14日,防感染有效率僅為36%,而6個月後僅剩8%。事實真是如此嗎?

這並非真實統計數據

通過溯源我們發現,這張圖最早見於今年2月,香港調查性新聞通訊社《傳真社》所報道的壹項香港大學疫情發展模擬模型,數據內容為模型推算結果,並非香港社會的真實統計數據。

2月10日,港大公***衛生學院發布了第五波疫情發展模擬模型,其中通過不同醫學研究的數據,推算了各疫苗組合於不同時期的有效率。研究估計,接種第三針科興疫苗第14天的預防奧密克戎變種病毒感染有效率為36%,6個月後跌至8%。

那麽,真實情況如何呢?根據香港12月23日公布的疫情數據,在第五輪疫情中(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2月21日),香港累計感染232萬人,超過704萬人已接種至少壹劑疫苗,有62.7萬人已接種第四劑疫苗。

粗略計算來看,接種滅活疫苗與mRNA疫苗,在感染占比上無較大差異。以接種第四針後的感染占比為例,接種滅活疫苗的平均感染占比為11.97%,而接種mRNA疫苗的感染占比為8.99%,兩者相差2.97%。這壹差值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在80歲以上群體中,兩者的感染占比僅相差0.93%。並且,隨著接種疫苗劑數的增加,預防感染的有效性有所增加。

防感染滅活效果略低於mRNA疫苗

盡管實際感染率上兩者無較大差異,但從預防感染的角度來看,滅活疫苗防感染的有效性的確低於mRNA疫苗。

根據香港大學公***衛生研究院今年11月發表的論文,該研究通過對香港5310名受試者的血清調查,來分析復必泰和科興新冠疫苗的有效性。 研究發現,同樣接種了三劑疫苗,在接種後的7天後,滅活疫苗的有效性(31%)略低於mRNA疫苗(47%)。 兩者的有效性都隨時間推移而遞減,皆為短期有效預防新冠。 但相較之下,滅活疫苗有效性周期較短。 mRNA疫苗抗體在血液中保留有效濃度的時間較長,經過104天後有效性衰退壹半。 而滅活疫苗的半衰退周期為40天左右。

有效性的強弱或與疫苗所采用的技術有關。

mRNA疫苗含有病毒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其工作原理是向宿主細胞發送指令以復制刺突蛋白,使免疫機制能夠及時產生抗體,應對病毒。而滅活疫苗是通過註射完整的、被殺死的病毒副本,使其無法復制而不引發疾病。 兩者使用的技術不同,因此產生的有效性也有所差異。

防重癥及死亡效果滅活疫苗同樣顯著

盡管在防感染有效性上有所不足,但在預防重癥與死亡上,滅活疫苗的效果與mRNA疫苗旗鼓相當,甚至更勝壹籌。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今年11月發表論文,盡管滅活疫苗所引導的抗體反應不如mRNA疫苗,但滅活疫苗能夠引發針對病毒上不同蛋白質的廣泛免疫反應,對於對抗重癥感染更有效。

研究發現,相較於其他類型的疫苗,滅活疫苗更易產生針對病毒蛋白的T細胞反應。滅活疫苗會刺激名為CD4 T的細胞,當它識別病毒抗原時,會釋放成為細胞因子的化學物質,以幫助激活其他類型的免疫細胞。

負責該項目的安東尼奧·貝爾托萊蒂教授表示,由於奧密克戎免疫逃逸能力較強,相較於抗體,T細胞在改善疾病方面更有效。

從實際數據來看,在香港本輪疫情中,總個案死亡率(或者統稱總病死率)為0.71%,未接種疫苗者感染新冠病毒而病死的機率是2.87%。接種壹針科興疫苗的病死率為1.25%、兩針為0.31%,三針則為0.04%。 換言之,不接種疫苗的人群比打三針科興疫苗的病死率高出71.8倍。

根據香港大學公***衛生研究院今年7月發表的論文,在接種3針後,滅活疫苗對於預防重癥、死亡的有效率都超過95%。

從平均值來看,滅活疫苗與mRNA疫苗無異。在預防重癥上,滅活疫苗的有效率為97.23%,僅比mRNA疫苗低了1.18%;而在預防新冠死亡上,兩者有效率皆達到98%,差距僅有0.45%。 甚至在部分年齡段上,滅活疫苗的有效率優於mRNA疫苗。 例如,針對80歲以上人群,滅活疫苗預防重癥與死亡的有效率都高於mRNA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