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100年前,孫中山設想建設3個世界級港口:以港口來帶動中國的復興

100年前,孫中山設想建設3個世界級港口:以港口來帶動中國的復興

壹,孫中山的港口建設思想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不就孫中山將臨時大總統的位置按照「 ”南北議和”的協約讓給了袁世凱。孫中山認為此時已經實現了「 ”三民主義”中的民族和民權,只有民生尚待實現。於是孫中山從當年就開始到全國各地進行考察,收集資料,並且宣傳「 ”平均地權”、「 ”興辦實業”「 ”修建鐵路”等思想。到1918年,第二次護法運動失敗,孫中山便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在上海寫下了《實業計劃》、《民權初成》,合稱《建國方略》。 孫中山 孫中山的《實業計劃》寫於1919年。當時第壹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列強準備重新瓜分世界。1919年初,孫中山用英文寫下了「 ”國際***同開發中國計劃”,也就是《實業計劃》,試圖借巴黎和會的機會遊說列國,希望他們在中國進行了投資,實現「 ”洋為中用”。 孫中山的鐵路建設設想 在他的《實業計劃》中,港口經濟是其核心。孫中山認為世界的發展趨勢就是海洋經濟,壹個國家想要強大就必須發展沿海地區。他說:「 ”自世界大勢變遷, 國力之盛衰強弱,常在海而不在陸,其海上權力優勝者,其國力常占優勝”。因此,孫中山的實業計劃都是圍繞著港口的建設而展開的。他對中國沿海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在1917年提出了北方大港計劃,1918年又提出的東方大港計劃的南方大港計劃。除了三個大港口,孫中山還提出建設4個二等港口、9個等港口和15個漁業港口。 和港口配套建設的是內河航運的疏通,鐵路的建設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大型鋼鐵廠、水泥廠、造船廠的建設等。孫中山將港口看作是帶動經濟發展的點,他認為建設港口是「 ”發展實業的策源地”。而將鐵路和水運作為港口的輻射線,最終形成港口輻射的面。從點到線,從線到面,最終帶動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 二,孫中山的港口建設計劃 經過了大量的考察之後,孫中山主張建設北、東、南三個世界級別的大港,這三個港口的規模都要和美國的紐約港相媲美。 其中北方大港選擇在了渤海灣唐山京唐港壹帶,這裏是渤海灣少有的深水港,沒有受到泥沙淤積的影響。為了配套北方大港的建設,孫中山提出了三大計劃。壹是修建西北鐵路系統,該鐵路系統主要從北方大港修建許多鐵路通往蒙古、東北、新疆甚至西伯利亞等地;二是大規模整治北方的河道,使得黃河從蘭州到入海口都可以通航。為了解決黃河的泥沙問題,孫中山主張在黃土高原大規模植樹造林;三是開發山西河北的煤炭資源。 京唐港位置 東方大港選擇在了杭州灣北部的嘉興壹帶,這裏是世界罕見的深水港。同時,嘉興背靠上海,可以和上海形成分工關系:上海是工業中心,東方大港是運輸中心。為了加強東方大港和上海的聯系,他主張從黃浦江開鑿壹條運河到達杭州灣。孫中山之所以沒有選擇上海,是因為上海受到長江泥沙淤積的影響。同時,孫中山也認識到了上海作為遠東大都市地位難以撼動,因此把上海作為東方大港計劃的備用計劃。 杭州灣 東方大港主要輻射的是長江流域,因此孫中山也提出了長江航線整頓計劃,並且在鎮江、揚州、南京、浦口、安慶、九江、武漢等地建設大型的內河港口。在鐵路方面,孫中山提出了中央鐵路系統,連接加強北方和東方大港的聯系。在工業方面,孫中山認為長江下遊應當大規模建設鋼鐵廠和水泥廠,為全國的工業建設提供保障。 南方大港選擇在廣州黃埔深水港。孫中山認為廣州是三大港中唯壹壹個經濟中心和大型港口合二為壹的地方,因此必定會成為亞洲商業中心。為了擴大廣州城,孫中山主張在黃埔和佛山之間新建壹座廣州城,分為商業區、港口區和工業區等。 為了配合南方大港的建設,孫中山提出了西江、東江、北江、珠江三角洲的航道整治工程,並且提出了西南鐵路計劃。西南鐵路計劃主要在於連接廣州和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湖南之間的交通,以便於開發西南地區的礦產資源。另外,孫中山主張在廣州建設大型的造船廠,生產各種不同的船只,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壹戰以前,世界船只總噸位為4500多萬噸,孫中山認為當時的中國至少需要1000多萬噸位的船只規模。 珠江水系地圖 除了三個壹等港口,孫中山還提出了4個二等港,9個三等港和15個漁業港。4個二等港分別是營口、海州(連雲港)、福州、欽州。孫中山看好營口可以成為東北的航運中心,因為這裏處於遼河的入海口。另外,孫中山認為應該修建松遼運河,以此將黑龍江流域納入到營口的通航範圍,擴大其經濟影響力。為了擴大連雲港的輻射範圍,孫中山提出來開鑿連雲港到徐州的運河,這樣連雲港就可以通過水運和京杭運河連接,再通過京杭運河連接了整個黃河、黃河、海河流域。為了擴大欽州港的輻射範圍,孫中山主張開挖欽州灣到郁江的運河(平陸運河)。 松遼運河計劃 9個三等港是葫蘆島、黃河港、芝罘(煙臺)、寧波、溫州、廈門、汕頭、電白(茂名)、海口。15個漁業港就是安東(丹東)、海洋島(長山)、秦皇島、龍口(煙臺附近)、石島灣、新洋港(鹽城)、呂四港(啟東)、長塗港(舟山)、石浦(寧波象山)、福寧、湄州港、汕尾、西江口、海安(徐聞)、榆林港(三亞)。 如此,中國就形成了十分完善的交通系統,「 ”可以連合中國全海岸線,起於高麗界之安東,止於近越南界之欽州。平均每海岸線百英裏,而得壹港”。 三,孫中山港口建設的實踐 在孫中山生活的年代,中國處於軍閥混戰狀態,因此孫中山的《實業計劃》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孫中山也被許多人嘲笑為「 ”空想家”。不過孫中山在卻從未閑下來空想,他壹生都在為中國的革命而奮鬥。從1912年之後,他又發動了「 ”二次革命”、「 ”護國運動”、「 ”護法戰爭”、「 ”第二次護法戰爭”等。1919年,他改組中國革命黨為中國 *** ,不久在廣東建立基地,創辦黃埔軍校,發動了國民大革命。1925年,革命初步取得勝利,馮玉祥邀請孫中山到北京談判,可惜孫中山就在這關鍵時刻去世了。去世前,孫中山簽署了《國事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蘇俄遺書》三個文件,並說:「 ”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須努力”。 此後,國民 *** 開始實踐孫中山的偉大設想。1926年,廣州國民 *** 開始準備南方大港建設的黃埔開港計劃,後來因為北伐戰爭而停止。1927年,南京國民 *** 建立,並且於次年名義上統壹全國,開始全面展開三大港口的建設。從1927到1930年,南京國民 *** 先後編訂東方大港初步計劃書、《北方大港之現狀和初步計劃》、《黃埔港計劃》,並且已經啟動了壹些前期建設。 國民 *** 在某些港口的建設上取得了壹定的成就,如用了10年時間將青島港建設成為了中國第四大港口。在內河航運方面,國民 *** 也取得了壹定的成就,發展了長江、珠江、黑龍江、松花江等航運,出現了100多家私人輪船公司。抗戰期間,又大規模發展西南地區的航運,整頓西南河流,新開辟航運河道1900公裏。 然而由於國民 *** 處於不斷的戰爭之中,財政收入困難,因此港口建設進度很慢。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中國的經濟建設計劃就全面停止了。 真正能夠實現實現孫中山的夢想的是新中國了。從改革開放初期的4個經濟特區到1984年的14個沿海開放城市,再到如今沿海地區的全面開放,中國沿海地區的港口已經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2018年,全世界10大港口中,中國就占據了7個。孫中山的許多設想也成為了現實,如廣州成為了世界級別的大港口,上海和杭州灣成為了世界大型港口的集中地,唐山的京唐港和曹妃甸成為渤海灣重要的港口等。 世界十大港口 結語 孫中山那個年代,實現這些偉大的設想無異於「 ”天方夜譚”,但是這不能否定孫中山的「 ”中國夢”。100年前,鄭觀應也設想中國舉辦世界博覽會,最終在2010年實現了這個夢想。而孫中山在1919年提出的這個「 ”中國夢”,有許多我們已經實現,還有許多等著中國人繼續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