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人文紀實的8個技巧,學會了新手也能拍出靈魂級攝影大片
對於紀實人文來說很難有什麽壹定之規,因為妳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麽。就算知道大概,也完全無法預測當時的具體情況。所以我們要時刻牢記妳壹瞬間會被什麽感染到,要怎麽記錄下來才能通過照片傳達這種感覺。
下面給大家總結了我們對於紀實攝影人文攝影要去思考的8個方向。因為這個領域實在很雜,所以未必面面俱到。
壹、內容是關鍵,傳授妳人文取景8式
對於人文來說,我覺得很多新手可能有壹個大誤解,就是覺得不管畫框裏的內容如何,拍下來就是勝利。
所以除非妳的水平極為糟糕,妳拍的照片都會看起來像“人文”片子。但是細細看來又是平淡無奇,不知道要拍什麽。
1、最基本的,妳拍攝的時候應該壹直觀察周圍。
這個就需要妳的觀察了。看到了,別覺得什麽都好。好歹這個場景妳自己會覺得,嗯,有點意思。遇到特別好的瞬間的時候,妳要做的就是靠自己清醒的頭腦,嫻熟的相機使用技巧,將這個瞬間記錄下來,也許就是經典的壹刻。其實這是人文攝影最基本的,也是最難的。
2、有好的背景,就等等合適的主體。
其實在我們旅行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壹些還不錯的場景。那麽我們就找個好的取景角度——選好背景。然後等待著妳覺得合適的主體進入到畫面之中。
這張照片是法蘭克福壹個宮殿的後花園,我在拍攝的時候突然遇到下雨了。於是就在壹棵樹下躲雨。看到花園裏人漸漸少了,反而顯得寧謐。於是我選擇了這樣壹個背景——樹叢暗可以突出主體,地面的花層層疊疊很好看,右邊還有雕塑做個畫面的平衡點。那麽只要有人從左往右走,當他們走到畫面左邊的時候我就拍攝。等了壹會這對情侶走來,這才是我想要的主體。
3、去看看沒人看到的角落。
有的時候我們走在熱鬧的地方,來來往往的遊人其實是我們拍攝人文的壹大挑戰。畢竟目的地的原住民才是我們想拍攝的。如果遊人太多,不妨去看看沒有人的角落。那些本地的元素也都是人文攝影的好題材。
4、有好場景時壹定要更進壹步等個好時機。
這張照片拍攝於卡薩布蘭卡,海上清真寺絕對是壹個出片的地方。在這裏尋找壹個好的拍攝場景並不算難。這個大堤上禱告的人就是壹個點睛之筆。但是也別急著按下快門。我在拍攝時壹方面等待這個人做出壹個好的姿勢——雙手手掌朝上。另壹方面,我壹直在等著海水中有壹個明顯的激起的浪花。
5、當地總有壹些典型的拍攝題材。
其實最典型的就是小東江職業撒網人,以及楊家溪大榕樹下牽牛的人……就像這張照片其實也是斯裏蘭卡典型的人文類型片。對啊,去斯裏蘭卡妳怎麽也得拍壹張黑眼睛的孩子們。
6、結合時代節點去思考的作品。
我們在去目的地的時候,可能是因為目的地在發生著什麽。比如某些慶典,必須某些重要賽事,甚至是某些巨變。如果能將這個時代節點拍攝下來,那才是真紀實,雖然未必很人文,但是絕對值得拍攝。
這張照片拍攝於北京奧運會倒計時500天,這時候鳥巢還未完工。記錄下建設中的奧運會場本身很有價值。而這時候場地中的建築材料以及吊車仿佛形成了壹個很快就要到8點的時鐘——2008年8月8日晚8時。很有意思。
7、看看反光。
有人的地方總會找到玻璃,玻璃的反光裏面經常有很值得拍攝的瞬間。比如這張地鐵裏的玻璃反光,我們能看到壹個疲憊的男人。照片要表達的內容不言而喻。
8、將兩個場景結合在壹起的——多重曝光。
單獨的壹個場景可能會有壹個主題,而如果將兩個場景結合起來呢?那就壹定要有化學反應,而不是簡單結合。這張照片是北京的城市英雄馬布裏,而第二個場景則是壹直支持他的首鋼球迷。這是奪冠年拍攝的。兩個場景中的聯系非常明顯。
二、取景要大膽,起碼敢拍人
人物往往是人文照片中的關鍵。拍人的時候,記住別不好意思,要大膽,該拍就拍。
?比如這張照片,這個老哥已經很興奮了,當時很多人圍觀他的吆喝。這時候舉起手機相機拍攝他的絕對不止我壹個。所以大家在這樣場合下,就別覺得不敢拍了,而是考慮什麽角度拍,什麽時機拍。
而這張中,就算最後拍完,被拍的人也不知道他自己被拍攝了。對,其實只要背影能表達妳要表達的東西,從後面偷拍總是能讓大家放松壹些的。尤其是妳還有長焦的時候。不讓被拍攝的人註意到妳,不打擾妳的場景,這是壹個好辦法。
多數的人是友善的,所以當妳舉起相機拍攝他,有恰好他看到了妳。不妨讓他擺個自己喜歡的姿勢。來壹張。通過人物與環境記錄下人物的特點,絕對是張好照片。
主動問問,大抵不會有錯。拍攝海邊的這個大哥時候,我覺得這麽空曠的地方,只要我拍他,他就會發現。所以我索性上前問問他能不能給他拍照。他點了點頭,擺了壹下手。然後該幹嘛幹嘛。我給他拍,他完全忽略我。挺好。
對於拍攝人物的時候,大家總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我走過很多國家,拍過很多面孔。其實壹旦別人發現妳再拍他,多數人盯著妳看,剩下的多數人就該幹嘛幹嘛,再剩下的壹些人會躲開(那就別拍了)。如果妳發現自己被發現了,那麽就對對方笑壹笑,往往收獲的也是微笑。
假設對方就不想妳拍,那就不拍好了。人家壹般不會找妳麻煩。真的已經拍了,大不了當他的面刪掉。
三、絕對不要在曝光上耽誤時間
學習攝影最難邁過的坎兒就是曝光。這確實需要好好學習。但是當妳真的熟練拍攝了,妳會發現如果妳還在曝光上耽誤時間那麽繼續去學基礎學操作相機。
在拍攝的時候,我們往往要抓拍,所以在室外自然光,我們通常會用0EV,當然場景有變化記得白加黑減。
而室內拍攝,則要用到場景光。那麽在進到場景之後,就要先將相機的曝光調節到合適的狀態。這樣拍攝起來就不需要再考慮了。
有點時候,如果妳靈光壹現,有更好的曝光表達,那就趕緊操作相機。這樣往往會得到更好的曝光結果。總之,曝光在人文攝影中絕對是不能拖後腿的。
四、虛實結合讓畫面更有觀感
人文照片既要交代人文元素,又要交代人文環境。所以和人像照明顯不同。其中不同的壹點就是我們拍攝人像往往追求背景虛化,而人文則是壹定要交代背景的。
不過交代背景不等於畫面要都清晰。虛實結合往往會讓畫面更有觀感,讓人記得住。
對於背景的交代,只要交代清楚就可以了。不需要都清晰。就像下面這張照片,我們能從虛化了的背景中看出來這是羅馬鬥獸場這就夠了。而背景虛化,更容易讓我們把視線停留在清晰的人物上面。
五、慢門虛實讓主題表達更加明確
拍攝人文我們也經常利用慢門來實現虛實結合。比如這個場景,月臺上行人匆匆,壹個慢門表達淋漓盡致。而站臺上的時鐘又是壹個完美的相印證的元素。
拍攝人文照片固定機位慢門實現人流與環境的虛實結合是非常常見的手法。
六、尋找構圖好的場景
就像有的人長得好,天生就是亮眼壹樣。有的場景天上就有構圖的感覺。
比如我們常見的火車站。由近及遠,由大變小,這種漸變的構圖往往會讓我們的眼睛掃過延伸線看向遠處。在月臺上稍微等候,總有好片子。
廣場和臺階是妳要關註的另壹個好場景。我常說大太陽天不要拍照,而有臺階的廣場可能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大太陽天拍攝的場景了。因為會有獨特的光影效果。壹定要空曠壹些,壹定要有個人。如果人在陰影中怎麽辦?沒關系,剪影都可以。
橋洞或者門洞往往會在畫面中形成壹個天然的框架,當我們看到框架構圖的時候,往往會將註意力放在框架之中,這也就能讓我們更容易看到框架中的主體。
如果說上面的三個都比較難遇到的話,那麽下面這張照片就很容易了。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空曠的地方。如果這時候畫面中有人,可以將人拍小壹點,下壓壹些。這樣容易突出環境空與人物小的反差。安靜甚至孤獨的感覺就來了。很適合拍攝壹個人……
總之隨著妳拍攝的越來越多,妳會越來越有經驗什麽樣的場景容易出片。
七、找壹個主題壹直拍攝
有的人喜歡拍攝路燈,有的人喜歡拍攝門環,有的人喜歡拍攝賣藝的人。總之有很多主題妳走到各個地方都能看到。那麽就拍下世界各地的這個主題吧。
比如我就很喜歡拍接吻的人。還有就是景點旁邊畫畫的人。說不出來為什麽就是喜歡。覺得他們會畫畫很棒。壹點壹點積攢,當有幾十張的時候,壹起拿出來會很震撼。
八、擺拍壹下也無妨
擺拍顯然就不紀實了,但是可以很人文。又想起小東江的撒網以及大榕樹的牧牛了。這都是典型的擺拍。到了那邊難道我們就不拍了?不,該拍還是要拍的。
此外我們到了某個場景,覺得好,也可以自己來擺拍壹張。未必不是壹張好片子。
好了,我相信未來我會不斷完善這篇文章,以求將紀實人文攝影能夠講得更加明白。讓大家能學到更多東西。如果大家有什麽疑問,可以給我留言,幫助我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