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棋詳細資料大全
跳棋是壹種可以由二至六人同時進行的棋,棋盤為六角星形,棋子分為六種顏色,每種顏色10或15枚棋子,每壹位玩家使用跳棋壹個角,擁有壹種顏色的棋子。跳棋是壹項老少皆宜、流傳廣泛的益智型棋類遊戲。
基本介紹 中文名 :跳棋 原版名稱 :Halma 其他名稱 :飛棋 遊戲類型 :益智 發行日期 :1880年 內容主題 :益智 玩家人數 :二至六人 棋盤 :六角星形 遊戲規則,發展歷史,遊戲介紹,棋子走法,技巧方法,勝負評定,各種跳棋,中國發展,古代跳棋,俄羅斯跳棋,國際跳棋, 遊戲規則 跳棋的遊戲規則很簡單,棋子的移動可以壹步步在有直線連線的相鄰六個方向進行,如果相鄰位置上有任何方的壹個棋子,該位置直線方向下壹個位置是空的,則可以直接“跳”到該空位上,“跳”的過程中,只要相同條件滿足就可以連續進行。誰最先把正對面的陣地全部占領,誰就取得勝利。壹玩就懂,所以幾乎每個人都下過跳棋。在香港跳棋被稱為“波子棋”。 跳棋 發展歷史 跳棋1880年在英國創立,英文名稱:Halma(希臘文“跳躍”的意思),最初的棋盤是正方形的,***有256格,開始時棋子分布在四個角落,以最快跳到對角為目標,規則和中國跳棋雷同。不久就有人改成星形棋盤,由壹間德國公司Raven *** urger取得專利,稱為Stern-Halma。20世紀30年代起在美國開始流行,並改了Chinese Checkers(中國跳棋)的名字。當這種棋子傳到中國時,稱為波子棋,實質上跳棋並不是起源於中國。 跳棋 跳棋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普及的智力遊戲之壹。關於跳棋的第壹本書早在1531年就已經在威尼斯出版。在跳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國際跳棋在許多國家受到歡迎。國際跳棋聯合會已經有50多個會員國。 據史料記載,跳棋最早出古埃及、古羅馬、古希臘。人們已經從古埃及的墳墓裏找到下跳棋的畫。在英國的博物館裏珍藏著古埃及的獅子和羚羊下跳棋的篆刻畫。法國羅亞爾存放著兩個從金字塔附近挖掘出的大理石跳棋棋盤。古代跳棋傳到歐洲、亞洲、非洲和北美洲,以後發生了壹些變化。在許多國家形成了民族跳棋。棋盤的格數在大多數國家是六十四格,稱為:六十四格跳棋。但是在巴比倫為壹百格,稱為:百格跳棋。加拿大的跳棋為壹百四十四格,雙方各有二十枚棋子。 遊戲介紹 棋子走法 “相鄰跳”:則可以直接跳到該空位上,跳的過程中,只要相同條件滿足就可以連續進行。 國際跳棋比賽 “等距跳”:棋子的移動可以壹步步在有直線連線的相鄰六個方向進行,如果在和同壹直線上的任意壹個空位所構成的線段中,只有壹個並且位於該線段中間的任何方的棋子,則可以直接跳到那個空位上,跳的過程中,只要相同條件滿足就可以連續進行。 壹局跳棋,可以分為開局、中盤、收官(借用圍棋術語)三個階段。開局壹般指的是從雙方棋子的出動到子的初步相互接觸為止的過程,壹般在10步棋以內;中盤是指雙方的子力糾纏在壹起,爭奪出路,同時又給對方設定障礙的階段;收官則是雙方的棋子基本分開,各自按自己的方式盡快進入對面的陣地。當然,這三個階段不是截然分開的,就像壹場短跑比賽中起跑、中途跑、沖刺,要求起跑不能落後,中途跑要能跟上,沖刺的時候壹鼓作氣,才可能取得勝利,任何壹項落後,就會與勝利失之交臂。在壹局跳棋中,開局的時候就要看清中盤的發展方向,為中盤做準備;而中盤快要結束的時候,又要提前為自己的收官設計最佳方案。如果這些都能成竹在胸,那麽妳也就邁入跳棋高手的行列了。 技巧方法 開局 開局在壹局跳棋中占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像是短跑裏的起跑,落後就幾乎沒有機會了,所以在跳棋高手的對局中,如果開局犯下錯誤,就會被對方潮水般的進攻打的毫無還手之力,狼狽不堪。當然,像其他棋類壹樣,跳棋開局也有其固定的走法及相應的對策,不妨借用壹下圍棋中的術語“定式”來表示。說到跳棋開局定式,就是跳棋開局中的基本走法,按此走法進行,雙方均能較快的出動己方的子力,同時還根據對方的走法來牽制和反牽制,到雙方子力開始初步接觸,也就是定式進行完的時候,局面相當,保持均勢發展。 中盤 跳棋的中盤戰是千變萬化的,機會稍縱即逝。所以在跳棋的中盤戰中,即要準確的把握機會,也要會創造機會。跳棋的中盤雖然變化多端,無跡可尋,但是也有需要把握的技巧:1.跳棋之所謂跳棋,跳是其最大的特色,只要滿足條件,就可以連續不斷的跳下去。所以在中盤的戰鬥中,要以跳為原則,要修好自己的“跳路”,盡量的使自己的跳路通暢,同時還要註意,不能讓自己修的跳路給對方提供跳的便利。此稱之為攻。2.就是不但要自己跳好,同時還要防止對方的跳。如果對方有壹條很好的路,妳不管他任他壹路跳下去,那麽妳多半離輸不遠了。這就是防。要求妳把握局面的關鍵,制約對方的跳。攻防是跳棋最關鍵的內容。攻和防不是獨立的,只攻不防與只防不攻都不是取勝之道。只有把握好攻防之間的辯證關系,才能百戰不殆。 收官 跳棋的收官以快為原則,通過運用技巧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對面的陣地。對於跳棋來說,收官之有壹個原則:快,就是追求最少的步數。收官要求妳必須了解每個位置的子的功效、子力布局的安排和合理運用,最重要的是確立步數的概念,不論過程是如何,最少的步數是第壹位的。 勝負評定 遊戲參與人數不能是1個或5個人。4人或6人時,壹方的對角必須是另壹方。3人時,壹方的對角不能是另壹方。 以完全占領對角陣地的走子次數決定勝負、名次。 30步內必須將自己的所有子移出自己的角,否則算負。 各種跳棋 中國發展 中國跳棋1880年在英國創立,很快地分散到全球。原本的遊戲在16乘16棋盤進行,但由於顯示有限即支持8乘8以及10乘10棋盤。兩個變體有相同的規則(除了壹條關於走出己方的角)。 跳棋比賽 開局時雙方的區被棋子填滿: 目標為將所有己方的棋子跳到對角,此棋手為勝。 棋子既可以向相鄰的空格移動壹格,也可以跳過相鄰的棋子(己方,對方皆可),落在該棋子前面的壹格。每步驟走壹子。 玩家可以在壹次走棋中跳多步,下面有跳棋前後的(白棋跳過壹只白棋及兩只黑棋): 既然跳棋可選,棋手跳多棋步驟中可以隨意停止跳棋,即按提交t鈕為走完步。 古代跳棋 在春秋戰國之際,除六博、圍棋以外,人們創造出壹種名叫“格五”的棋戲。格五與六博的區別在於六博是擲“著”或“瓊”行棋,而格五則采用壹種特殊的用具—簇(sai,通塞字),所以又稱為“塞戲”。格五的行棋方式,類似如今的跳棋,可以說格五是古代的跳棋遊戲。 玩格五時,先擲簺,擲出塞、白、黑可按數行棋,擲到五,則停止行棋。至於如何行棋方式,類似今天的跳棋。格五或塞戲到南北朝時有所變化,棋子變為黑白各五枚。《南齊書》中說:沈文季“尤善簺及彈棋,簺用五子。”。到唐宋時,稱“格五“為“蹙 融”這種遊戲壹直流傳到明清。清朝人翟灝《通俗編》卷三十壹《格五》條說:“今兒童以黑白棋子各五,***行中道,壹移壹步,遇敵則跳越,以先抵敵境為勝,即此(格五)。”可見,格五的行棋方式與跳棋相似,所以說格五或塞戲是中國古代的跳棋遊戲,對後世跳棋遊戲的形成產生很大影響。 根據前人的記載,簺是壹個六面體,除去兩面各有壹個尖頭以外,還剩有四面。這四面之上是:第壹面刻壹畫,叫塞;第二面刻二畫,叫白;第三面刻三畫,叫黑;第四面不刻,叫五。 塞、白、黑代表贏,五代表輸。這種四面刻采的“簺”,起著骰子的作用。明清時流行升官圖遊戲,使用壹種骰子,也是四面,其中“德”、“才”、“功”三面表示贏,“贓”代表輸。清人郭慶藩講塞戲不用瓊,是指不用那種14或18面的“瓊”。 俄羅斯跳棋 行棋規則 對局開始的時候,由執白棋的壹方先走,以後雙方輪流走棋。直到棋局結束為止。 (壹)兵的走法和吃子規則: 1、兵每次只能向前方斜走壹格至下壹排的壹個空格。兵移動時,只能前進,不能後退。 2、當己方的壹只兵,在它所處的斜線上遇到對方的壹只與它相鄰的棋子時,如果對方的這只棋子後面是個空格,則己方的兵必須跳過對方的這只棋子,並占據這個空格,同時把對方的這只棋子必須立即從棋盤上拿走,這就是兵的吃子過程。兵可以向前方也可以向後方吃掉對方的棋子。 3.兵在吃子的過程中,當它遇到對方另壹只與它相鄰的棋子,並且對方的這只棋子後面也是個空格,那麽這只兵必須再次跳過第二只,第三只以及更多可被吃掉的棋子,最終占據到最後被吃掉的棋子後面的那個空格子。被吃掉的棋子按照吃子上升或下降的順序逐個依次從棋盤上拿走。 兵在連續吃子的過程中,允許多次跳躍同壹個空格,但禁止第二次跳躍對方的同壹個棋子。 也在連續吃子的過程中,禁止跳躍己方的棋子。 (二)王的走法和吃子規則: 1、當壹個兵走到並停在對方底線上的任何壹個升變格內時,它將升變為王,並在這只兵的上面疊上另壹只同樣顏色(即同壹方)的兵來表示。王可以在它所在的斜線上,向前方和向後方移動任意格數的距離。 國際跳棋培訓 2、當己方的壹只王在相同的斜線上遇到對方的壹只與它相鄰或不相鄰的棋子時,如果對方的這只棋子後面有壹個或多個空格,那麽這只王必須跳過對方的這只棋子並占據它後面的任意壹個空格,同時對方的這只棋子必須立即從棋盤上拿走。這就是王的吃子過程。王可以向前方也可以向後方吃掉對方的棋子。 3、王在吃子的過程中,在相同的斜線或與它垂直的另壹條斜線上遇到對方的另壹只與它相鄰或不相鄰的棋子時,如果對方的這只棋子後面有壹個或多個空格,那麽這只王棋必須跳過對方的第二只棋子,第三只以及更多可被吃掉的棋子,最終占據到與最後被吃掉的棋子同壹條斜線上後面任意的壹個空格,被吃掉的棋子按照吃子上升或下降的順序逐個依次從棋盤上拿走。這就是王連續吃子的整個過程。 王在連續吃子的過程中,允許多次跳躍同壹個空格,但禁止第二次跳躍對方的同壹個棋子。也在連續吃子的過程中,禁止跳躍己方的棋子。 (三)必吃規則 王與兵有跳吃對方棋子的機會時,不管對自己是否有利,規則要求必須選擇吃掉對方棋子的著法。 俄羅斯跳棋圖1 (四)自選規則 王與兵在跳吃對方的棋子時,如果棋盤上出現壹種以上的吃子路線的話,吃子方可以自由選擇其中的任何壹種吃子的路線。 白方可以選擇1.h6:f8:d6:b4的吃子路線,也可以選擇1.h6:f4的吃子路線,也可以選擇1.h4:f6的吃子路線。俄羅斯跳棋規則允許這種多種選擇,即自選規則。 (五)升變規則 當壹個兵走到並停在對方底線上的任何壹個升變格內時,它將必須升變為王。 當壹個兵只能路過在對方底線上的任何壹個升變格,而不能停留在哪個升變格內時,也可以而且必須升變為王。並且繼續吃下去的時候,必須根據王棋的走法來跳。 白方必須選擇1.h2:f4:h6:f8:b4:e1的吃子路線,而且從f8到b4再到e1的吃子走法是王棋走法。俄羅斯跳棋的這壹規則與國際跳棋不同。 勝負與和 (壹)勝與負:戰勝對手的壹方為勝方,對手則為負方;負棋的形式壹般有以下幾種: 1、所有的棋子都被對方吃掉; 2、殘留在棋盤上的棋子,被對方封鎖住,輪到己方走棋時,無合乎棋規的棋可走; 3、自己主動認輸; 4、逾時被判負; 5、因嚴重違犯比賽規則,被裁判員判作負棋; (二)和局:當誰也無法戰勝對方時,對局結果為和局。和局的形式壹般有以下幾種: 1、雙方同意和局; 2、相同局面重復出現三次(或三次以上),而且每次都輪到同壹方走棋,對局結果應該作為和局。 3、局面符合以下的和棋規定: (1)在連續30個回合中,雙方沒有吃掉任何壹枚棋子,對局結果應該作為和局。 (2)在棋盤上出現壹方擁有三王對對方單王的局面後,強方在18步以內,未能吃掉對方的單王時,對局結果應該作為和局。 國際跳棋 棋盤與棋子 1、棋盤 棋盤是由深淺兩色間隔排列的壹百個小方格組成的正方形,(即:10小方格X10小方格)深色的小方格裏都有阿拉伯數字的號碼叫做棋位,號碼是作為棋局記錄使用的。 國際跳棋 2、棋子 棋子是圓柱形的,黑白棋子各二十枚,棋子表面上有螺紋,這種棋子叫“兵”把兵翻過來(或兩兵疊起來)就是“王”(兵跳到對方的底線升變為“王”或稱為王棋) 3、棋子的原始擺放位置 行棋前,把棋盤擺在對弈者中間,雙方面對棋盤的左下角是黑格,黑兵擺在1至20的棋位上,白兵擺在31至50的棋位上,對局開始執白棋者先行。 棋子走法 所有棋子均在黑格子中行走 1、兵的走法 兵的走法是:只能向前斜走壹格,不能後退(見圖)。 2、兵的跳吃 兵的跳吃是:黑白兩枚棋子緊連在壹條斜線上,如輪到某壹方行棋時,對方棋子的前後正好有壹空棋位能跳過對方的棋子,那麽就可以跳過對方的棋子把被跳過的棋子吃掉,並從棋盤上取下(見圖)。 3、兵的連跳 國際跳棋 兵的連跳是跳過對方的棋子以後,又遇上可以跳過的棋子,那麽就可以連續跳過去,把被跳過的棋子吃掉,並且從棋盤上壹次取下(見下圖)。兵的走法是不能後退,但是遇到跳吃或連續跳時,可以退跳或吃子。 4、兵的升變 對局開始前雙方在棋盤上擺的棋子都是兵,兵在對局過程中,走到或跳到對方底線停下(中途經過不可以),即可升變為“王”剛升變的王要到下壹步才能享有王的走法的權利。 5、王的走法 王的走法是:王在其位於任何壹條斜線上均可進退,並且不限格數。(類似西洋棋的象的走法) 6、王的跳吃 王的跳吃是王與對方棋子遇在同壹斜線上,不管相距有幾個棋位,對方棋子的前後只要有空棋位,那麽王棋就可以跳過去吃掉對方的棋子,而且跳吃時要跳過的對方棋子前後面的那壹個空位裏。 7、王的連跳 王的連跳與兵連跳的情況基本上相同,只是不限距離。 吃子規定 1、有吃必吃 凡有跳吃或連跳機會時,不管對自己是否有利都必須連續跳吃或跳過,尤其是王。如果有連跳的局面,必須將對方所有的棋子跳完,直到無可再跳時才能停下。 2、吃多數棋子(必須吃多不能吃少) 如果有兩條路線或2枚棋子都能吃對方的棋子,那麽不管是否對自己有利,必須吃多的棋子。例如:同時在兩條路線上可以吃對方的棋子,壹條路線上能吃3枚棋子,另壹條路線上能吃2枚棋子,必須先跳吃3枚棋子(的線路)。按規則要求:黑方必須吃多數的棋子,輪到白方走則吃掉黑方的4枚棋子而最後獲勝。 3、土耳其打擊 在連跳時,王或兵都必須將對方所有可能跳過的棋子跳完以後,才可以將對方被跳過的棋子從棋盤上壹次性取下。壹著棋連跳中即不允許跳壹枚(棋子)取壹枚(棋子),也不允許重復地兩次跳過對方的同壹枚棋子。利用這條規定形成的吃子方法叫做土耳其打擊。 棋局結束 1、所有的棋子都被對方吃掉為負棋。 2、殘留在棋盤上的棋子,被對方封鎖,無子可動為負棋。 3、棋局進行到最後無任何可能戰勝對方時為和棋。對局雙方最終目的是擊敗對方,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