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當哉。出自哪裏
譯文:這本就是太守該負的責任,壹名小吏怎麽能夠承擔呢?
出處:明·馮夢龍《智囊》:火熄,況守出坐礫場上,呼吏痛杖壹百,喝使歸舍,亟自草奏,壹力歸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初吏自知當死,況守嘆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當哉!”
譯文:火熄滅,況鐘坐在瓦礫堆中,呼喚官吏痛杖打壹百,喝令回到家裏,急忙從起草奏書,壹個力歸罪自己親自,更不會連累小吏呢。當初吏知道自己會死,何況守嘆息說:“這是太守的事了,小官怎麽能承當呢。
智囊壹詞的來歷
智囊,多用來形容足智多謀,聰明智慧之人。出自《史記·樗裏子甘茂列傳》。
戰國時期,秦惠王的弟弟樗裏子,智多謀廣,因戰功被封為嚴君,和甘茂分別任職為秦國的左右丞相。因為他的脖頸上長了壹個囊腫,被人戲稱為“智囊”。
除此之外,在《史記》的《晁錯傳》中,也有寫到晁錯機智多謀,辯才無雙。因為他的辯才初中,得到太子的寵幸,也被稱為“智囊”。
這個詞語發展到如今,大家已經很能耳熟能詳,知道這個詞是用來指足智多謀之人。從詞語的字面意思也可以看出,智是指智慧,囊,原指肉瘤,但卻好像袋子壹樣。這兩個字結合到壹起,好像是指壹個人擁有壹袋子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