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介紹?
Ⅰ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是什麽意思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是應用計算機及其外圍設備協助工程技術人員完成產品設計和制造的新興技術。
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機械制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液壓與氣動、機械制造設備、數控技術、自動化控制系統、現代控制工程、機加工實習、現代機械制造技術綜合實訓、專業課程的課程設計、畢業實習(設計)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須持有車工、銑工、磨工、鉗工、鏜工、組合機床操作工、數控車、數控銑、加工中心操作工、鑄造工、鍛造工、焊工、金屬熱處理工、築路機械操作工等機械類工種高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和高級技工學校畢業證書,獲得該專業考試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合格成績的,才可申請該專業畢業。
(1)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介紹擴展閱讀
本專業領域主要有以下職業崗位:機械產品設計開發人員、機械制造工藝編制人員、數控機床操作人員、數控工藝編程人員、模具設計與制造人員、機電設備的管理維護人員。
根據人才市場的需求情況,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與定位,本方案主要定位為:培養崗位適應性較強的、需求量和緊缺性較大的、具有較強機械設計與制造技術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機械設計及制造領域內從事應用CAD/CAM技術的人員。
工業企業機械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與管理,機電設備的技術銷售與制造等工作。畢業生可從事機械產品、工具、儀器儀表的設計制造、科研開發工作。
能擔負工廠設備及自動化生產線的調試運行和管理工作。近年來隨著我國裝備制造業的高速發展,汽車制造、高速鐵路、大電站及輸變電建設、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等也將大量需要該專業的畢業生。
Ⅱ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就業方向
本專業是現代制造領域的寬口徑專業,培養從事機電產品的設計制造、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經營銷售及現代制造企業各部門技術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機械學、電子學、自動化、計算機科學。
首都現代制造業的崛起給本專業畢業生帶來了日益廣闊的就業前景。近年來本專業畢業生的壹次就業率達到95%以上。今年90%的畢業生在年初就已落實了工作單位。學生畢業後可到現代制造業企業、IT產品生產企業、生物醫藥產品生產企業等高新技術企業從事機電壹體化產品、信息技術設備、智能化設備的設計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經營銷售等方面的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從事生產壹線的機電壹體化技術支持和管理工作,從事現代制造工程的技術和技術管理工作,也可從事外企技術公司的產品推廣、銷售、技術支持、技術服務等工作。
學生在校期間通過相關學習、考證後,可獲得德國SIEMENS公司頒發的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數控系統維修與調整技術、變頻驅動技術等證書,德國FESTO公司頒發的液壓氣動技術證書,以及勞動部頒發的數控工藝員證書、數控車床或數控銑床操作證書等。
本專業下設計算機控制、數控技術、機電壹體化、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汽車運用工程等專業方向。學生在修完必要的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後,可根據社會需求以及自身的興趣和特長,選擇專業方向。
——計算機控制專業方向
本專業方向培養將自控學、電子學、計算機技術與機械學相結合,可提高機電設備智能化、自動化程度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方向學習自動化的基礎理論,學習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訓練進行機電設備控制、運行管理的能力。主要課程有:控制工程基礎、機電控制技術、單片機接口技術、流體控制技術等。
——數控技術專業方向
本專業方向培養適應現代制造業需要,掌握數控技術,熟悉數控設備和系統,可從事數控設備技術管理、工藝編程、設備調試維護及故障診斷維修等工作的技術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方向學習數控設備及系統的結構、性能和工作原理,訓練數控設備及系統的控制、運行管理、編程、維護與維修、操作的能力。主要課程有:數控技術、數控機床驅動與控制、數控加工工藝、CAD/CAM工程軟件應用、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等。
——機電壹體化專業方向
本專業方向培養將機械學、電子學與計算機技術有機結合,可從事光機電壹體化、微電子、汽車、生物醫藥等產業生產設備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的機電壹體化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方向學習機電壹體化、數控的相關知識,訓練機電壹體化設備的應用研究、運行管理能力。主要課程有:測試技術、數控技術、數控機床故障診斷、機電壹體化系統設計等。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方向
本專業方向培養將現代制造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和現代管理理念相結合,應用先進制造技術和計算機輔助技術實現產品、生產裝備的設計與制造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方向學習現代制造工程的相關知識,訓練使用大型高檔工程軟件進行產品、生產裝備的設計與制造的能力。主要課程有:三維實體造型設計、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數控加工、制造過程信息管理等。
——汽車運用工程
本專業方向培養掌握機械、計算機、外語等基礎知識和汽車運用工程專業知識,具有現代汽車檢測、故障診斷、維修、管理、營銷能力,能在與汽車相關的單位或部門從事現代汽車技術服務、技術管理和技術開發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有:汽車構造、汽車運用工程、現代汽車診斷與檢測技術、汽車電器與電控技術、汽車維修工程、市場營銷學、汽車運輸企業管理。
畢業生可在汽車生產廠的制造、營銷等部門以及汽車運輸、修理、檢測、配件營銷及交通管理等企事業單位或相關部門,從事生產、維修、運用管理、經營銷售、技術開發、技術服務等工作。
Ⅲ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就業方向是什麽
就業方向:
本專業任務是運用先進制造技術的理論與方法解決現代工程領域中的復雜技術問題,以實現產品智能化的設計與制造。該專業已成為裝備制造業、汽車工業、材料工業、機電產品等工業技術的龍頭,在機電壹體化技術各領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第壹線從事機械制造領域內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3)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介紹擴展閱讀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 較系統地掌握該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力學、機械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設計工程學、機械制造基礎、自動化基礎、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 具有該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實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
4. 具有該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發展趨勢;
5. 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及組織管理能力;
6. 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
Ⅳ 本科專業的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需要學習那些專業課程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主幹課程:
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基礎、氣動與液壓技術、電工與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機械工程材料、機械CAD/CAM、數控技術、機電壹體化設計等。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主幹學科:
力學、機械工程、電氣工程。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要求: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與制造的基礎理論,學習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制造及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4)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介紹擴展閱讀: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 較系統地掌握該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力學、機械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設計工程學、機械制造基礎、自動化基礎、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 具有該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實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
4. 具有該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發展趨勢。
5. 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及組織管理能力。
6. 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就業前景: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涉及機械行業中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諸多的方向,是社會需求很大的壹個行業。具體研究的內容有,開發低公害汽車發動機、提供機械性能的鋁合金和形狀記憶合金的新材料。
研究提高汽車渦輪增壓發動機性能與開發減震降噪的機械等許多課題。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在航天、造船、采礦等工業領域的發展,機械制造和自動化更加需要長足的發展,並且存在極大的發展空間。
網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Ⅳ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課程
難易看妳怎麽學了。想學好,是要努力的。給妳對這個專業學習內容壹個全面的了解好了。
(壹)專業主幹理論課程
高等數學、工程數學、機械制圖、工程力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工程材料、公差與技術測量、機械設計基礎、液壓與氣動技術、機械專業英語、金屬工藝學、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金屬切削機床、機械制造工藝及夾具、機械工程檢測技術、機械設備控制技術、計算機繪圖、現代制造技術。
(二)專業主幹實踐課程
機械制造專業認識、機械制圖實訓、電工與電子技術實訓、公差與技術測量實訓、機械設計實訓、金工實訓、職業技能鑒定實訓、畢業設計、生產實習。
課程介紹(包括公***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實踐課)
1.馬克思主義哲學
本課程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對象與本質特征,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歷史觀的基本原理,使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思想道德修養
本課程講授道德與職業道德的基本理論、基本規範,介紹就業形勢、就業政策與人才要求、職業選擇與技巧,就業準備與創業能力等。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成功就業創業。
3. *** 理論
本課程講授 *** 理論的歷史地位、社會主義的本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教育學生實踐中自覺高舉 *** 理論的旗幟,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4.法律基礎
本課程講授憲法、民法、刑法、經濟法、訴訟法、婚姻法等,使學生提高法律意識,自覺遵紀守法,學會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 5.體育
本課程講授體育基本理論,通過田徑、球類、體操等基本技能的傳授和有效的鍛煉,重點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鍛煉身體,達到國家體育鍛煉健康標準;培養自主鍛煉、自我保健、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的意識,全面提高身心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6.大學英語
本課程通過對英語的聽、說、讀、寫訓練,培養學生閱讀壹般性英語技術資料的能力,並具有初步的聽、說能力。
7.計算機應用基礎
本課程講授計算機的壹般工作原理和結構,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方法和常用軟件的使用方法。使學生初步掌握計算機的操作能力,並獲得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壹級以上證書。
8.高等數學
本課程主要講授壹元微積分及其應用、重積分、曲線積分、常微分方程等。要求學生掌握高等數學的基本知識和運算技能,為後續課程奠定必要的數學基礎。
9. 工程數學
工程數學主要講授線性代數和概率論初步。
10.機械制圖
本課程主要講述了制圖的基本知識,投影的基本特性,基本幾何體投影分析,截交線、相貫線、組合體的三視圖及尺寸標註、視讀組合體三視圖、機件的表達方式,剖視圖的畫法、標註、種類及應用、斷面圖、局部放大圖、簡化畫法及表達方式的應用舉例 、零件圖的內容及典型零件的視圖表達方法、零件圖的尺寸標註、零件圖的技術要求、表面粗糙度的標註方法、零件圖的識讀方法、步驟與舉例、零件測繪、常用零件的畫法、裝配圖概述、裝配圖的表達方法、裝配體的測繪、讀裝配圖等。
11.工程力學
理論力學部分主要講授靜力學和運動力學的基本理論,材料力學部分主要講授拉壓、剪切、扭轉、彎曲、應力狀態和強度理論,組合變形下的強度計算等。
12. 電工與電子技術
本課程內容主要包括電工技術基礎— 電路的基本定律與基本分析方法;正弦穩態電路基本概念。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常用半導體器件;基本放大電路分析;集成運算放大器簡介及應用。數字電子技術基礎— 數字邏輯基礎及門電路;組合邏輯電路分析與設計;觸發器與時序邏輯電路。
13.機械工程材料
本課程主要介紹零件在不同工作條件下的性能要求以及機械工程技術人員必備的材料學基本理論和材料知識,各類工程材料的成分、組織結構與加工工藝及性能特點和應用範圍,並結合實例說明了選用材料的原則和方法。內容包括:材料性能、材料的結構、材料的凝固與結晶組織、材料的變形與強化、鋼的熱處理、鋼鐵材料、有色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復合材料、功能材料、材料表面技術、工程材料的選擇與應用等。
14.公差與技術測量
本課程主要講述互換性和公差標準概念,圓柱公差與配合,形狀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滾動軸承的公差與配合,普通螺紋公差與配合,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測量誤差與數據處理等。
15.機械設計基礎
本課程包括機械原理和機械零件兩部分,主要為機構的組成、機械傳動原理和分析,通用零部件選用等內容。本課程的任務是培養學生掌握常用機構和通用機械零件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分析和設計機械零部件的能力,使學生認識物體機械運動的基本規律,學會運用這些規律和方法去分析解決工程實際中簡單的力學問題,使學生掌握有關桿件的強度、剛度、穩定性的基本概念以及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壹定的計算能力;初步具有確定機械運動方案的能力。
16.液壓與氣動技術
本課程主要介紹液壓與氣壓傳動的基本概念與理論;液壓元件、液壓輔件、氣動元件、氣動輔件的結構和使用、常見的故障與排除;液壓與氣動系統基本回路、常見的故障及排除,以及液壓與氣動系統的設計方法。本課程的任務是了解機械設備中液壓系統的工作原理,且對系統的設計、計算具有壹定的分析能力,有對液壓系統的維護和保養知識。
17.機械專業英語
本課程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基本掌握本專業領域的壹些常用詞匯、詞組和句型結構,能夠閱讀本專業領域壹般難度的英語文章,並借助詞典能夠閱讀本專業領域中等難度的英語文章。
18.金屬工藝學
本課程主要傳授各種工藝方法的規律性及其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和相互聯系;金屬零件的加工工藝過程和結構工藝性;常用的金屬材料性能對加工工藝的影響;工藝方法的綜合比較等。
19.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有金屬切削刀具的材料,刀具的幾何形狀和切削要素,金屬的切削過程,刀具的磨損與刃磨,提高金屬切削效率的途徑,常用刀具等。
20.金屬切削機床
本課程內容包括機床傳動的基礎知識,車床、銑床、鉆床、鏜床、磨床、刨床、拉床、齒輪加工機床、自動車床、數控機床等典型機床介紹,機床常見故障與維護等。通過上述內容的介紹,闡述了機床性能、傳動、結構組成及其工作原理,機床的調整使用、維護以及設計簡單專用機床,進行機床改裝的基本方法。
21.機械制造工藝及夾具
本課程內容主要包括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機床夾具設計原理、機械加工精度、機械加工表面質量、機器裝配工藝過程設計。通過本課程的教學過程(如課堂理論教學、習題等)及有關環節(如工廠實習等)的配合,使學生初步具有制定工藝規程的能力;掌握機械加工工藝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對於改進機械加工工藝過程,保證加工質量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應受到初步訓練。
22.機械工程檢測技術
本課程主要介紹機械工程中常見機械參量的檢測方法。基礎理論部分講述檢測技術的基礎知識、常用傳感器的分類、測試信號的描述等。應用技術部分分別介紹了幾何量、應變、力、力矩、位移、振動、速度、轉速、壓力、流量、溫度、噪聲等機械參量的檢測方法;相應傳感器的原理及其測量電路;無損檢測、計算機輔助測試等先進的檢測技術。
23.機械設備控制技術
本課程內容包括低壓電器,電氣控制線路基本環節,典型機床電氣控制系統,可編程控制器原理與應用技術,液壓傳動基礎知識,液壓元件及其輔助裝置,液壓基本回路,典型液壓傳動系統,電、液聯合控制技術和氣壓傳動及其控制等。
24.計算機繪圖
本課程主要內容:計算機繪圖系統的組成及功能,圖形的數學處理方法,編制繪圖程序的方法和技巧;了解常用繪圖軟件包的內容、功能及編輯使用方法。
25.現代制造技術
本課程內容包括現代制造技術的內涵、體系結構及分類;特種加工技術、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技術;柔性制造技術;現代制造系統;典型現代制造系統實例。
26.機械制造專業認識
通過對工廠中的機械設備、檢測設備及其它設備的感性認識,為後續課程學習的打下壹定基礎。
27.機械制圖實訓
通過實訓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工程圖學的理論、結合實際機件繪制標準機械圖樣的能力,並使所學知識得到進壹步的鞏固和深化。通過制圖實訓,使學生將所學理論和生產實踐結合起來、將學與畫結合起來,牢固地掌握制圖知識,提高繪制機械圖樣的基本技能。
28.電工與電子技術實訓
通過實訓培養學生基本電工電子知識的應用能力,電機及常用電氣設備的應用能力,常用電工儀器儀表的使用能力,安全用電知識及能力。
29.公差與技術測量實訓
通過實訓使學生了解若幹幾何量測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接受測量技能和處理測量結果的基本訓練。主要實驗內容: 軸、孔測量 、 表面粗糙度的測量、形狀誤差和位置誤差的測量。
30.機械設計實訓
實訓主要內容包括機器的觀察和分析、連接的拆裝、聯軸器的安裝、齒輪參數的確定、機構的結構及特性分析、機械裝置的調整、創新能力訓練、標準件市場調查等。
31.金工實訓
機械制造中的熱加工、冷加工工藝操作及基本技能訓練。通過實訓使學生了解機械加工工藝及其編制過程,完成相應的工模夾具設計及計算。
32.職業技能鑒定實訓
學生選擇1-2個專業工種進行強化訓練,並取得中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
33.生產實習
通過實訓使學生對機械、機電系統、產品的結構原理、設計與制造工藝等進行全面了解,鞏固基礎,增加感性認識;收集與畢業設計有關的技術資料,了解相應產品系統的工作原理、設計、生產及應用。
34.畢業設計(論文)
畢業設計(論文)是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工作的綜合訓練;應盡可能結合實際,完成較為復雜的機械、機電產品機構或控制系統設計。
Ⅵ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分類
屬於理工類專業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與制造的基礎理論,學習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制造及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屬於工科類專業。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主產第壹線從事機械制造領域內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6)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介紹擴展閱讀 :
該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力學、機械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設計工程學、機械制造基礎、自動化基礎、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實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內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發展趨勢。
5、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及組織管理能力。
6、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