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兒童體溫是多少

兒童體溫是多少

測量體溫壹般常用3個部位,即口腔、腋窩及肛門:

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

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

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

通過測量後,凡超過正常範圍0.5℃以上時,稱為發熱。不超過38℃稱為低熱,超過39℃者為高熱。

1、 寶寶的正常體溫也有波動

不是所有身體正常的孩子的體溫都會相同,每個寶寶的體溫都是獨特的。媽媽可以在 寶寶的身體狀況良好的時候測量壹下,以掌握自己孩子的體溫到底是多少。壹般來講,正常體溫在36~37度之間;如果體溫達到或高於37.7度時,妳要想到寶寶是不是發燒了。但有時寶寶的體溫在壹天當中的不同時段也會發生變化,或者在劇烈運動之後體溫也會有所上升。

2、 選擇壹個好的體溫計

體溫計的種類多種多樣,有簡單易用的頭部溫度測量條,也有高級的數字體溫計,還有放在外耳道的,只需幾秒鐘就可測出體溫的紅外體溫計。不同的體溫計測量出的溫度或許會有偏差。

3、 定期測量

發燒是人體自身與疾病鬥爭的壹種典型表現,寶寶也不例外。當寶寶發燒時,定期測量和觀察寶寶體溫的變化十分重要。也許需要每小時測量壹次或兩次,同時結合其他癥狀觀察寶寶的情況。如果發燒還伴有咳嗽或流鼻涕,有可能是傷風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如果發燒的同時寶寶還有使勁拉扯耳朵的現象,則有可能表明寶寶的耳朵已經發炎了。

4、 需要尋求醫生幫助的征兆

出現以下情況之壹時,請盡快帶寶寶去看醫生:

(1) 高燒(體穩高於38.5度)持續24小時以上。

(2) 體溫高於40度(務必先服用退燒藥在上路,以免發生高熱驚撅)如果高燒並伴隨以下任何壹種癥狀時,請撥打120急救電話。

1) 呼吸困難——可能是喉炎、支氣管炎或肺炎。

2) 脖子僵硬、嘔吐或出現皮疹——可能是腦膜炎。

3) 惡心並有腹瀉,嬰兒口幹舌燥,或者幼兒的眼睛凹陷——可能是脫水的表現。

5、 寶寶身體的不同部位測量體溫

這取決於測量時用的是哪種體溫計。我們可以在寶寶的額頭、腋下或耳朵裏測量體溫,但是盡量不要將體溫計插到寶寶的肛門裏去測量,壹般腋下測量出的溫度更準確。看病時告訴醫生妳的測量方式,以幫助他估計測量結果上的微小差別。

6、 常見的降溫措施:

◆除去寶寶的衣物直到只剩尿布;

◆給寶寶服用撲熱息痛等;

◆用溫水(而不是冷水)海綿擦浴。

感覺腹部溫度

幼兒的體溫調節功能還沒完善,所以妳必須特別留意寶寶的體溫變化。手和腳並不是體溫的良好反映部位,因為正常情況下小孩的手腳往往感覺較冷。因此,妳最好觸摸寶寶的腹部和頸後部,如果這些部位發燙,妳可以嘗試除去寶寶的毯子和衣物。

不要給寶寶包裹過多

過熱,是壹歲以內寶寶在繈褓中夭折的高危因素。所以,當寶寶仰臥於嬰兒床上時,妳要特別註意選擇適當的被褥和衣物。

建議:

◆如果嬰兒房溫度在18℃上下,給寶寶包上尿布,穿上壹件背心或嬰兒睡袍,然後再覆蓋壹條床單或棉質多孔羊毛毯就已夠了。

◆決不允許讓寶寶睡在暖氣管、加熱器或火爐旁邊。

◆帶寶寶外出回家時,壹進房間就應除去寶寶的帽子、手套或任何其他的額外包裹。

驚撅只持續幾秒或十幾秒鐘,並且很少會對寶寶有長遠的影響。但驚撅壹旦發生,馬上讓孩子平臥,若出現嘔吐,讓他側臥,排出口內嘔吐物,同時呼叫急救車,在醫生護理下送往醫院。

7、 摸摸寶寶的肚子

寶寶不能控制和調節自己的體溫,因此需要妳仔細觀察他。因為嬰兒手、腳的體溫較低,所以不能很好的反映體溫的變化。相反,摸摸寶寶的肚子和頸後,感覺壹下他的溫度,如果溫度較高而且濕呼呼的,妳就要為寶寶換壹床薄壹點的被子,或者減少他的穿著。(不要在寶寶發燒的時候,給他蓋很厚的被子,這樣只會使他的體溫升的更高。)

8、 別蓋的太多

如果妳和寶寶同蓋壹床被子,請註意:溫度過高是導致嬰兒致死的危險之壹。如果妳將寶寶面朝上放在兒童床的壹角時,妳要留心衣服和毯子不要掩住寶寶的臉。

(1) 如果寶寶的房間溫度在18度左右,根據寶寶睡覺時所穿衣服的厚薄選擇合適的被子或毛毯。

(2) 冷天切勿將寶寶放在暖風口、暖氣或火爐旁睡覺。

(3) 冷天當妳抱著寶寶從戶外進到屋裏或車裏時,盡快摘掉他的帽子、手套。

9、 檢查寶寶的臥室

寶寶睡覺的房間適宜溫度在16~20度之間。用室溫計測量壹下,看看寶寶的房間溫度是否超過20度。

10、寶寶的體溫不能過低

如果寶寶的體溫低於35度,他就有體溫過低的危險(雖然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妳可以用毛毯把他包起來,抱在懷裏,幫助他緩和過來。

體溫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每分每秒它都在發生改變。當寶寶看起來明顯異於往日時,妳首先就應該想到測量體溫。

體溫“正常值”因人而異

每壹個寶寶都有他自己的體溫正常值。在寶寶健康時應多次測量體溫,對其平常體溫值有大致估算。

◆範圍約36-37℃

◆體溫≥37.7℃,表示發燒,但在壹天的不同時段或者體力運動後這個值會有所改變。

其他參考:

▲選擇合適的降溫方法

寶寶發熱,臨床上常用的降溫方法主要有兩種:物理降溫、藥物降溫。不管采用何種方法幫助寶寶降溫,要根據寶寶的年齡、體質和發熱程度來決定。

新生兒期寶寶發熱壹般不宜采用藥物降溫;嬰幼兒壹般感染所致的發熱最好先采用適當的物理降溫措施。但對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兒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溫,以免刺激皮膚,影響皮疹透發。

如果使用藥物降溫,要註意劑量不要太大,以免使寶寶出汗過多而引起虛脫或電解質紊亂。兒科常用的退熱藥物種類很多,不管使用哪種退熱劑,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家庭實用物理降溫法

▲頭部濕冷敷:將濕毛巾敷於發熱寶寶的前額,2~3分鐘換1次。

▲冰枕:把冰塊搗碎,與水壹起裝入冰袋(或熱水袋)內,排出空氣後,擰緊袋口,放在發熱寶寶的枕頸部。

▲溫水浴:讓發熱寶寶在30℃左右的溫水中沐浴20~30分鐘

▲擦浴:用30%~50%的酒精或冷水浸濕紗布,洗擦發熱寶寶的上肢、下肢、額部、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等處。

家用藥物降溫註意事項

▲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給發熱寶寶用藥不可操之過急,如果服用壹次後,熱度不退,再次服藥需間隔4~6小時。

▲給寶寶服用的退熱藥用量不可太大。例如,常用藥撲熱息痛,患兒每公斤體重服用10~15毫克。如過寶寶服用撲熱息痛壹日量超過3克,即可發生急性中毒,甚至引起致死性肝損害。

▲不宜在短時間內讓寶寶服用多種退熱藥,降溫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則寶寶會出現體溫不升、虛脫等情況。

▲退熱藥只是在寶寶發熱時才有退熱作用,寶寶不發熱時,服用退熱藥並無預防發熱的作用。

▲在給寶寶服用退熱藥後,如果寶寶出汗較多,要及時給他補充水分,以免發生虛脫。

寶寶發熱吃什麽

寶寶發熱時,身體新陳代謝加快,對營養物質的消耗會大大增加,體內水分也會明顯消耗。同時,由於發熱,寶寶體內消化液的分泌會減少,胃腸蠕動減慢,消化功能會明顯減弱。所以,爸爸媽媽壹定要註意寶寶發熱時的飲食調理,高熱量、高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是最佳的選擇。另外,少食多餐,寶寶每天進食以6~7次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