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調查問卷怎麽做

調查問卷怎麽做

壹、問卷編制的步驟

研究者在編制問卷時,可依三個步驟進行:確定主題、搜集資料、編制題目。

以下就以臺北市民參與慢速壘球活動的調查研究為例,說明壹份問卷是如何編制出來的(問卷如附錄壹的第二部份)。

(壹)確定主題

問卷編制的內容應和所要調查的目的壹致,譬如若要了解臺北市民參與慢速壘球活動的情形,所編制的題目就應和慢速壘球的活動有關。

(二)搜集資料

假如要了解市民參與慢速壘球活動的情形,首先需要知道臺北市的慢速壘球活動是如何運作。編制者可至臺北市慢速壘球協會訪問相關的工作人員,或是至壘球活動的現場了解會員參加活動的情形。這些資料都可供編制者在編制問卷時參考用。

(三)編制題目

編制者在搜集有關的資料後,即可將各項資料整理並編擬出題目。所編的題目可分為人口統計變項部份和問卷題目部份兩類,由前者可了解參與慢速壘球活動人員的年齡、性別、婚姻、職業、學歷、收入等基本資料,問卷的主要內容包括有參與慢速壘球活動的原因、每月參加的次數、時間、經費、及參加的方式等。

二、問卷編制的類型

壹般而言,問卷的類型可為開放式的問卷和封閉式的問卷兩類。以下即分別予以說明:

(壹)開放式的問卷

1.在球類運動中,妳喜不喜歡棒球?為什麽?

2.妳通常收看什麽球類比賽節目?為什麽?

(二)封閉式的問卷

1.妳喜不喜歡棒球運動?

囗很不喜歡囗不太喜歡囗有點喜歡囗很喜歡

2.妳通常喜歡收視那種球類比賽節目?

囗籃球囗足球囗棒球囗其它

由上面的例題得知,開放式的問卷讓作答者有較大發揮的空間,研究者可以比較深入的了解作答者心中的想法,但需要較長的時間作答。而封閉式的問卷的優點是讓作答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作答完畢,而且答案明確,易於統計,但其缺點是無法得知作答者為何要選該答案的原因。通常壹份問卷是以封閉式的題目為主,另佐以若幹開放式的題目(研究者比較想深入知道的問題)。

三、提出問題的標準

研究者在編制問卷時必須先考慮所編擬的問題是否適宜,以下所提的幾項標準可做為問卷編制者的參考:

(壹)問題是否與研究目的壹致

問卷裏所提的問題必須和研究目的壹致,才不會讓作答者有離題的感覺。譬如問卷是要了解臺北市民參與慢速壘球活動的情形,所有問卷裏的問題當然都必須和慢速壘球活動有關。假如在此份問卷裏問了有關臺北市政的問題,就會讓作答者不知所措。

(二)問題的類型是否合適

有些問卷的問題適合用封閉式的類型,有些則應該用開放式的類型。壹般而言,開放式的問題比較能獲得充足的資料,但其缺點是費時,而且作答的對象在教育程度上不能太低。因此,問題的類型應該視作答的對象、研究的主題、可以應用的時間等因素而定。

(三)問題是否令人難以回答

在問卷裏應避免提出讓人不喜歡回答的問題,譬如問大專的體育教師「妳是否曾經有過花錢請人幫妳寫論文的念頭?」,或是問「妳在撰寫論文時是否曾經考慮過抄襲別人的研究報告?」像諸如此類的問題都非常敏感,即使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可能也不會據實回答。

(四)問題是否涉及個人的穩私

有關個人隱私的問題,編制者應該盡量避免將其列入,譬如問選手「妳是否在比賽時使用過禁藥」、「妳每年有多少的收入不用報稅」,除非這是研究者研究的主題,而且事先獲得作答者的合作,否則這種問題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五)問題是否有暗示作用

問卷的問題不應暗示作答者做某種的回答,如問選手「有研究報告指出吸煙會影響人的心肺功能,妳認為運動選手可以吸煙嗎?」像此類的問題已經強調吸煙的壞處,當然會強烈的暗示作答者選擇不同意的答案。

(六)問題是否超出作答者的能力

問卷所問的問題應視作答者的能力來提問題,譬如對小學的運動選手問「妳認為行政院是否應該成立體育委員會?」「妳認為大專院校的體育助教是否可以上課?」,像此類的問題已超出小學生作答的能力範圍,將會使作答者無法反應。

四、編制題目的原則

(壹)用字淺顯易懂

題目的文詞應力求清楚明了,不要造成作答者對語意的誤解。而且用字也要簡單易懂,盡量使作答者能節省作答的時間。

(二)每個問題只涵蓋壹個觀念

壹個句子只能提及壹個觀念,以免作答者混洧。譬如「當妳遇到挫折時,妳是否會努力不懈而且嘗試用新的方法去解決。」這個句子就涵蓋了「努力不懈」及「嘗試用新的方法」兩個觀念,有時作答者只符合了其中的壹個觀念,這對於作答者將會造成困擾。因此像上述的例子最好將其改為兩個句子:「當妳遇到挫折時,妳是否會努力不懈去解決。」及「當妳遇到挫折時,妳是否會嘗試用新的方法去解決。」

(三)避免主觀及情緒化的字眼

問卷的問題應該是采用客觀、中性的字眼,不應用會挑起作答者情緒的文字,如「妳認為教育部不準大學的體育教師上課是否有打壓體育教師的嫌疑?」,這個句子所用的「打壓」這個字眼就非常不適當。

(四)問題的選項應清楚界定

問卷裏各個問題的選項應界定清楚,如前述「臺北市民參與慢速壘球活動問卷」有關每月收入的問題,在各個選項中不能有混淆的情形。譬如第壹個選項是5萬元以上,其後依次是4萬元-4萬9千元、3萬元-3萬9千元、2萬元-2萬9千元及1萬元以下,各個選項分得很清楚,作答者很容易選出符合自己收入的答案。假如所編的選項是5萬元以上,然後依次是4萬元-5萬元、3萬元-4萬元、2萬元-3萬元及1萬元以下。像此種選項因為有重疊的情形出現,將會造成作答者無法正確的作答,這是編問卷者要避免的情形。

(五)不用假設或猜測的語句

「假如妳是行政院長的話,妳是否會同意成立體育委員會?」,像這種假設性的問題,因為作答者有太多的想象空間,以致於所得的結果不易歸納解釋。在實際的應用上,價值並不高。

(六)句子避免過長

通常作答者在填答壹份問卷時,都不希望花太多的時間,假如問卷的題目簡單清楚,壹目了然,作答者的配合度會較高;反之,若題目復雜又冗長,作答者有可能會應付了事。譬如「在亞特蘭大奧運時,我國派出大批的選手與賽,結果只得到壹塊銀牌,其余則空手而歸,妳對此種結果有何感想?」像此種冗長的題目,只是浪費作答者的時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