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人之下萬人之上,南宋宰相有哪幾人?
南宋宰相有黃潛善 、汪伯彥 、朱勝非 、呂頤浩 、杜充等人。
1,杜充
杜充(?-1141年),字公美,相州(今河南安陽)人?[1]?,兩宋之際大臣、南宋初年宰相、叛臣。
哲宗紹聖間進士。靖康初年,知滄州。建炎二年,代為東京留守。但杜充害怕和金軍打仗,先是全部放棄了抗金起義不斷的河北各地,以致河北所有起義都被金軍鎮壓,由此徹底丟掉了北宋末年被金國侵占的三分之壹多的土地。建炎三年,南逃建康府,丟掉了長江以北的所有宋朝領土,卻被拜為右相,旋為江淮宣撫使駐守建康。未幾,金兵渡江,遂降。紹興七年,任金朝燕京三司使。紹興九年,遷燕京行臺右丞相。
2,潛善
黃潛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門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黃潛善考中進士,北宋末年知河間府。趙構開大元帥府,他被任為副元帥。趙構即位後,任右仆射,逐李綱、張所,殺陳東、歐陽澈,主謀南遷揚州。與汪伯彥同居相位,因循茍安,不作備戰,為軍民所痛恨。
建炎三年(1129年)揚州失守時,幾為軍人所殺。後被貶逐至梅州,未幾病死。趙構在位後期,追復其原來官職。
3,汪伯彥
汪伯彥(1069年―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門(今安徽祁門)人,南宋初年宰相、著名奸臣。奸相秦檜的老師,主和派重要人物。?
汪伯彥在公元1103年(崇寧二年)考中進士,初授成安主簿,之後歷任中奉大夫、開府司儀曹事、軍器少監等職,並在任職期間先後受到宋徽宗、宋欽宗兩任皇帝的召見。他將自己撰寫的《河北邊防十策》上呈宋欽宗趙桓,因切合帝意被任命為直龍圖閣,知相州。金兵攻陷真定之後,真定帥府遷往相州由汪伯彥負責統領。
宋徽宗時推行割地、納貢、稱臣等屈辱條件。趙構在河北,他率兵保護,遂受信任。康王大元帥府副元帥,又升為集英殿修撰。國事日益緊急,風雲激蕩,官兵民眾抗金心切,群誌昂然。然而就在金兵迫近京城時,汪伯彥卻阻攔宗澤抗金。次年,金兵攻下京城,擄走微、欽二帝。
康王秉承旨意,升汪伯彥為元帥和顯謨閣直學士。5月,康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繼位位,升伯彥為同知樞密院事,6月升知樞密院事,12月拜右仆射(即右丞相)。 當金兵再次逼近時,汪伯彥極力反對宗澤、李綱的抗金主張,促請宋高宗南逃。與黃潛善同居相位,專權自恃。他又主謀南遷揚州(今江蘇揚州),不作戰守之計。建炎三年(1129年),揚州失守後罷職。
4,朱勝非
朱勝非(1082年—1144年12月24日? ),字藏壹,蔡州(今河南上蔡)人。南宋初年宰相。朱勝非於崇寧二年(1103年)進士及第。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任東道副總管、兼管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勸宋高宗趙構繼位。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除尚書右丞,遷中書侍郎、尚書右仆射等職。苗劉之變時,他善事斡旋,保護之功居多。
平亂後,引咎罷政,授觀文殿大學士、知洪州,繼除江西安撫大使兼知江州。後因江州失陷,他赴鎮太慢,被降授中大夫、分司南京、江州居住。紹興二年(1132年),經宰相呂頤浩力薦,再拜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後乞請免職奉祠。紹興五年(1135年),應詔疏奏戰、守四事,歷知湖州、宣州等地。秦檜為相後,朱勝非與其不合,廢居八年。
5,呂頤浩
呂頤浩(1071年—1139年4月30日?[1]?),字元直,滄州樂陵(今山東德州)人,後遷齊州(今山東濟南)。南宋初年宰相。
呂頤浩是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進士,初任密州司戶參軍。以李清臣薦為玢州教授。歷官至河北都轉運使。宋高宗南渡,起知揚州,改江東安撫制置使兼知揚州。兩入政府,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以少傅、醴泉觀使致仕。
呂頤浩在相位時,專橫剛愎,力排李綱、李光等,為滿足軍需,又創立月椿錢,使東南百姓負擔沈重。但呂頤浩自幼生長於西北兩邊,嫻熟軍旅;應詔上奏戰守之策,籌劃頗為完備。在宣和伐遼時,他奏陳河北危急五事,請議長久之策,壹時稱此言“切直”。苗劉之亂時,又與張浚等人創議勤王,最終平息內難。
百度百科——杜充
百度百科——黃潛善
百度百科——呂頤浩
百度百科——朱勝非
百度百科——汪伯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