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藍色經濟區的經濟帶

藍色經濟區的經濟帶

藍色經濟區是涉海空間概念,更是壹種創新域,也是壹種具有魄力的決策。

藍色經濟區,不僅是壹個涉海經濟的空間概念,還是壹個系統創新、可持續發展和陸海壹體化的發展戰略。它通過制定陸海壹體產業發展規劃,形成合理的產業布局、實現海洋產業持續發展的同時,使沿海和腹地經濟優勢互補,互為依托,實現***同發展。

隋映輝說:“我個人認為,藍色經濟區實際上就是壹個以系統創新為支撐,產業經濟發展為基礎,將更多的海洋資源,通過陸上科技資源、創新平臺、工業制造、物流運輸、投資體系等鼎立支持和有效開發利用,努力實現陸海經濟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和空間規模的最大化的泛海經濟區。”

作為壹種獨特的區域空間和創新域,藍色經濟區具有集聚性、關聯性、獨立性和輻射性四大基本特征。而傳統的陸海經濟區域規劃與發展戰略忽略了其內在的基本特征,就使得其在發展規劃和產業空間設計方面被人為地分割了。

隋映輝告訴記者:“所以說,藍色經濟區是在特定的創新環境下,由特定區域、特定城市、要素組合、相互銜接的產業鏈、生態鏈等構成的戰略生態系統。”

就此,隋映輝建議:建設藍色經濟區,首先要將海洋資源的有效利用開發和陸地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結構布局和生態環境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陸海壹體的創新域。要著重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對陸海產業結構進行轉型和結構升級。

其次,建設藍色經濟區,要依托藍色經濟區將著力點放在研發、設計、服務等方面,為地區提供技術、智力、人才、資金等支撐服務,使得藍色經濟區成為藍色經濟區的服務中心、研發中心和配套中心。

再次,應積極推動海洋產業制造業、專業知識服務、零部件配置等向內陸地區轉移和發展,采用前店後廠模式,構建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產業集聚的大藍色經濟區。

海陸壹體的集群帶

是藍色經濟區的內核

“在藍色經濟區建設中,集群發展、結構調整和產業重組等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要大力推動海洋科技成果快速轉化、加快海洋資源在陸地的有效開發和利用,為先進制造業提供技術支撐與服務,就要改變長期以來部門經濟遺留下的體制分割、政策分離的思維方式,建設開放式、多功能的藍色經濟區戰略生態系統。”隋映輝強調。

“根據山東區域跨越式發展目標、產業集群帶和藍色經濟區系統的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必須著眼於跨區域縱橫交錯的戰略構想。”隋映輝表示,“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就是要以‘兩黃(環黃海地區、黃河流域)對接、三國(中日韓)互動’形成藍色經濟創新空間以及產業集群轉移走廊。”

那麽,如何實現上述目標呢?

隋映輝強調,要充分利用區域科技經濟多元機制和產業合作路徑,利用山東半島制造業的創新資源和比較優勢,發揮經濟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和經濟增長的極核作用,形成以產業競爭力為目標、以陸海壹體創新域(圈)為“增長極”、以創新網絡擴張系統為“戰略支點”的藍色經濟區戰略模式。

他進壹步闡釋說:“這壹模式通過‘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園區開發、集群發展’,實現陸海空間和產業的聚集、擴張和拉長。在優化研發服務、設施建設基礎上,推動區域由規模擴張向創新擴張,形成壹個服務於海洋‘科技產業化、服務市場化、創新國際化’的整體,從而推動區域陸海科技經濟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