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來脫貧攻堅戰召開了幾個專題會議
2015年來脫貧攻堅戰召開了7個專題會議。
1、在陜西延安主持召開陜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2015年2月13日)
實現第壹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特別是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這就是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涵義。
加快老區發展步伐,做好老區扶貧開發工作,讓老區農村貧困人口盡快脫貧致富,確保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壹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幸福美好生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要靠艱苦奮鬥來創造。要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把老區發展和老區人民生活改善時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真抓實幹,貫徹精準扶貧要求,做到目標明確、任務明確、責任明確、舉措明確,把錢真正用到刀刃上,真正發揮拔窮根的作用。
2、在貴州貴陽召開部分省區市扶貧攻堅與“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2015年6月18日)
必須增強緊迫感和主動性,在扶貧攻堅上進壹步理清思路、強化責任,采取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續的措施,特別要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
重點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機制,黨政壹把手負總責的扶貧開發工作責任制,真正落到實處。
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抓好村級組織配套建設,鼓勵和選派思想好、作風正、能力強、願意為群眾服務的優秀年輕幹部、退伍軍人、高校畢業生到貧困村工作,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
3、在寧夏銀川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2016年7月20日)
西部地區特別是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革命老區、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程度深、扶貧成本高、脫貧難度大,是脫貧攻堅的短板,進壹步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必須采取系統的政策和措施。
扶貧開發到了攻克最後堡壘的階段,所面對的多數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抓工作。要堅持時間服從質量,科學確定脫貧時間,不搞層層加碼。要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
脫貧攻堅是幹出來的,靠的是廣大幹部群眾齊心幹。貧困地區要激發走出貧困的誌向和內生動力,以更加振奮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凝聚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力量。
4、在山西太原主持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2017年6月23日)
脫貧攻堅的主要難點是深度貧困。主要難在以下幾種地區:壹是連片的深度貧困地區。二是深度貧困縣。三是貧困村。
深度貧困地區、貧困縣、貧困村,致貧原因和貧困現象有許多***同點。壹是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於壹體。二是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滯後。三是社會發育滯後,社會文明程度低。四是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五是經濟發展滯後,人窮村也窮。
在深度貧困成因中,需要特別關註因病致貧問題,合理確定脫貧目標。要實事求是,不要好高騖遠,不要吊高各方面胃口。
5、在四川成都主持召開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2018年2月12日)
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急躁和厭戰情緒以及消極腐敗現象仍然存在,有的還很嚴重。行百裏者半九十。必須再接再厲,發揚連續作戰作風,做好應對和戰勝各種困難挑戰的準備。
堅持目標標準。既不能降低標準、影響質量,也不要調高標準、吊高胃口。
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在人的觀念、能力、幹勁。要突出抓好各級扶貧幹部學習培訓。
6、在重慶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2019年4月16日)
解決三保障突出問題,要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體制機制。
各地在解決三保障突出問題時做了不少探索,有些地方有意無意拔高了標準。對明顯超出標準的,要予以糾正;對沒有明顯超標的,要保持政策穩定性、連續性,少翻燒餅。
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摸清底數是基礎,有的地方底數依然不是很清楚,這是不行的。有關部門要指導各地摸清底數,確保工作有的放矢。有關部門要加強數據比對銜接,不能壹個部門壹個數。
脫貧既要看數量,更要看質量,不能到時候都說完成了脫貧任務,過壹兩年又大規模返貧。要多管齊下提高脫貧質量,鞏固脫貧成果。
7、在北京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2020年3月6日)
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顯了中國***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是廣大幹部群眾紮紮實實幹出來的。
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松松壹沖鋒就能打贏的,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決不能松勁懈怠。
全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雖然同過去相比總量不大,但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壹是外出務工受阻。二是扶貧產品銷售和產業扶貧困難。三是扶貧項目停工。四是幫扶工作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