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組織架構大調整!比亞迪卷出新高度

組織架構大調整!比亞迪卷出新高度

比亞迪不僅站得高,還望得遠。

2023年對於汽車市場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壹年,賽道太過於飽和,車企們鉚足了勁往前擠,但這條路終究不是那麽好走。

降價、保價、補貼......車企們花樣百出,想盡辦法只為搏得壹線生機。而坐擁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頭把交椅的比亞迪,卻將目光鎖定在了企業組織架構變革上。

有內部人員稱,比亞迪旗下所有品牌都會成立壹個品牌研究院,包括王朝研究院、海洋研究院、騰勢研究院等。除了研發還保留在總院,各品牌的項目、運營和產品等都會獨立到品牌研究院。

壹個好的企業組織架構,可以為企業內部建設提供重要的支撐。這既是壹家企業的上層建構,也是戰略布局圖。很顯然,比亞迪想靠自己的這張戰略布局圖,在新能源市場中,打壹場漂亮仗。

而比亞迪的這場組織調整早在年初就開始了,目前各個品牌研究院的關鍵崗位人員已經就位,其中像王朝和海洋的研究院院長基本都是各自的大車型總監,騰勢汽車的院長則是原騰勢CEO王鳳儀。

值得壹提的是,這種獨立品牌研究院的架構早在同行吉利汽車中實施多年,其優勢是能夠更好的梳理產品、項目資源,以及更方便做項目的獨立核算。

雖說比亞迪這兩年銷量十分可觀,但其節奏還是相對平緩,表現中規中矩的比亞迪,正需要獨立品牌研究院的架構,來刺激其資源整合和運營效率的神經。

而最近的比亞迪更是大招頻出,卷出新高度。

隨著“仰望”和“F品牌”的強勢加入,也讓比亞迪的產品矩陣更加完整。而上周比亞迪漢唐雙旗艦冠軍版上市,更是將比亞迪的熱度推向壹波小高潮。

如此壹來,品牌規劃也成了比亞迪需要跨過的壹道坎,而如何避免產品內耗也是比亞迪需要面對的問題。不過比亞迪將各個品牌的價格定位都區分得很清楚,再加上這次比亞迪內部的組織架構變革,相信比亞迪對旗下各個品牌的發展會更加有條不紊。

而除了在工程院推動成立品牌研究院,比亞迪的另壹個研發重鎮——規劃院也在發生調整。

因為此前比亞迪規劃院、第六事業部、第五事業部和工程院等部門,均有智能駕駛研發項目在推進,難免存在資源重復投入和消耗。所以比亞迪從年初開始逐步統壹業務出口,將智能駕駛的研發任務主要交給規劃院和第五事業部負責,前者重點負責高階智能駕駛,後者負責低階智能駕駛。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公開表示,新能源汽車的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公司在智能化領域,會像在電動化領域壹樣,將所有核心技術打通,並進行充分驗證。

雖說比亞迪去年銷量已力壓特斯拉,在電動化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智能化領域卻是壹塊明顯的短板。

面對更長遠的智能駕駛這條全新賽道上,比亞迪的前瞻性是令人佩服的。提前布局智能化這塊短板,思路清晰明確,也正是因為比亞迪的未雨綢繆,才能為自己搏得壹個好的未來。

回看比亞迪這些年來取得的成績,比亞迪在新能源這條賽道中上演了無數高光時刻。

去年比亞迪全年銷量達187萬輛,問鼎全球新能源汽車榜首,但比亞迪野心遠不止於此。

眾所周知,2023年比亞迪的年度銷量目標是沖擊400萬,從187萬到400萬,是巨大的跨越,這勢必需要比亞迪在產品及運營上更下功夫。

值得壹提的是,有網友發現比亞迪日前註冊了新商標“雲輦”,該商標或為比亞迪壹項新技術。正是在這個眾多車企忙於打價格戰撬動市場的時候,這又是新車,又是新技術,可見其野心勃勃。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比亞迪這兩年風光無限,但比亞迪不會止步於此。在水深火熱的價格戰大背景下,比亞迪需要來壹次深刻的變革,而這次的組織架構調整正是比亞迪這個新能源巨頭深刻變革的開始。而對於比亞迪想要實現2023年400萬銷量的目標,這場變革,也不可或缺。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車大事記,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