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恩施苗族 元宵習俗 吃的,當天服飾

恩施苗族 元宵習俗 吃的,當天服飾

恩施苗族元宵習俗和吃的如下:

1、趕毛狗

“趕毛狗”是土家人除害驅邪、祈求平安的壹種宗教儀式。“趕毛狗”時人們的喊聲和著毛狗棚燃燒時“劈劈啪啪”的爆炸聲,甚是壯觀。

2、觀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3、走百病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4、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壹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

恩施苗族元宵服飾如下:

苗族小孩服裝大體相似,前遮羞,後遮溝,喜歡戴狗耳帽、貓耳帽和風帽等。

苗族婦女服飾以宣恩縣最具代表性。宣恩苗族婦女服飾比較講究,壹般上衣無領(後改為短領),大袖滿襟。從圍頸、袖頭、四邊都繡或鑲有二至三道花邊欄桿。苗家婦女喜歡戴銀制裝飾品。新婚女郎頭插各種銀花,雖不是鳳冠,卻也白花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