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史上第壹個重大事故,2火車相撞,死傷情況到底如何?
英國倫敦的《標準報》曾經在1889年3月報道過壹起發生在中國的重大火車交通事故:壹輛客運火車與壹輛貨運火車在津沽鐵路上迎面而撞,客運火車翻車並引發大火,車上總***載有28位乘客,絕大多數乘客因此喪命,人員傷亡慘重。
按照常理,該火車事故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且該事件還是國內鐵路歷史上的第壹起重大事故。國內新聞報紙本應在第壹時間刊登事故消息告知廣大群眾,然而,讓人疑惑的是當時國內並無壹家報紙對該重大事故進行刊登,且在中國現存的資料當中,也難以找到該次火車相撞事故的相關記錄,此次事故在中國也是鮮為人知。
遲到——事件的開始
先回到事故發生之前。
當時中國的鐵路技術並不先進,火車會車錯車的時間與地點都被嚴格安排好,以免發生交通事故。此次發生事故的地點——津沽鐵路,起點為天津,終點為塘沽,中間有壹個軍糧城站,該軍糧城站是往返火車進行錯車的地點。
發生事故當日,按照安排好的行程表,客運火車與貨運火車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到達軍糧城站進行錯車,錯車後才能繼續行駛。
當日早晨五點半,客運火車按時到達軍糧城站。但貨運火車卻未在規定時間內出現。經過調查後方才得知,貨運火車遲到竟是因為貨運貨車司機壹時心血來潮,帶著獵槍便去打鳥了,而且該玩忽職守的司機還把自己的手弄傷了,這種情況下只能把他送往醫院醫治。
在原定司機出現意外情況時,應及時通知代班司機並按時發車。但因原定司機耽誤的時間過久,盡管代班司機快速趕到並發車,貨運火車也並未按時到達錯車地點。
貨運火車遲到,車站的工作人員必須馬上給軍糧城站送電報,以免出現大差錯。但禍不單行,由於種種原因軍糧城站當日並未順利收到電報。
壹直在軍糧城站等待貨運司機錯車的客運司機已經等了三個小時有余,他已經焦躁不已。煩亂之下,他喝了許多酒。壹時沖動之下,客運火車司機便擅自載著28位乘客駛離了軍糧城站,將火車開往塘沽。
相撞之時
客運火車才行駛了頃刻,姍姍來遲的貨運火車出現在了同壹條鐵路上,如果兩列火車不及時停下,火車將迎面相撞,後果不堪設想。
眼見著兩列火車即將相撞,貨運火車司機眼疾手快,及時剎住了車。但客運火車司機發車前喝過酒,整個人迷迷糊糊,並沒有及時反應過來。
客運火車上的鍋爐工發現了意外情況,當即告知司機,讓司機馬上停下火車,但司機受酒精麻醉,反應遲鈍,並沒有成功停車。兩輛火車隨後迎面相撞,瞬間發出巨大的聲響。客運火車司機此時在沒有停下火車的情況下便拋下整車乘客,自己壹人跳車逃離。
火車繼續往前行駛,很快便脫離了軌道。火車翻車了,此時火車車門已經無法打開,車內乘客已被火車相撞發出的巨響與車廂的翻轉嚇得慌亂不已,壹時間,火車內亂作壹團,哀嚎尖叫的聲音起此彼伏。
火車上的人都急忙去扒車門與窗戶逃生。但在兩列火車相撞之時,客運火車內的鍋爐已經爆炸,且火車上有煤油燈,大量木質物品,未過多久,整列火車即被熊熊大火吞噬掉。僅有極少數人跳窗並得以生還,其余的人都不幸地葬身火海。
勿忘教訓,警鐘長鳴
毫無疑問,這是壹場人為的事故。先是貨運火車司機玩忽職守,罔顧車站安全規定,耽誤了大量時間,導致貨運火車無法按時到達軍糧城站與客運火車進行錯車。
再者,客運火車司機竟在發車前飲酒,且對整車乘客性命安全不管不顧,未經錯車便擅自駛離軍糧城站。在火車即將相撞時未能及時制動火車使其停下,竟然還在未成功停下火車之時便拋下車上人員獨自跳車逃離。
車站工作人員也未做好相應管理工作,讓客運火車在未錯車便可駛離車站。他們如此不負責任的行為釀成了該次的重大事故,導致許多無辜的人因此喪命,屍骨難尋。
這是我國鐵路史上第壹起重大事故,我們真誠為該事故中失去生命的人員惋惜。如今該事故被公之於眾,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無論是何種交通方式,相關工作人員都應時刻警醒自己嚴謹對待工作,不能允許自己出現壹絲壹毫差錯。因為這與萬千人員的性命安全息息相關。
時刻謹記:生命重於天,安全第壹位
事故消息的封鎖
回到文首的疑問:為何面對如此重大的人員傷亡事故,國內竟無有壹家報紙刊登?事故發生之後,清朝政府曾派人員前來調查事故原因,但為何最終事故消息卻並沒有出現在報紙上?
回到1889年的中國,清朝政府尚未被推翻,國內的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希望可以"師夷長技以制夷"。火車是當時洋務派主張引進的交通方式之壹。此次發生的事故人員傷亡慘重,如果消息被披露出去,反對洋務運動的人便有了借口,同時也會導致群眾的不信任與不支持。
洋務派主要人員李鴻章經反復衡量,認為消息擴散出去有損洋務派利益,洋務運動進程將會受阻,便命令相關人員嚴密封鎖事故消息,不得隨意擴散。因為消息被嚴令封鎖,中國的新聞報社並不知道此次事件的發生,盡管知道,為避免受罰也並不敢刊登上報。
但由於此次火車相撞事故的貨車司機是壹位英國人,該事故得以被某些外國報紙刊登出來,讓我們如今有機會了解該事件,否則這起重大事故將永遠被隱藏於歷史之中,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