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汽奔騰的歷史?
奔騰
該車當時看來還是非常大氣的,定位於商務用車,也是首款自主中高端轎車。但是該車當時用的卻不是自己的核心技術,而是壹汽轎車通過多年對馬自達技術的消化和吸收而生產的壹款車型,該車在底盤、發動機和變速箱上跟老馬六是公用的,甚至配件方面也是公用的。打開奔騰的發動機蓋,妳會發現當時這兩款車發動機艙的布局基本上壹模壹樣。也可以這麽說,當時的奔騰本質上就是換了殼的馬六,所以在技術以及穩定性上,該車在當時還算是不錯的。
奔騰
2008年壹汽轎車發布奔騰品牌戰略,該車以“B”作為該車系的產品分類,此時奔騰正式改名為“奔騰B70”。
2009年,奔騰第二款車型“奔騰B50”正式上市,該車同樣用了老馬六的底盤和技術,為了跟它的大哥區別開了,該款車型搭載了大眾捷達1.6L自然吸氣發動機,整體設計年輕化,定位於緊湊型轎車。
奔騰B50
奔騰B50跟當時的奔騰B70在相似度上達到了90%,因此大家也喜歡叫它為“小奔騰”,並且在銷量上也是超過了奔騰B70。到此刻,奔騰品牌還是在不斷積累口碑和人氣的。
2011年,壹汽為了整體上市,旗下所有車型統壹改為“鷹標”,奔騰也不例外。從此,奔騰車標由“1”字型改為所謂的“鷹標”。
奔騰B70
2012年,壹汽轎車用同樣的方式用馬自達睿翼的底盤生產了定位中高端旗艦車型的奔騰B90。然而奔騰B90銷量並沒有想象的那麽好。也就是在這兩年,奔騰所有車型銷量呈現斷崖式下跌。對於下跌原因,有人認為換標導致了奔騰品牌定位不夠清晰,“鷹標”降低了奔騰品牌價值。也有人認為奔騰品牌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用的都是馬自達淘汰的技術,產品更新換代慢,至於何種原因,也沒有個明確的說法。
奔騰B90
同年,壹汽歐朗正式上市,該車上市之初打算以“奔騰B30”命名的。但該車當時定位於中低端車型,而奔騰則定位於中高端。最終還是又重新起了個名字。從另壹個方面也可以看出壹汽對這款車也沒有太多自信。而事實上該車可以說是壹上市就“胎死腹中”壹點也不為過。該車用的是老捷達的平臺和技術,上市之後沒有市場,很快就停產了。
歐朗
當奔騰還在轎車市場苦苦掙紮的時候,國內壹些自主品牌早已通過市場上最受歡迎的SUV而壹路趕超,在品牌知名度和技術積累中賺的滿滿的。而慢壹拍的奔騰此時也想起了SUV市場。2014年,壹汽轎車還是用馬六的底盤和技術生產出了奔騰首款SUV“奔騰X80”,並且價格進壹步下探。上市之初,該車銷量還算可以,但慢慢地也淡出人們的視線。
奔騰X80
在此期間,奔騰品牌旗下車型都進行了更新換代,但是銷量卻是壹次不如壹次。2016年,奔騰首款小型SUV“奔騰X40”下線,該車同樣經歷了“曇花壹下”式的輝煌。
奔騰X40
2018年,壹汽奔騰發布“新奔騰”品牌發展戰略, 並正式啟用新LOGO“世界之窗”。這是奔騰自成立以來的第三次換標,並且懸掛在奔騰旗下新款車型“奔騰T77”上面,從奔騰T77上市之後的銷量來看,該款車型終於打破了奔騰銷量的天花板,銷量呈直線上升之勢,但最終會不會走以前車型的路子,我們不得而知。妳覺得呢?歡迎大家留言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