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海門縣的基本介紹

海門縣的基本介紹

海門江蘇省海門市地處黃海之濱,位於長江和沿海兩大開放帶的交匯點上,東臨黃海,南依長江,是中國黃金水道與黃金海岸“T”字型的結合點。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西靠港口城市南通,北倚廣袤的江海平原,素有“江海門戶”之稱。境內氣候宜人,環境優美,物產豐富,交通發達,經濟繁榮。江蘇省海門市地處長江入海口,東瀕黃海,南倚長江,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直線距離僅為60公裏,兼具“黃金水道”與“黃金海岸”之優勢,素有“江海門戶”之稱。全市總面積1149平方公裏,人口101萬(2006年),下轄2個省級開發區、2個園區和17個鄉鎮,是全國聞名的“科技之鄉”、“紡織之鄉”、“建築之鄉”、“教育之鄉”、“長壽之鄉”,被譽為“金三角上小浦東、江風海韻北上海”。海門是國務院最早批準的對外開放縣(市)之壹,處於環上海浦東經濟輻射圈內,已形成新材料、醫藥化工、輕紡服裝、建築業等支柱產業,擁有全國最大的、被國務院經濟發展中心列為“中華之最”的繡品專業市場。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列為“中國最具潛力十強縣市”之壹。2010年,海門實現生產總值500.1億元,2012年12月10號,出爐的第十二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名單中上升至第28位。海門行政區劃大調整。撤銷海門鎮、德勝鎮、三星鎮,設立海門街道、濱江街道和新的三星鎮。

撤銷三廠鎮、臨江鎮,以八匡河為界,分別設立三廠街道、新的臨江鎮。撤銷常樂鎮、麒麟鎮,設立新的常樂鎮;撤銷悅來鎮、萬年鎮、三陽鎮,設立新的悅來鎮;撤銷四甲鎮、貨隆鎮,設立新的四甲鎮;撤銷余東鎮、樹勛鎮,設立新的余東鎮;撤銷正余鎮、王浩鎮,設立新的正余鎮。將包場鎮、東竈港鎮、劉浩鎮合並設立新的包場鎮。同時,為方便群眾辦事,在被合並鎮設立辦事處。本次行政區劃調整後,我市將形成“壹中心五片區”的區劃布局。“壹中心”即中心城區,包括海門街道、濱江街道、三廠街道。“五片區”即:西北部片區,即三星鎮;東南部片區,即臨江鎮、海永鄉;東北部片區,即包場鎮;中部片區,即常樂鎮、悅來鎮、余東鎮;北部片區,即四甲鎮、正余鎮。

海門市轄19個鎮、1個鄉:海門鎮、三星鎮、德勝鎮、三廠鎮、常樂鎮、麒麟鎮、悅來鎮、萬年鎮、三陽鎮、四甲鎮、貨隆鎮、余東鎮、正余鎮、包場鎮、劉浩鎮、東竈港鎮、臨江鎮、王浩鎮、樹勛鎮、海永鄉。

2008年末總人口100.12萬。車牌號碼:蘇F-Q、R、S 、Y 、W 出租車號碼:蘇F-Q、蘇F-BQ

海門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從海門出發去上海虹橋、浦東國際機場只需2-2.5小時,乘飛機可達世界各地。海門是蘇東南離國際大都市——上海最近的地方;去南通機場只需三十分鐘,可達國內主要城市;貨物運輸通過南通國際集裝箱碼頭可發往亞洲各大港口和西歐等地。

海門交通優勢十分突出。壹是長江口越江通道工程,即浦東到崇明的越江隧道和崇明到海門的越江大橋——崇海大橋。目前大橋的立項設計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屆時長江入海口將形成壹條南北貫通的大通道,海門到浦東只需壹個半小時。海門將成為蘇東南地區與浦東經濟接軌的橋頭堡,成為連接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二是蘇通大橋工程,即南通和蘇州之間興建長江公路大橋,該橋處於該市市區西側,其建成後將進壹步縮短海門與蘇南其它城市的距離。三是寧啟鐵路工程,即南京至啟東鐵路。四是寧通高速公路東延工程,該工程橫穿該市全境,已正式通車。

海門市是國務院最早批準的對外開放縣(市)之壹,處於環上海浦東經濟輻射圈內,經濟與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迅速,目前已形成新材料、醫藥化工、輕紡服裝、建築業等支柱產業,建成了全國最大的、被國務院經濟發展中心列為“中華之最”的繡品專業市場——江蘇疊石橋繡品城。2010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 500.10億元,人均55634元。近年來,海門市先後被評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中國農村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中國明星縣”、“全國科技先進市”等多項國家級殊榮,被譽為“金三角上小浦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