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叫做水爆肚
羊肚的壹般吃法,除煨湯以外,唯有爆之壹法。爆分為油爆、水爆。就是以高溫旺火壹氽即起,取其脆嫩。稍壹過火,就凝而不脆無法下咽。油爆是飯館、飯莊的做法,水爆則為市井小販的拿手活兒,各有各的特技。現在我只談水爆肚兒。
水爆肚只適用羊肚,牛肚除百葉以外,不宜水爆。因為質厚易韌,氽的時間稍久就不能吃了。只有羊肚組織細軟,可以水爆著吃,而且洗凈後潔白,不象牛肚黑灰暗淡不耐看。
爆肚攤把羊肚分成四個部位,定以專名。緊接食管第壹部份,是瘤胃部位最大,上有毛巾壹樣的小肉瘤,俗稱肚板。肚板有兩大塊,兩塊相連之處有壹條較厚的肉峰,最嫩,稱為肚領。肚領去皮只用內部凈肉,又白又厚稱為肚仁,是最好的部位。第二部份是形如連環方形的蜂窩胃,稱為肚葫蘆。第三部份是重瓣胃,有如壹頁壹頁折疊的布片,稱為“散旦”,也可叫百葉(牛肚只有這壹部位能爆著吃),除肚仁外,這是最嫩的部份。第四部份是芻胃(這才是壹般哺乳動物的胃),俗稱肚蘑菇,大概是指它又滑又軟而言,接近腸部的壹段較細小的叫蘑菇尖。最貴的是肚仁,其次百葉、蘑菇,以肚板最便宜。賣時按客人指定的部位論價下開水中爆熟。爆肚的湯只是開水加蔥絲、花椒,本身無味,全靠作料。作料以芝麻醬為主,非此不香。其次醬油、辣油、香菜(芫荽)、蔥花、乳腐鹵為輔。爆肚下鍋時壹次用量不宜過多,每次只有半小碗,二兩左右。因為肚爆好要保持脆嫩,所以必須及時吃完,稍冷即回生,時間壹長,就老不堪嚼了。
《天咫偶聞》曾講到,京師酒肆有三種:壹為南酒店;壹為京酒店,別壹種為藥酒店。前兩種我小時候還趕上過;前門外聚寶號為南酒店,能吃到真正紹興酒。京酒店如西四北大街柳泉居,確是山左人所開設,也有多種好酒。而本地最小的酒館,俗稱大酒缸。雖供堂飲,只是不設正式座頭,也不備很多下酒菜,酒客如欲小酌,可以利用店裏埋在地下的大酒缸蓋上當桌子用,搬個杌凳坐下來小飲。久之,大酒缸就成了合法酒座。
大酒缸多供應高粱燒酒,質量高,酒客不少。只是沒什麽下酒的菜,於是壹些小販聚在大酒缸門前叫賣豬頭肉、餛飩,甚至花生、瓜子等。爆肚正是最佳佐酒之物,所以也多在大酒缸門前設攤。
在北京最出名的爆肚店鋪,要數東安市場的兩家,壹家稱“爆肚王”,壹家稱“爆肚馮”,都是清真店。此外,城裏各處都有爆肚攤,很受人們的歡迎。
由大酒缸的爆肚,我又想到刀削面。刀削面是山西省的小吃,大酒缸也有附設刀削面的。這種削面師傅的技術極高,壹只大面團、幾乎高三尺,抱在懷中,右手持小刀,立在鍋前,用小刀自上而下壹條條向鍋內削面,刀鋒過處,面條聯翩下水,使人眼花鐐亂。削出的面條長短如壹,厚薄均勻,吃到口中,又滑又凝重。湯也清而不渾,毫無黏滯,與北京人的抻面(拉面條),可稱雙絕。不必吃,只在壹旁看壹看,就是壹種藝術的享受。
我是喜歡北京大酒缸情趣的,每當夏日傍晚,殘暑初消,微風輕拂的時刻,或是深秋薄暮,凍雲四合,瑟瑟秋風的時刻,工余晚歸,找壹個冷落街上的大酒缸,酒客不多,耳邊沒有酬酢之擾,拇戰之聲。買壹包花生米或是壹碟煮毛豆,小酌壹番,所費無多,別有壹番情趣。
/question/2418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