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死磕派律師的概念成形

死磕派律師的概念成形

壹直被認為是死磕派首創者的楊學林律師回憶說,他最初是聽遲夙生律師說過這個詞。2011年6月發生了“北海案”,4名刑辯律師以刑辯界臭名昭著的偽證罪被刑拘。當時恰逢“李莊案”第二季以檢方撤訴告終不久,刑辯律師們還未從勝利的喜悅中回過神來,又被現實狠狠打擊了壹下。

激憤的律師從各地前往北海為被刑拘律師辯護或是聲援。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執業的齊齊哈爾律師遲夙生是律師界少有的全國人大代表,她壹直偏安於東北壹隅。“北海案”發生之初,前往聲援的律師在當地遭遇了諸多困難和壓制,遲夙生坐不住了,從東北飛往廣西。她看到有律師受到不明身份的人員圍攻被打傷,憂慮重重,說了壹句“得死磕”。楊學林從那時開始對“死磕”這個東北方言留下了印象。

2012年初,貴陽發生“黎慶洪打黑案”,總***有50多名被告,涉及27個罪名,事態越發嚴峻,最先介入的周澤律師呼籲各地律師前往援助。最終有本地和外來的律師***88人出庭辯護,庭審前後持續了40多天,堪稱***和國第壹大規模刑事庭審。

“黎慶洪案”在貴陽第壹次開庭時,天氣異常寒冷,但庭審過程更為僵硬。甫壹開庭,辯護律師便直指上級指派的公訴人身份不合法,要求回避。僵持之下,壹個上午過去了,公訴人連起訴書也沒有念成。中午吃飯時,遲夙生憂心忡忡地對楊學林說:“這個事情我看得堅決死磕。”

壹語成讖。當天下午繼續開庭時,律師繼續申請公訴人回避,壹直僵持到當天庭審結束。第二天,審判長壹開始就宣布駁回前壹天的回避申請,律師們立即提出抗議,要求復議,但是審判長不予理會,徑直讓公訴人宣讀起訴書。壹些律師按捺不住,紛紛站起來抗議,最終審判長命令法警將伍雷、劉誌強和楊名跨3名律師驅逐出法庭,並訓誡了多名律師。

直到開庭第五天,遲夙生律師激烈抗議審判長無故中斷已經啟動的非法證據排除程序,也被下令驅逐出法庭。面對圍上來的法警,她情緒激動,血壓升高,壹頭栽倒在地,被送往醫院急救。這壹幕成為“死磕”最形象的展示。

“黎慶洪案”後,死磕這個詞就不斷出現在楊學林的微博和博客上。2013年2月,楊金柱、陳光武、楊學林、劉誌強等在“黎慶洪案”中死磕過的律師在江西辦理“桂松案”時,斯偉江發了壹條微博,戲稱:“妳們死磕這班人又去搞新案子啦,不如任命妳們為死磕派。”

劉誌強開玩笑說,“死磕派不是誰都能當,要搞壹個認證”。楊金柱馬上說,那就搞壹個死磕派律師認證中心,還煞有介事地寫了壹份《關於擬成立“中國死磕派刑辯律師資格認證中心”的說明》,擬邀請陳有西、袁裕來、斯偉江等知名律師作為專家評審團。但在楊學林看來,楊金柱的“楊氏刀法”壹向虛虛實實,純粹是“搞著玩”,“後來都沒人提認證的事情了”。

不久後,楊學林發了壹條微博,根據辯護風格,將中國刑辯律師分成三種:死磕辯護派、形式辯護派和勾兌辯護派。後兩者分別指走過場、做足樣子的辯護律師和通過幕後勾兌解決問題的律師。此後,大部分參加過“李莊案”“北海案”“常熟案”和“小河案”的律師壹般被認為是死磕派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