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香的養殖方法是什麽有哪些繁殖方法
沈香的養法
種植
種植時間:春季3-4月間氣溫回升,春梢開始或尚未萌動時,選陰雨天定植,植後容易成活。帶培養杯的種苗全年均可移栽。
種植方法:起苗前將苗木下部的側枝及葉片剪去,留上部數片葉,並將每片葉剪去壹半。栽苗時苗要正,根系要舒展,分層覆土,壓實,澆定根水,成活率可達95%以上。
除草
幼齡樹期每年除草松土4-5次。
肥水
對於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時添加有機肥料外,在平時的養護過程中,還要進行適當地肥水管理。
對於地栽的植株,春夏兩季根據幹旱情況,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頸部以外30-100公分開壹圈小溝(植株越大,則離根頸部越遠),溝寬、深都為20公分。溝內撒進25-50斤有機肥,或者1-5兩顆粒復合肥(化肥),然後澆上透水。入冬以後開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壹次,但不用澆水。
修剪
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也可結合扡插對枝條進行整理。
沈香的主要價值
藥用
老莖受傷後所積得的樹脂,俗稱沈香,可作香料原料,並為治胃病特效藥;樹皮纖維柔韌,色白而細致可做高級紙原料及人造棉;木質部可提取芳香油,花可制浸膏。
中國對沈香藥用價值的記載可追溯到《本草綱目》、《日華子本草》等醫學名著中。《本草綱目》謂之?氣味辛,微溫無毒。有降氣、納腎溫中、清肝之功效?,?治上熱下寒,氣逆喘息,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日華子本草》則記載其藥用為?調中,補五臟,益精壯陽,暖腰膝,去邪氣。止轉筋、吐瀉、冷氣,破癥癖,治冷風麻痹,骨節不任,濕風皮膚癢,心腹痛,氣痢?。同時,《名醫別錄》、《雷公炮制藥性解》、《神農本草經集註》等典籍也均有關於沈香藥用的論述,足見其於中藥材界的顯著地位。
經濟
土沈香樹脂級花均可供制香料。它是中國、日本、印度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傳統名貴藥材和名貴的天然香料,有鎮靜,止痛,收斂,驅風的功效。上等沈香歷來以斤兩論值,可見其珍貴。土沈香經濟價值高,市場前景好,在適生區加快發展人工林是非常必要的。
藝術
質地堅硬、油脂飽滿的沈香還是上等的 雕刻 材料。沈香雕刻品古樸渾厚,深沈潤澤,別具風韻,極具 收藏 價值。沈香對雕工的技藝要求很高,其難度遠大於 其它 木 材,沈香凝聚了油質和木質兩種特征,質地不均勻,外表和內裏的油脂走向不易拿捏,所以不易下刀,因而好的沈香木雕極為稀奇珍貴。
沈香是在溫度、濕度、外界細菌和香樹分泌物等***同作用下的稀世天然藏品,任何壹個量稍有不同,所結出的沈香品質層次不壹,味道不盡相同。且至少 需要十年乃至成百上千年方可形成,故其原有價值相當昂貴。
香料
沈香是中國悠久歷史 文化 的產物,在中華歷史發展過程中已成為華夏文明不可或缺的文化因素。
唐代朝堂設有香案,百官上朝,衣衫染香以示崇敬與莊重。王公大臣常?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定期?鬥香?。皇帝定期向公主、後妃等賜送香藥,用以修飾姿容。唐人既浪漫又奢侈,能大膽地想象和運用沈香,將沈香做成畫箱、毛筆、筆筒等精美的文房用品。唐代皇帝多篤信佛教,自然將沈香作為珍貴的供佛寶物。1987年於法門寺出土的唐代皇室供佛指舍利的?沈香山子?。雖經歷了千年歲月,但其持有上品特有的形貌和肌理,仍然透露著尊者的不凡氣魄。
宋代宮廷普遍使用沈香,香料需求量大。不僅有熏燒之香,還有各式精美香囊、香袋可供佩掛。
明清宮苑的用香之風依然盛行,把沈香視為名士生活的壹種重要標誌。帝王貴胄讀書怡情、行樂坐臥無不以香為伴,以香增慧。明清宮廷常以香木雕品及薰香為禮品。清代孝聖皇後六十大壽的壽禮亦有沈香珍品。至今還可以在故宮看到乾隆皇帝使用沈香的遺存。
沈香的繁殖方法
采取種子繁殖。播種前必須進行種子檢測,檢測內容包括種子千粒重檢測、種子凈度檢測、種子生活力檢測、種子發芽率檢測,種子經檢測後才能確定是否使用該批種子,再根據其種子質量及苗木生產任務來確定播種量。營養袋點播育苗壹般每袋播種2-3粒處理好的種子;苗床播種則根據生產上的用苗量進行估算。
播種期應結合當地具體情況、造林季節、苗木生長速度、苗木出圃時的規格要求而確定。營養袋苗壹般培育6個月左右出圃造林,裸根苗壹般培育8-12個月左右出圃造林。海南大部分地區在3-9月份造林;南部和西南部在8-10月份的雨季造林;廣東、福建省等許多地方在3-4月份造林。因此各地播種期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培育根苗時,播種方法常用撒播、條播、點播等方法,即將種子在苗床上撒播、條播或點播。具體做法是在苗床上,按行距10-15厘米開淺溝播種,或將種子均勻撒在苗床上,然後將種子輕壓人土。宜稀播、淺播,播後覆蓋厚1厘米的火燒土或細砂,以不見種子為度。培育營養袋苗時,壹般是先在苗床上播種後再進行芽苗移植或待幼苗生長至高約4-5厘米時再移植到營養袋內培植。
沈香的物種特性
土沈香是中國沿用歷史相當久遠的珍貴中藥。沈香樹為主根向下生長之深根系弱陽性樹種,是最好的水土保護者。沈香成長過程中,不需噴灑農藥,不會危害土質及人體的健康。沈香還有驅蟲但不會殺蟲的特性,有益於生態維護。發展沈香栽培生產,既是解決資源緊缺,減少進口,擴大出口創匯的有效途徑,又是廣大群眾和農業企業脫貧致富的可靠保證。
沈香是含有樹脂的木材歷經多年沈積形成的,沈香木自古以來就是非常名貴的木料,亦是工藝品最上乘的原材料。
沈香,又名?沈水香?,?水沈香?,古語寫作?沈香?(沈,同沈)。古來常說的?沈檀龍麝?之?沈?,就是指沈香。沈香自古以來即被列為眾香之首。
與檀香不同,沈香並不是壹種木材,而是壹類特殊的香樹?結?出的,混合了油脂(樹脂)成分和木質成分的固態凝聚物。而這類香樹的木材本身並無特殊的香味,而且木質較為松軟。據當今的研究,瑞香科沈香屬的幾種樹木,如馬來沈香樹、莞香樹、印度沈香樹等都可以形成沈香。壹般來說,沈香的密度越大,說明凝聚的樹脂越多,其質量也越好,所以古人常以能否沈水將沈香分為不同的級別:入水則沈者,名為?沈水?香;次之,半浮半沈者,名為?棧香?(棧,竹木所編之物),也稱?箋(音?煎?)香?、?弄水香?等;再次,稍稍入水而漂於水面的,名為?黃熟香?。
由於沈香系自然凝聚而成,大小、形狀差異很大,古人多就其特點取了很多有趣的名字,如:牙香(體積較小,狀如馬的牙齒),葉子香(薄片狀),雞骨香(內有空隙,似雞骨),光香(外表如枯竭的山石,多作陳設之用),水盤頭(體積甚大而質地較軟),?速暫香?(在沈香自然成之前就采取者)等等。壹些形狀巧妙別致的沈香還可以作為陳設品。
沈香中的水沈,寬度大多不超過十厘米,長度不超過幾十厘米;質優者壹般質地較密,甚至堅硬如山石;表面很不平整;顏色多泛出綠色,深綠色,黃色,褐色或黑色,油脂部為深色,木質部為較淺的黃白色,混成各種紋理;含油量高的水沈香往往顏色較深,而且質地潤澤,很容易點燃,燃燒時甚至能看到沸騰的沈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