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GDP占全國比重逐年上升,這個地區的經濟特點是什麽?
長三角經濟區的GDP占全國比重逐年上升,這個地區的經濟特點是二三產業比較發達,國企、民企、外企優勢互補,全球價值鏈參與度高。
壹、二三產比較發達長三角地區二三產合計在三次工業中的比重都在90%以上,三產在上海、浙江和江蘇都在50%以上,上海在69.9%。
長三角地區的產業集聚發展逐漸顯現,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前五名的產業分別是制造業,房地產業,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設施管理業,電力和燃氣和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在這其中,江蘇和安徽的制造業投資占比分別達到45.86%和39.06%,上海和浙江的房地產業投資占比分別達到53.31%和34.58%。
二、國企、民企、外企優勢互補長三角地區的市場結構比較平衡,上海的國企、民企和外資企業對經濟的貢獻分別為四成,其中浙江、安徽和江蘇的民營經濟占GDP比重分別為65%、57.8%和55.4%。
優質民營企業往往是區域經濟活力的象征,而浙江和江蘇的優秀民營企業分別為83%和74%。
三、全球價值鏈參與度高長三角地區作為我國與世界先進國家、?壹帶壹路?國家的交匯點,始終處在改革開放的前列。改革開放40余年,長三角已經具備了經濟、交通、開放平臺、營商環境、產業體系和科技創新能力等優勢。
從經濟角度來看,長三角區域經濟具有高度的國際價值鏈參與程度,特別是上海和蘇南,而長三角經濟區的上海市作為全國率先開展自貿區試點的城市,目前已有三個省市相繼成立了長三角自貿區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