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綜合體規劃設計案例
中央壹號文件原文提到:“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壹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範。”我們理解都是在田園綜合體產業規劃、業態規劃、功能規劃,以及組織模式創新開展,商業模式可持續成立情況中,可積極采納的具體方法。“綜合體”就是指綜合規劃、綜合運營;“田園綜合體”中的田園,還表達了人們對美、對文化的追求。田園綜合體的提出是基於壹種商業模式方法論。其出發點是主張以壹種可以讓企業參與、帶有商業模式的頂層設計、城市元素與鄉村結合、多方***建的“開發”方式,創新城鄉發展,形成產業變革、帶來社會發展,重塑中國鄉村的美麗田園、美麗小鎮。田園綜合體:是統籌區域農業產業發展、城鄉文化、自然資源、旅遊資源,按城鄉統籌、產“城”路徑方式構建的綜合活力發展單元;是城鄉統籌發展重要支撐;是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是按照三產融合發展模式的具體實施路徑之壹(參考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院專家觀點)
田園綜合體規劃設計案例——臯蘭縣什川鎮
什川鎮隸屬於蘭州市臯蘭縣,西南鄰城關區青白石,東南與榆中縣接壤,北接臯蘭縣水阜鄉、石洞鎮。規劃區處於什川鎮與蘭州連接的交通要道上。規劃用地面積:3000畝。
規劃布局: 以現有自然溝域為單元,充分發掘各個溝域內的自然景觀、地貌特點和產業資源基礎,植入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核心理念,對項目區山、水、林、田、路、村和產業發展進行整體科學規劃,統壹打造,集成生產示範、農產品供給、高新技術展示、休閑旅遊觀光、民俗欣賞、文化創意、科普教育、生態涵養等功能為壹體的特色鮮明的溝域產業經濟帶,體現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思路。同時在整個園區的建設運營過程中秉承循環農業發展思路,串聯種養加遊產業鏈條。
規劃定位: 項目借萬畝梨園之勢,結合地形地貌特點,以“梨園仙谷”作為項目的主題,融入梨園文化、黃河文化、絲路文化,對現狀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依托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迎合區域市場綠色農產品及休閑體驗需求,打造十裏山水畫廊和農業風情大道,實現壹二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帶動蘭州及西北地區現代農業及美麗鄉村發展。
主題形象定位: 十裏畫廊,農味綠谷。
通過借山、引水、留田,創造生態本底,通過造林、整村、布點,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民宿聚落建設及旅遊服務設施建設。
功能板塊: 循環農業發展區、現代農旅示範區、綜合服務接待區、家庭農莊體驗區
總體鳥瞰效果圖
節點鳥瞰效果圖
農商驛站片區效果圖
田園綜合體規劃案例--四川武勝農業嘉年華田園綜合體規劃設計
中農富通城鄉規劃院於16年完成編制的武勝縣農業嘉年華田園綜合體規劃設計,此項目將驅動田園綜合體統籌建設,盤活旅遊資源,帶動區域農業農村的統籌建設發展。
以“巴蜀文化,民俗風情”為文化主題,以“節慶活動?多彩農業?鄉村旅遊”為重要抓手,以“農業嘉年華項目”作為核心引爆點,將大園區由4A級旅遊景區提升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規劃融合科技、文化、藝術、產品薈萃的農業嘉年華展會,作為當地農業產業展示窗口;融合區域農業科技信息資源,搭建四川省各縣域特色農產品銷售展示平臺、市場推廣平臺、科技展示平臺、文化產業展示平臺。以武勝農業嘉年華為中心,創建武勝“農業嘉年華”休閑農業第壹品牌,打造輻射全省乃至整個西南的具有持續吸引力的精品農業旅遊會展品牌和國家級5A級旅遊景區。
田園綜合體核心區鳥瞰圖
田園綜合體入口大門
田園綜合體規劃設計案例——洛川蘋果田園綜合體規劃
規劃充分發揮洛川國家級蘋果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洛川蘋果大觀園)產業發展基礎,深度融合洛川會議紅色文化與民俗文化的重要產業要素,擴大蘋果第壹村的重要外圍產業發展支撐路徑,形成以洛川會議紀念館和中國蘋果第壹村為田園綜合體產業發展服務核心,構建多個鄉村統籌壹體的綜合發展單元——農業農村統籌建設,產業提質增效,蘋果品牌建設重要的推廣平臺,農民增收,鄉村環境宜居的綜合活力發展單元。
規劃結構 :項目區與洛川國家級蘋果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同形成洛川縣城區壹核兩翼的總體發展結構。田園綜合體的建設將促進城鄉壹體化聯動發展,成為洛川新的經濟增長點。
總體定位: 以蘋果產業鏈為主導核心,以果園、綠道、溝壑、社區為空間載體,建設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壹二三產“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遊“三位壹體”, 集綠色科技示範、農事體驗休閑、紅色文化教育、生態循環養生等多功能復合型的國家農村三產融合試驗示範區、西北地區現代蘋果田園綜合體、陜北農耕文明創意休閑集聚區。
規劃布局: 布局蘋果產業示範區、紅色文化教育區、綠色文化體驗區、田園生活宜居區、綜合管理服務區五個功能區。
田園綜合體規劃鳥瞰圖
?田園綜合體規劃建設要點--以河北青龍田園綜合體規劃建設為例
在河北青龍田園綜合體規劃建設是如何創新的?
區域統籌,構建區域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對生態環境、產業發展、村鎮建設、基礎設施等方面進行綜合規劃設計;
構建特色產業體系,以農業科技為引擎,提出“農業+”產業發展體系,確定產業集群、產業鏈延伸打造;
統籌城鄉發展需求,宜居環境建設、休閑旅遊產業等方面,打造形成城鄉支持、生態綠色的綜合活力發展平臺。
(1)特色商貿街規劃
(2)養生街規劃設計
(3)滿族民俗街(改造)
尊重當地原有建築形式,保留並沿用村莊院落布局,融合滿族民居建築的青瓦坡屋頂等傳統建築元素,延續建築的含蓄質樸風格,同時提升居民生活環境。
溫馨提示:請到 中國城鄉規劃網(網站:www.countryplan.cn),美麗鄉村規劃網(網站:www.countrysideplan.com) 官網了解更多案例。
北京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簡稱:中農富通城鄉規劃院)隸屬中農富通,是以農為優勢,統籌城鄉,集城鎮、鄉村、農業、旅遊、文化、生態、基礎設施等多專業多領域於壹體的創新型規劃設計研究機構。
核心業務: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城鄉統籌規劃設計、農業農村統籌規劃設計、田園綜合體規劃設計、現代農業城鎮規劃設計、現代農業田園小鎮規劃設計、生態村鎮規劃設計、特色小城鎮規劃設計、美麗鄉村示範區規劃設計、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規劃設計、綠色經濟產業帶規劃設計、國家農業公園規劃設計、農村綜改試驗區規劃設計、農村三產融合示範區規劃設計、生態旅遊農業園區規劃設計、農產品加工園區規劃設計、鄉土建築景觀規劃設計、農村基礎設施規劃設計,以及創新性專題研究等。
科技服務:鄉村投資開發、品牌運營服務及科技成果推廣等。
郵箱:cauplan@126.com?
曾先生:15321369113
更多關註:中農富通城鄉規劃院《中國美麗鄉村創新論壇》、中農富通城鄉規劃院《城鄉壹體化之三產融合下的美麗鄉村建設論壇》、中農富通城鄉規劃院《城鄉壹體化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論壇》、中農富通城鄉規劃院《城鄉壹體化之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論壇》、中農富通城鄉規劃院《城鄉壹體化之現代村鎮產業發展論壇》、中農富通城鄉規劃院《城鄉壹體化之特色小鎮建設論壇》等活動。專家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中國社科院、北京農林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城市規劃院等科研院校,發改、住建、農業、科技、旅遊等部委局辦,以及國際相關領域專家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