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服務中心管理制度怎麽寫
壹、衛生管理
1、組織措施
總公司成立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小組,成員由總公司分管領導、飲食服務中心及辦公室、采購部、醫療服務中心負責人組成,負責落實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工作,嚴防食物中毒,確保師生就餐安全。
建立學習制度,加強對職工食品衛生知識教育,學習和掌握食品衛生法規及常識,不斷強化衛生意識,提高職工講衛生的自覺性。
2、執行標準
(1)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和國食品衛生法》;
(2)嚴格執行衛生、商業等國家主管部門制定的食品加工、銷售及飲食業衛生安全的有關法律法規。
(3)貫徹落實國家教育部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門關於學校飲食衛生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
3、個人衛生
(1)不留長發、長指甲、長胡子,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發;勤洗衣服、被褥;勤換工作服。
(2)上崗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保持整潔、衛生的飲食服務形象。
(3)上崗不準吸煙、赤腳,不準穿拖鞋、背心,不準穿工作服上衛生間。
(4)崗前、便後應洗手。
(5)每年應進行壹次身體健康檢查,持衛生合格證上崗。
(6)患有肝炎、肺結核、皮膚病、痢疾、傷寒等傳染性疾病者不準從事飲食工作。
4、餐廳衛生
(1)地面、餐桌、坐凳、電器設備、窗、墻壁等保持整齊、清潔,無油汙、無灰塵。
(2)餐廳保持通風好、光線好,就餐環境舒適、優雅。
(3)防蠅、防塵設備齊全,定期消毒滅蠅,防止傳染病。
(4)售飯用具、食品容器、售飯臺保持清潔,菜有防蠅罩,主食品有蓋布,並保持幹凈。
5、操作間衛生
(1)地面保持清潔,門窗明亮潔凈。
(2)各種炊具、用具、操作臺擺放整齊,生熟分開,成品隔離存放,並有明顯標記。餐具做到:壹洗、二刷、三沖、四消毒、五保潔。
(3)竈臺清潔,調料盆放置有序。炊具經常洗刷,要求達到木見本色、鐵器發亮。
(4)所有機械用完後及時進行保養、擦拭,並保持清潔。
(5)冰箱、冰櫃、保鮮櫃專人管理,經常檢查,定期除霜,生熟食品分開存放,櫃內無異味。
(6)生菜上架,先洗後做。
(7)水池保持清潔,素池、葷池分開,上下水道暢通,排水溝定期清理,無垃圾、無異味。
(8)門窗有防蠅、防塵、防鼠設施。室內通風、光線好。
6、環境衛生
(1)食堂周圍環境衛生區幹凈,無雜物、無死角。
(2)食堂周圍墻壁幹凈,無亂貼亂畫,亂搭亂掛。
(3)洗碗池清潔,上、下水暢通。
(4)剩菜、剩飯倒人滑水桶,每天清除,滑水桶加蓋。
(5)爐渣、垃圾等及時清理,做到壹日三清,垃圾倒到指定位置。
(6)環境衛生采取“四定”:定人、定物、定時間、定質量。劃片分工、包幹負責。
7、倉庫衛生
(1)倉庫要有防鼠、防蠅、防潮、防火、防盜等措施。
(2)倉庫要及時整理清掃,做到地面無垃圾,貨架無積灰,物品擺放整齊有序。
(3)嚴把入庫關,凡腐敗、變質、生蟲有毒、有害食品不準入庫。
(4)庫存食品按類別上架存放,糧食存放應隔墻高地15公分以上。各種調料容器加蓋,並有標記。
(5)出庫物品做到先進先出,易壞先用,發現問題及時妥善處理。
(6)倉庫內嚴禁存入易燃、有毒物品,禁止存入其它雜物和私人物品。
8、總結評比
飲食管理中心每周對各食堂檢查2—3次,每月總結評比壹次,公布評比結果,對評出的衛生清潔單位懸掛流動紅旗或貼“清潔”標誌。
二、夥食管理
1、飲食管理中心督促各食堂定期公布主、副食市場價格,食堂飯菜份應份量充足,價格合理,真正質價相符。
2、食堂經營管理人員要嚴格按照飲食行業規範和崗位職責要求辦事,實施規範化、科學化管理,使用文明用語,掛牌微笑服務,嚴禁態度生硬或使用服務忌語。
3、食堂要增加花色品種,滿足不同層次就餐人員的需要。要求:
(1)主副食品高、中、低檔比例3:4:3。
(2)早餐主食6種以上,副食6種以上。
(3)中餐主食8種以上,副食20種以上。
(4)晚餐主食10種以上,副食20種以上。
4、烹飪制作過程要嚴格規範,保證衛生,不斷提高飯菜質量。做到:
(1)蒸、煮、烤、烙、煎、炸食品配比得當、味美可口、造型美觀;
(2)稀飯、豆漿、八寶粥等濃度適當;
(3)蒸包、煎包、水餃、餡餅等各種餡料味道鮮美,切配、加工合理,衛生幹凈,註意營養搭配,做到色、香、味、型俱佳。
5、節水、節電、節煤、節氣,節約原材料,愛惜設備、工具,努力降低夥食成本。
6、加強檢查督促,飲食服務中心每周對各食堂檢查2—3次,每月召開2—3次學生座談會,征求學生對食堂服務工作的意見,每月總結評比壹次,公布評比結果,對評出的“優質服務食堂”懸掛流動紅旗。對評出的質量差、服務差、衛生差“三差”單位及時予以處罰。
三、采購
1、統壹進購的大宗物品,如米、面、油、調料類等,應在總公司飲食服務中心監督下進貨。蛋、肉類、蔬菜、醬油、醋等調料品原則上到生產單位、廠家或批發市場進貨,保證質量,嚴禁采購偽劣物品。
2、所購物 (食)品,必須有嚴格的驗收、入庫、簽字等手續。
3、原則上當天采購當天使用,但對於大宗物品,食堂倉庫可保持2—3天庫存量,條件允許時可適當增加庫存量。
四、預防食物中毒措施
1、食物中毒的特點
(1)有明顯的季節性。多發生在5—10月份,尤其是6月份,由於氣溫和濕度等自然條件,有利於細菌生長繁殖;其次是9月份,由於氣溫由熱轉涼,放松了對食物中毒的預防。
(2)發病急。食物中毒潛伏期短,壹般在進食後數分鐘或數小時最遲數十小時內發作。
(3)發病與飲食有關。所有中毒的病人在發病前都吃過相同的致病食物,吃者發病,不吃者不發病,並且臨床癥狀基本相似,如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發高燒等。
(4)沒有傳染性。
2、食物中毒的原因
(1)食品未燒熱煮透、外熟內生,未達到全部殺滅細菌的溫度,致使粘染在食品上的細菌未被殺死,食後引起中毒。
(2)食品本身腐敗變質,引起中毒。
(3)食品本身有毒,引起中毒。
(4)操作汙染。包括生、熟食品交叉汙染,盛放食品的容器生熟不分,刀、砧、抹布等用具生熟不分,以及炊事人員加工食品後未洗手消毒又操作熟食等,都可對食品造成汙染。
(5)食品放置時間過長,使粘染在食品上的細菌大量繁殖,食後引起中毒。
(6)操作人員因患某種傳染性疾病帶菌,通過食品傳播疾病或引起中毒。
3、食物中毒的預防
(1)食品從業人員嚴格執行衛生制度,保證食品衛生。
(2)防止食品汙染。生熱分開,防止交叉汙染;炊事人員要註意個人衛生,操作前應洗手、消毒;炊具應消毒;操作人員應定期體檢,有傳染病的應立即隔離或調離。
(3)經營食品堅持“四不”制度,即采購員不買腐爛變質的原料,保管員不收腐爛變質的原料,加工人員不做腐爛變質的原料,炊事員不賣腐爛變質的食品。
(4)控制細菌繁殖。主要從時間和溫度上采取措施:新鮮食品要及時加工;對壹時用不完的易腐食品,要進行低溫保藏;已燒好的熟食菜看盡量縮短存放時間,最好現做現吃。
五、倉庫管理
1、保管員全面負責倉庫管理工作。
2、凡進庫物品必須清點、過秤,核對單據後及時登記入帳。
3、凡出庫物品必須清點、過秤,並由經辦人登記簽字才能出庫。應遵守“先進先出”的出庫原則發放物品。
4、庫存物品要有隔離地,擺放整齊,並有明顯的進庫日期標誌。
5、要有防鼠、防蠅、防塵、防潮、防火等措施。
6、嚴禁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禁止存放與庫存無關的其它雜物。
7、嚴禁閑雜人員進入庫房。
六、例會
1、每周下午召開食堂辦公會議,由食堂負責人(經理)主持,全體員工參加,主要議題是總結本周工作,查找問題,落實改進措施,明確下周工作內容和要求。
2、每月舉行1—2次勞動紀律和飲食衛生安全教育及培訓活動。
3、各食堂每月要召開壹次學生座談會,及時通報食堂工作情況,聽取學生對食堂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七、員工考勤
1、根據各崗位工作特點,確定上下班時間,實行考勤簽到制度,職工上、下班必須在簽到表上簽寫本人姓名及上、下班時間。任何人不得代簽,發現壹次罰款20元。
2、請假需經食堂負責人(經理)批準,必須填寫請假條,經批準後方可離崗,特殊情況來不及填寫請假條的,事後必須補填假條,無故不請假按曠工處理。
3、遲到、早退1—5分鐘,罰款5元;6分鐘—1小時,罰款10元;1小時以上罰款20元;壹個月內遲到、早退累計4次 (含4次)以上,按曠工壹天論處。
4、曠工:曠工半天扣發半月工資,曠工壹天扣發當月全部工資,曠工兩天扣發兩個月全部工資,依此類推。曠工達十五天者予以辭退。
以下情況視為曠工:
(1)無故不到崗或擅自延長假期的;
(2)未按規定程序請事假的;
(3)未經批準的假期;
(4)其它按考勤規定應列為曠工的行為;
5、事假、病假:事假、病假須於當天上班前由本人或家人電話告知食堂負責人(經理)。
6、擅自離崗:工作期間,擅自離崗10—30分鐘,罰款5元;30分鐘—1小時罰款20元;超過1小時按曠工半天處罰;售飯時擅自離崗,按以上標準雙倍處罰。
八、獎罰條例
(壹)獎勵
1、對工作認真負責,兢兢業業,在壹學期內模範執行規章制度,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的;
2、積極出主意想辦法,帶領食堂壹班人使食堂效益明顯提高的;
3、積極探索夥食改革工作,其合理化建議被采納實施的;
4、為保護食堂財產,積極與壞人壞事作鬥爭,避免損失的;
5、抵制歪風邪氣,檢舉揭發徇私舞弊的;
6、在某項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
以上每項分別獎勵50—200元。獲多項獎勵人員按最高獎項領取。
(二)處罰
1、衣帽不整潔,穿戴不齊全,不佩戴工作證者,壹次分別罰款5元。
2、語言不文明,使用服務忌語者,壹次罰款20元;出言不遜,開口罵人者(不管什麽理由),壹次罰款50元,另罰直接領導20元。
3、動手打人者 (不管什麽理由),寫出書面檢查,罰款100—200元,情節嚴重者,當事人還要承擔對方醫療費及其它壹切費用,直接追究當事人刑事責任,正式工停職檢查,停職期間工資、獎金全部扣除,臨時工予以辭退,另罰直接領導50元。
4、售飯姿勢不端正,如趴臺、腳蹬凳(桌)子、叉腰、抓頭、吸煙等,壹次罰款5元。
5、服務不熱情、不主動,售飯不分輕重緩急,慢條斯理,壹次罰款5元。
6、用手直接售饅頭、包子、油條等食品的,每次罰款10元。
7、違章使用塑料袋和壹次性衛生筷的,每次罰款50元。
8、在微機售飯系統工作正常情況下收現金的,除沒收現金外,每次罰款20—100元。
9、采購人員要以積極負責的態度采購物美價廉的物品或材料,如實報帳,如果購買價格、數量與報銷價格、數量不壹致,壹次罰款100—500元。
10、把好衛生關,做到不購、不收、不做、不售各種腐爛變質食品,否則,查明原因,對當事人處以100元罰款;造成就餐人員嘔吐、腹瀉等情節較輕者,寫出書面檢查,對所有當事人分別罰款200元,並承擔受害人全部醫療費,臨時工予以辭退;造成食物中毒情節較重者,對所有當事人罰款500—1000元,除承擔醫療費及其它壹切費用外,還將追究其刑事責任。
11、飯生、饃生、面條生、鹵面生、飯焦糊、饃堿大堿小等,分別罰款10元。
12、菜洗不凈、菜生、菜糊等,分別罰款五元;調料使用失誤,料搭配不當造成菜的味道不美,顏色不鮮者,分別罰款10元。
13、如果因供火不足或停火采取其它辦法炒菜時,造成食品生或糊者,壹次分別罰款30元,壹個月內發生兩次或兩次以上類似情況,當事人本月崗位工資全部扣除,並寫出書面檢查。
14、因思想不集中,工作失誤,違反操作規程,造成機械或電器損失,要照價賠償,造成人員傷亡者,當事人應負全面責任,還要追究領導人的責任。
15、要愛護壹切公***財物,凡人為造成公***財物損壞者,除照價賠償外,還要罰款50元。
16、要節約糧食,節約物品,節約水電,愛惜材料,否則,視情節輕重壹次罰款10—100元。
17、食堂衛生由食堂管理員負責安排打掃、整理。要包幹到人,經常檢查,如檢查不合格,對管理員與責任人壹次分別罰款10元。
18、飲食服務中心員工要搞好團結,互相協作,積極工作,對推諉扯皮影響工作者壹次罰款30元;對傳播閑言碎語,挑撥離間,影響團結,除進行教育外,另罰款50元。
19、倉庫保管員要加強庫房管理,防火、防鼠、防盜、防黴爛,對工作失職造成損失者給予30—1000元罰款。
20、因機房工作人員工作失誤,造成微機售飯系統不能正常使用而影響售飯的,壹次罰款50—500元。造成嚴重經濟損失者,視情節給予嚴肅處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21、食堂主任休假需請示中心經理,食堂工作人員休假需請示食堂主任,不經允許不得休假,否則按曠工處理,炊事人員原則上不準借班、替班,若確需借班、替班的,需由食堂主任批準,否則每人罰款10元。
22、遇事不冷靜,不服從領導,頂撞領導,無理取鬧者,每次罰款50元。
23、私拿食堂用品、食品、糧油等物品,每次罰款100元;數額較大時,除罰款外,視情節給予嚴肅處理。
24、在工作過程中,因違背使用常識,不按操作規程辦事造成的公傷,醫療費及其它費用自理。
25、加強防範,經常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隱患,如果因思想麻痹或者措施不力發生被盜或失火等事故,造成嚴重損失的,責任人、食堂主任或食堂管理員寫出書面檢查,罰款100—1000元,視情節對損失物品照價賠償,屬於責任人忘記落鎖和門開遠離而被盜,損失由責任人全部賠償。
26、對確應處罰的員工,出於直接領導瞞實情沒有被處罰造成群眾意見大的,罰直接領導50元,對於弄虛作假,騙取獎勵的職工,視情節輕重,取消獎勵,並給予嚴肅處理。
九、國有資產設備管理
1、凡使用學校提供的設備、設施的用戶,必須加強對設備、設施的愛護和保管。不得人為損壞或轉借,違者照價賠償並追究用戶責任。
2、設備在保修期內的正常維修由中心聯系,設備供應廠商進行保修期滿後的設備維修,由用戶自行安排,費用自理。
3、用戶所用設備、設施在使用期間自然損壞或丟失的,按設備的新舊程度及使用時間給予折舊賠償或罰款處理。
4、承包期結束後,用戶應將所有設備、設施完好無損如數交還中心,經中心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可退還設備抵押金和辦理其它有關手續。
5、所有設備、設施,用戶必須按照操作規程操作,並遵守學校有關規定,不得違章作業,否則,出現問題用戶自己負責。
6、用戶所用所有設備、設施,應建立設備帳目單,並有專人負責,要求經常檢查、保養,保證設施完好,保證設備安全、正常運轉。